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New suoid remains (Mammalia, Artiodactyla) from the Late Miocene of Haritalyangar, India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23-11-30 合作期刊: 《古脊椎动物学报》

    摘要: 描述了印度北部比拉斯布尔区喜马偕尔邦Haritalyangar地区中西瓦利克的猪类化石 上、下颌及牙齿材料。Haritalyangar地区以晚中新世动物群、古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 多样性而闻名。研究材料为作者之一(ARS)在该地区多次野外季采集的猪类化石;猪类化 石地点和最近报道的长鼻类化石地点(含古猿化石地点)也被绘制在地图上。这些化石地点 广泛分布于Makkan Khad到 Sir Khad区域内的“Lower Alternations”层和“Upper Alternations” 层。猪类化石被鉴定为三个属:Propotamochoerus (P. hysudricus)、Hippopotamodon (H. sivalense) 和Yunnanochoerus (Y. dangari)。 Propotamochoerus hysudricus 为中西瓦利克最 常见的化石猪类,新发现的Yunnanochoerus dangari化石进一步证明这种古猪类化石仅在 Haritalyangar地区有少量遗存。Haritalyangar地区新发现的猪类化石组成与巴基斯坦的Nagri 动物群相近。基于猪类化石进行的的Potwar高原年代地层学对比表明,Haritalyangar地区的 “Lower Alternations”层的年龄范围为~10–9 Ma, 与最新的磁极性地层学年代范围很接近。

  • 妊娠期营养水平对后代仔肌肉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妊娠期营养水平对后代仔猪肌肉生长和发育的影响。选取体重和日龄相近的长大(LY)杂交后备母猪33头,按体重[(150±9) kg]和日龄(255±10)随机分到3个组:低营养水平组(LN组)、适宜营养水平组(AN组)和高营养水平组(HN组)。每组11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妊娠前期(1~30 d)各组营养摄入量分别是0.75、1.0和1.5倍维持需要,妊娠中期(30~90 d)在前期基础上提高20%,妊娠后期(91~112 d)在中期基础上提高25%。结果表明:1)与LN组相比,AN和HN组仔猪出生体重和断奶体重及初生仔猪肌肉重(除比目鱼肌)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AN组仔猪半腱肌和背最长肌相对重极显著高于LN组(P<0.01),AN组新生仔猪肌肉蛋白质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LN和HN组(P<0.05或P<0.01)。2)AN组新生仔猪背最长肌肌球蛋白重链Ⅱx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低于LN组(P<0.01)。3)AN组新生仔猪背最长肌生肌调节因子4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LN和HN组(P<0.05)。由此可见,母猪妊娠期营养水平能显著影响仔猪出生和断奶体重及肌肉重,但是过高或者过低的营养水平都会降低后代肌肉重和肌肉蛋白质的浓度,这可能与生肌调节因子4基因差异表达有关。

  • 围产期母饲粮中添加壳寡糖对母、仔免疫功能及母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期母猪饲粮中添加壳寡糖(COS)对母猪、仔猪免疫功能和母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用体重、背膘厚度、胎次和预产期接近的40头健康大约克妊娠母猪,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 mg/kg COS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母猪妊娠第90天至分娩后第7天。结果显示:1)围产期母猪饲粮中添加COS对母猪产程、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仔猪初生窝重、仔猪平均初生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2)围产期母猪饲粮中添加COS显著提高了母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P<0.05),对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围产期母猪饲粮中添加COS显著提高了母猪初乳中IgG、IL-2和IL-6含量(P<0.05),对IgA、IgM和TNF-α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4)围产期母猪饲粮中添加COS显著提高了初生仔猪血清中IL-2和IL-6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血清中IgA的含量(P<0.05)。5)围产期母猪饲粮中添加COS显著降低了母猪粪便中沙门氏菌的数量(P<0.05),并有降低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的趋势(P<0.10)。由此可见,围产期母猪饲粮中添加COS能够改善母猪肠道健康,一定程度上提高产活仔数,显著增强母猪及初生仔猪的免疫功能。

