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HARP 框架的农业知识图谱表示模型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4-03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 [目的/ 意义]随着农业知识图谱数据规模的增长,图谱的节点和关系复杂度不断提升,这对其训练和表示提出了新的 挑战。在此背景下,探索如何在保全知识图谱结构的同时降低资源消耗并加快嵌入速度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意义。[方法/ 过 程]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HARP 框架的农业知识图谱层次表示模型。该模型利用农业知识图谱的层次性特征, 采用一种改进的基于关系路径随机行走策略,有效地保留了图谱中节点的层次性和非对称关系结构。[结果/ 结论] 1)与HARP 框架相比,使用LEIDEN 的HRWP 模型能更好地保留空间结构,并快速收敛了速度;2)采用HRWP 的融合模型训练时 间基本小于二者训练时间总和,且对原算法时间复杂度影响较小;3)结合HRWP 的传统算法各指标平均提高2%,非神经网络 模型有显著提升。综上,认为模型可以准确表示农业知识图谱并有效缩短训练时间。

  • 有机微量元素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蛋黄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微量元素减排效果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低于常规预混料中无机微量元素添加量的小肽螯合铁、铜、锰、锌与纳米硒复合使用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蛋黄中微量元素含量以及微量元素减排效果的影响。选择225只50周龄、体重相近、健康的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饲料级无机微量元素6 mg/kg铜、75 mg/kg铁、60 mg/kg锌、60 mg/kg锰、0.3 mg/kg硒,为无机组,试验组为70%有机组、60%有机组、50%有机组、40%有机组,其微量元素添加量分别为无机组的70%、60%、50%、40%。预试期10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与无机组相比,60%有机组可显著提高产蛋率(P0.05)。2)与无机组相比,70%有机组显著提高了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与无机组相比,60%有机组显著提高了蛋黄锌含量(P<0.05),而50%与40%有机组在显著提高蛋黄锌含量(P<0.05)的同时,显著降低了硒含量(P<0.05)。4)有机组粪中铜、锰、锌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无机组(P<0.05)。综合考虑,为保证蛋鸡正常生产和生理功能,在50~56周龄,按常规预混料中无机微量元素添加量的60%添加小肽螯合铁、铜、锰、锌与纳米硒效果较好。

  • 两种不同剂量雷洛昔芬促排卵对小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胞饮突表达的影响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8-06-15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剂量雷洛昔芬(RAL)促排卵对小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胞饮突表达的影响。方法以6~8周龄、连续2个动情周期均正常、未交配过的健康昆明系小白鼠为研究对象,将雌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SS)组、CC组、RAL 180 mg组和RAL 240 mg组,每组12只。在第3个动情周期的动情前期进行灌胃(SS组:灌胃1 mL生理盐水,1次/d,连续2 d;CC 100 mg组:灌胃l mL,CC 18 mg/kg,1 次/d,连续2 d;RAL 180 mg组:灌胃l mL,RAL 33 mg/kg,1 次/d,连续2 d;RAL240 mg组:灌胃lmL,RAL 44 mg/kg,1次/d,连续2 d),2 d后(两次用药后)的下午5:00,分别向每只雌鼠腹腔注射5U HCG,然后分别与正常雄性小鼠1∶1合笼,次日清晨检查阴栓,有阴栓者为受孕Dl。在D4.5采用乙醚吸入麻醉法处死各组雌鼠,取小鼠子宫内膜组织,电镜扫描观察各组子宫内膜胞饮突的发育情况。结果电镜下,RAL 180 mg组、RAL 240 mg组和SS组小鼠子宫内膜胞饮突发育成熟,表达丰富,3 组间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而CC组小鼠子宫内膜胞饮突发育不成熟,数量稀少。胞饮突在RAL 180 mg组、RAL 240 mg组和SS组的半定量表达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CC组的表达量。结论两种不同剂量RAL均不影响胞饮突在在围着床期期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的表达,提示两种不同剂量RAL促排卵均不影响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

  • 疏勒河流域降水变化特征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01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基于疏勒河流域5个水文站1956—2020年逐年及其各月降水数据作为基础资料,采用线性倾向、滑动平均、累积距平、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疏勒河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过程及其突变性、趋势性、周期性、持续性及不均匀性和集中度等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各站点年降水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并且各站点降水量分别呈现不同程度的突变性特征,整个流域近60 a降水在时间尺度上呈现出较不均匀分布,在空间尺度上呈现上游降水多、下游降水少的特性。其中,昌马堡站和党城湾站年降水量增长趋势明显,潘家庄站、双塔堡水库站和党河水库站增长趋势不明显。分析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内,流域降水将继续呈现增长趋势。

  • 胚胎移植术后9和11 d血清β-HCG值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探讨胚胎移植术后9d和11d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冻融复苏胚胎移植(FET)术后妊娠结局早期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2月清远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27个胚胎移植周期,胚胎移植后9d和11d检测血清β-HCG,并追踪妊娠结局,应用ROC曲线确定移植后9d和11d具有预测各种妊娠结局的最佳血清β-HCG界值。结果(1)将患者妊娠结局分为:未孕组(A)、生化妊娠组(B)和临床妊娠组(C);A、B、C3组移植后9d和11d血清β-HCG值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 (2)C组内分为单胎妊娠组(C1)、双胎妊娠组(C2)、早孕流产组(C3)、宫外孕组(C4)、宫内合并宫外孕组(C5);C1~C5五组9 d和11 d血清β-HCG值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3)移植后9d,预测临床妊娠和双胎妊娠的β-HCG最佳阈值分别为49.05U/L和105.15U/L;移植后11d,预测临床妊娠和双胎妊娠的β-HCG最佳阈值分别为51.2 U/L和241.75 U/L。结论 胚胎移植后9d及11d的血清β-HCG定量可准确诊断是否妊娠,并可以预测生化妊娠、临床妊娠,及单双胎妊娠等不同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