  • 不同氧化程度油有效能值的测定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氧化程度猪油的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值,为其在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36.38±1.03)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8头,按照有重复的4×4拉丁方设计,饲喂4种饲粮,分别为基础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过氧化值(POV)为0.44 mmol/kg的新鲜猪油的试验饲粮(FL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 POV为29.64 mmol/kg的氧化猪油的试验饲粮(OL1组)以及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 POV为55.79 mmol/kg的氧化猪油的试验饲粮(OL2组)。试验共分为4期,每期10 d,其中预试期5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与FL组猪油相比,OL1和OL2组猪油的DE值分别降低了4.62%(P>0.05)和9.45%(P0.05)和9.63%(P0.05)和7.91%(P0.05)和8.12%(P<0.05)。由此得出,猪油氧化后会降低其DE和ME值,并降低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和表观代谢率,且氧化程度越高,上述指标降幅越大。

  • 不同氧化程度油有效能值的测定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氧化程度猪油的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值,为其在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36.38±1.03)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8头,按照有重复的4×4拉丁方设计,饲喂4种饲粮,分别为基础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过氧化值(POV)为0.44 mmol/kg的新鲜猪油的试验饲粮(FL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 POV为29.64 mmol/kg的氧化猪油的试验饲粮(OL1组)以及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 POV为55.79 mmol/kg的氧化猪油的试验饲粮(OL2组)。试验共分为4期,每期10 d,其中预试期5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与FL组猪油相比,OL1和OL2组猪油的DE值分别降低了4.62%(P>0.05)和9.45%(P0.05)和9.63%(P0.05)和7.91%(P0.05)和8.12%(P<0.05)。由此得出,猪油氧化后会降低其DE和ME值,并降低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和表观代谢率,且氧化程度越高,上述指标降幅越大。

  • 黑水虻虫粉对生长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黑水虻虫粉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探索猪粪饲养的黑水虻虫粉替代豆粕的可行性。试验选取48头初始重为(33.00±1.00) kg的70日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含25‰黑水虻虫粉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生长猪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试验组生长猪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血清白球比(A/G)显著增加(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25‰黑水虻虫粉不影响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可以替代生长猪基础饲粮中的部分豆粕。

  • 补饲发酵芦笋下脚料对母和哺乳仔血清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给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补饲发酵芦笋下脚料对母猪和哺乳仔猪血清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含量的影响。选择15头膘情、胎次和预产期相近的妊娠母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A(对照)、B和C组母猪每头每天分别补饲0、0.25和0.50 kg发酵芦笋下脚料。试验从母猪妊娠期的第85天开始至产后第21天结束。在母猪分娩和仔猪断奶时采集母猪耳静脉血液,在仔猪10和21日龄时采集仔猪前腔静脉血液,分别测定血清指标。结果表明:1)C组母猪在仔猪断奶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母猪分娩和仔猪断奶时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组哺乳仔猪10日龄时血清T-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C组母猪在母猪分娩时血清生长激素(G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C组母猪在母猪分娩时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B和C组母猪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在母猪分娩和仔猪断奶时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组母猪在仔猪断奶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组哺乳仔猪10日龄时血清TNF-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母猪每天补饲0.50 kg发酵芦笋下脚料可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提高GH含量,减少炎性反应,同时可提高仔猪的抗氧化能力,减少炎性反应的发生。

  • 金华和长白粪便微生物移植小鼠的肠道古菌结构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比较肥胖型的金华猪和瘦肉型的长白猪肠道古菌结构差异,分析菌群移植小鼠肠道古菌结构。采集金华猪和长白猪的新鲜粪便,通过灌胃移植到经广谱抗生素处理过的小鼠肠道中,提取2种猪粪便及其移植小鼠的盲肠内容物总基因组DNA,使用古菌通用引物对古菌16S rRNA的V4区进行PCR扩增,通过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扩增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使用QIIME等软件对测序序列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金华猪和长白猪粪便及其移植小鼠盲肠内容物中的古菌主要包含3个门,分别为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和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其中金华猪粪便中广古菌门的丰度高于长白猪;在属水平上主要包含5个已知属,优势属为餐古菌属(Cenarchaeum)。二者移植小鼠的盲肠内容物古菌结构,在门水平上,移植小鼠的奇古菌门比例占70%以上;奇古菌门的古菌几乎全部来源于餐古菌属;在门和属的水平上,金华猪和长白猪粪便移植小鼠的盲肠古菌结构无显著差异(P>0.05),但基于操作分类单元(OTU)水平的主成分分析显示出很好的组内聚集。由此可见,奇古菌门的餐古菌属是金华猪和长白猪粪便和其移植小鼠盲肠中的优势古菌;金华猪粪便中广古菌门的丰度高于长白猪粪便,且二者移植小鼠盲肠内容物之间古菌结构在OTU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 补饲发酵芦笋下脚料对母和哺乳仔血清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给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补饲发酵芦笋下脚料对母猪和哺乳仔猪血清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含量的影响。选择15头膘情、胎次和预产期相近的妊娠母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A(对照)、B和C组母猪每头每天分别补饲0、0.25和0.50 kg发酵芦笋下脚料。试验从母猪妊娠期的第85天开始至产后第21天结束。在母猪分娩和仔猪断奶时采集母猪耳静脉血液,在仔猪10和21日龄时采集仔猪前腔静脉血液,分别测定血清指标。结果表明:1)C组母猪在仔猪断奶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母猪分娩和仔猪断奶时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组哺乳仔猪10日龄时血清T-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C组母猪在母猪分娩时血清生长激素(G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C组母猪在母猪分娩时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B和C组母猪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在母猪分娩和仔猪断奶时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组母猪在仔猪断奶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组哺乳仔猪10日龄时血清TNF-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母猪每天补饲0.50 kg发酵芦笋下脚料可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提高GH含量,减少炎性反应,同时可提高仔猪的抗氧化能力,减少炎性反应的发生。

  • 妊娠和哺乳饲粮中硒源和维生素E水平对后代仔器官指数和血清激素水平的影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饲粮中硒源和维生素E水平对初生仔猪和断奶仔猪器官指数和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设2个硒源[亚硒酸钠(SS)和酵母硒(SY)],添加水平均为0.30 mg/kg(以硒计),设2个维生素E添加水平(30和90 IU/kg)。选用296头3~8胎次的“长×大”经产母猪,按胎次和体况均衡分配的原则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0.30 mg/kg SS+30 IU/kg维生素E组、0.30 mg/kg SS+90 IU/kg维生素E组、0.30 mg/kg SY+30 IU/kg维生素E组和0.30 mg/kg SY+30 IU/kg维生素E组,每组7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母猪配种第1天至仔猪21日龄断奶。分别在母猪分娩和断奶当天,各组以窝为单位选取8头仔猪(每窝1头,体重接近窝平均个体重,且4公4母),称重后采血并制备血清,检测血清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lu)、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采血后立即屠宰仔猪,分离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胰腺、胸腺和甲状腺等器官并称重。结果表明:1)与添加SS相比,母猪饲粮添加SY对初生仔猪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甲状腺指数(P0.05)。3)初生仔猪胸腺指数和断奶仔猪血清T4水品受母猪饲粮中硒源和维生素E水平的交互作用影响(P<0.05)。由此可知,在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期饲粮中添加不同硒源和维生素E水品会影响到初生仔猪和断奶仔猪内脏器官的发育,并且添加SY比添加SS可提高初生仔猪血清IGF-1、Ins和T3水平;此外,SY和VE可通过互作效应促进断奶仔猪血清中T4向T3转化。

  • 枯草芽孢杆菌对围产期母繁殖性能和子代生长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围产期母猪繁殖性能和子代生长的影响。试验选用2~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妊娠85 d的健康大白猪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g/t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试验期为妊娠85 d至产后21 d。分别于母猪妊娠85、112 d和产后21 d测量母猪背膘厚并计算背膘损失。于产后1和21 d耳缘静脉采血,肝素抗凝,离心分离血浆,测定血浆生化指标。于产后1 d记录母猪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并称取仔猪出生窝重。于产后21 d称取仔猪断奶窝重并计算断奶窝日增重;每天观察并记录每窝仔猪腹泻情况,计算腹泻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母猪繁殖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仔猪1~7 d和1~21 d腹泻率(P<0.05),显著增加了产后21 d母猪血浆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P<0.05),且产后1 d母猪血浆白蛋白(P=0.087)和IgM(P=0.096)含量以及产后21 d背膘厚(P=0.096)均呈增加趋势。综上所述,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虽然不影响母猪繁殖性能,但可增强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和免疫力,降低仔猪腹泻率。

  • 中药渣对泌乳母和及其仔血浆生化参数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比较研究中药渣和发酵中药渣对泌乳母猪和仔猪血浆生化参数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其在母猪饲粮配方中的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选用2~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二元母猪6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3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 kg/t米糠(对照组)、2 kg/t中药渣制剂(中药渣组)和2 kg/t发酵中药渣制剂(发酵中药渣组)。从产前21 d开始饲喂,到产后28 d结束。分别于母猪产后1、7、14和21 d,每组随机选取6头母猪,耳缘静脉采血;于仔猪7、14和21日龄,每组随机选取6头仔猪,前腔静脉采血。所采血样分离血浆,测定生化参数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药渣组母猪产后7 d的血浆总蛋白(TP)和球蛋白(GLB)含量以及14 d的血浆GLB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产后1 d的血浆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7 d的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ALP活性,14 d的血浆ALT和ALP活性,21 d的血浆AL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发酵中药渣组母猪产后1 d的血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CAT活性和T-AOC,14 d的血浆AST和ALP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中药渣组14日龄仔猪的血浆ALP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14日龄的血浆T-AOC显著升高(P<0.05);发酵中药渣组7日龄仔猪的血浆ALP活性和T-AOC均显著升高(P<0.05),14日龄仔猪的血浆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上述结果表明,母猪饲粮中添加中药渣或发酵中药渣可影响泌乳母猪及其仔猪的机体代谢,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 延迟激活对克隆胚胎体外、体内发育效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为了提高猪克隆效率,获得更多的克隆猪,研究了延迟激活对猪体细胞克隆胚胎体外、体内发育影响。研究发现,和同步融合激活方法相比,延迟激活虽然会降低克隆重构胚的融合率(P>0.05),但能够显著提高克隆胚胎的卵裂率(P<0.01)和囊胚率(P<0.05);延迟激活方法重构胚使用CB辅助激活4h,其囊胚率均极显著高于不使用CB组(P<0.01);将克隆胚胎移植到126头受体母猪后,延迟激活组受体母猪分娩率显著高于同步激活组(P<0.05),虽然在窝均总仔、窝均活仔、克隆效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延迟激活组显然获得了更多的克隆仔猪。以上结果说明,延迟激活方法能够提高猪克隆胚胎的体外、体内发育效率。

  • 饲粮添加中药渣和发酵中药渣对母繁殖性能与子代发育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微生物发酵中药渣对围产期母猪繁殖性能和子代发育的影响,为中药渣的二次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试验选用2~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妊娠85 d的健康二元母猪6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 kg/t米糠(对照组)、2 kg/t中药渣制剂(由黄芪、当归、熟地黄和白芍等组成,中药渣组)和2 kg/t发酵中药渣制剂(发酵中药渣组)。从产前21 d开始饲喂,到产后28 d结束。分别于妊娠110 d、产后21 d时测量母猪背膘厚,记录母猪的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和母猪产后发情间隔;记录仔猪初生窝重,7、14和28日龄窝增重,并计算平均日增重;每天观察仔猪腹泻情况,并计算腹泻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发酵中药渣组断奶仔猪窝增重显著增加(P<0.05),中药渣组(P=0.053)和发酵中药渣组(P=0.075)仔猪1~14日龄腹泻率呈增加趋势、1~21日龄腹泻率显著增加(P<0.05);与中药渣组相比,发酵中药渣组仔猪7日龄窝增重显著增加(P<0.05),平均日增重呈升高趋势(P=0.053)。由此可见,围产期母猪饲粮添加中药渣制剂虽然造成哺乳仔猪一定程度的腹泻,但可促进其生长发育,添加发酵中药渣制剂效果更好。

  • 营养性复合添加剂饲喂模式对生长免疫功能和瘟抗体效价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营养性复合添加剂饲喂模式对生长猪免疫功能和猪瘟抗体效价的影响。选用体重(40.5±2.3) kg的健康“杜×长×大”生长猪24头,按体重相近、性别一致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第7天接种猪瘟疫苗,疫苗接种前7 d为试验前期,疫苗接种后28 d为试验后期,试验期共35 d。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试验前期、后期和全期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营养性复合添加剂。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全期饲喂营养性复合添加剂显著提高试验第21天生长猪血清猪瘟抗体滴度(P<0.05);全期组试验第28天生长猪血清猪瘟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前期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后期组和全期组显著降低了试验第21天生长猪全血CD3+数量(P<0.05);全期组试验第35天全血CD3+数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全期组显著提高了试验第21天和第35天生长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P<0.05);前期组或全期组显著提高了生长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而全期组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综上所述,营养性复合添加剂的不同饲喂模式对生长猪猪瘟抗体水平、免疫球蛋白含量和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有差异,其中全期饲喂效果最佳。

  • 干酒糟及其可溶物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是乙醇生产工业副产物,随着生物能源的应用增加,DDGS产量上升。DDGS最先用于反刍动物生产中,近年来,也有很多报道将DDGS用于猪、鸡等单胃动物生产行业。本文从DDGS的生产工艺、营养组成、对猪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猪生产上的应用现状以及改进措施等几个方面对近十年来国外学者在DDGS上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虽然DDGS能替代部分豆粕和玉米用于猪生产中,但由于其质量的不稳定,蛋白质品质的低下和粗纤维含量过高影响了其大量使用。通过过筛、发酵、加酶、不同原料组合使用等方法能扩大并提高DDGS在养殖行业的应用。

  • 胎盘粉对哺乳母繁殖性能、血清免疫和生殖激素指标及乳成分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猪胎盘粉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血清免疫和生殖激素指标及乳成分的影响。选取36头预产期、体重、胎次相近的经产大×长二元母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3%、5%的猪胎盘粉。试验于妊娠104 d开始,至产后21 d结束。结果表明:1)试验Ⅲ组泌乳力、仔猪断奶个体均重和仔猪断奶窝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Ⅲ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Ⅲ组母猪体重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母猪分娩后第3天,试验Ⅱ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Ⅲ组(P<0.05或P<0.01),试验Ⅰ、Ⅱ、Ⅲ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Ⅲ组(P<0.01),试验Ⅱ、Ⅲ组血清催乳素(PRL)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母猪分娩后第15天,试验Ⅰ、Ⅱ组血清Ig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P<0.05或P<0.01),试验Ⅱ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P<0.05或P<0.01);试验Ⅰ组血清IgM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Ⅱ、Ⅲ组血清PRL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试验Ⅲ组乳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Ⅲ组乳糖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猪胎盘粉能改善哺乳母猪繁殖性能、血清免疫和生殖激素指标及乳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猪胎盘粉的适宜添加量为3%。

  • 表皮生长因子对脂多糖刺激断奶仔肠道钠磷转运载体蛋白Ⅱb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应激状态下仔猪肠道钠磷转运载体蛋白Ⅱb(NaPi-Ⅱb)表达的影响。本试验由2部分组成,1)细胞试验:以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为模型,试验设4个组,对照组(0 ng/mL EGF,0 μg/mL LPS)、EGF组(100 ng/mL EGF,0 μg/mL LPS)、LPS组(0 ng/mL EGF,1.0 μg/mL LPS)、EGF+LPS组(100 ng/mL EGF,1.0 μg/mL LPS),每组3个重复;2)动物试验:选取24头体重接近、健康状况良好的21日龄“长白×大白”二元杂交断奶阉公猪[平均体重(5.76±0.38 kg)],随机分为4个组,对照组(基础饲粮)、EGF组(基础饲粮+2 mg/kg EGF)、LPS组(基础饲粮+腹腔注射100 μg/kg BW LPS)、EGF+LPS组(基础饲粮+2 mg/kg EGF+腹腔注射100 μg/kg BW LPS),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结果表明:1)细胞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EGF组IPEC-J2细胞NaPi-Ⅱb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LPS组血清磷(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EGF组、EGF+LPS组(P<0.05),EGF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高于LPS组(P<0.05),EGF与LPS免疫应激互作效应对血清P含量影响显著(P<0.05),对血清Ca含量和ALP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EGF组空肠与回肠NaPi-Ⅱb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而EGF+LPS组空肠与回肠NaPi-Ⅱb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EGF与LPS免疫应激互作效应对空肠与回肠NaPi-Ⅱb mRNA表达影响显著(P<0.05)。细胞与动物试验结果表明,EGF对NaPi-Ⅱb的表达起抑制作用,但在免疫应激状态下可促进NaPi-Ⅱb的表达,表明EGF可促进应激状态下肠道P的主动转运。

  • 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哺乳仔血浆生化参数、粪便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哺乳仔猪血浆生化参数、粪便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试验选用2~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妊娠第85天的健康大白猪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g/t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从母猪妊娠第85天开始饲喂至产后第21天结束。分别于仔猪7和21日龄,每组选取8窝仔猪,每窝选1头体重接近的仔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浆生化参数;采集新鲜粪便样品,测定其中微生物数量及短链脂肪酸、生物胺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7日龄仔猪粪便中乙酸和色胺含量显著增加(P<0.05),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粪便中亚精胺(P=0.068)和精胺(P=0.074)含量以及乳酸杆菌/大肠杆菌(P=0.053)呈增加趋势;试验组21日龄仔猪血浆尿素氮和甘油三酯含量以及粪便中亚精胺和精胺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母猪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调控哺乳仔猪脂代谢和氮代谢相关血浆生化参数,减少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增加肠道部分生物胺和乙酸含量,从而改善哺乳仔猪的肠道健康和生长发育。

  • 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哺乳仔血浆生化参数、粪便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哺乳仔猪血浆生化参数、粪便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试验选用2~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妊娠第85天的健康大白猪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g/t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从母猪妊娠第85天开始饲喂至产后第21天结束。分别于仔猪7和21日龄,每组选取8窝仔猪,每窝选1头体重接近的仔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浆生化参数;采集新鲜粪便样品,测定其中微生物数量及短链脂肪酸、生物胺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7日龄仔猪粪便中乙酸和色胺含量显著增加(P<0.05),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粪便中亚精胺(P=0.068)和精胺(P=0.074)含量以及乳酸杆菌/大肠杆菌(P=0.053)呈增加趋势;试验组21日龄仔猪血浆尿素氮和甘油三酯含量以及粪便中亚精胺和精胺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母猪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调控哺乳仔猪脂代谢和氮代谢相关血浆生化参数,减少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增加肠道部分生物胺和乙酸含量,从而改善哺乳仔猪的肠道健康和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