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景观连通性的怀来县未利用地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未利用地开发为建设用地是破解建设用地空间不足的重要途径, 同时未利用地在维护景观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实现对未利用地资源的合理开发, 就需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降低未利用地开发建设过程中对景观生态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以冀西北间山盆地的河北省怀来县为例, 引入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选取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区位因素条件、自然生态条件4 个方面指标构建阻力面, 并通过构建潜在雨水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对未利用地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优化。结果表明: 1)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未利用地进行建设适宜性评价, 突出了已有城镇建设用地的作用, 评价结果呈现集中分布的特点, 有利于今后的规模开发利用。2)根据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适宜扩展区、较适宜扩展区、限制扩展区和禁止扩展区, 面积分别为17 064.67 hm2、20 468.30 hm2、9 723.66 hm2 和7 993.82 hm2。由此可见, 怀来县未利用地开发为建设用地的潜力较大。3)将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与潜在雨水生态廊道、生态节点进行叠加,打破了适宜性扩展区集中连片的扩展格局, 有效地保障了区域景观生态的连通性。本研究丰富了山地丘陵区未利用地建设适宜性评价的内涵, 可为科学合理利用未利用地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 丁香管食通含化丸单用及联合附桂管食通颗粒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6-1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中医药已成为不能手术、放疗、化疗或化疗后疾病进展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重要选择,本研究旨在探讨丁香管食通含化丸单用及联合附桂管食通颗粒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晚期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为食管癌的中医治疗提供疗效确切的方案。目的评价丁香管食通含化丸单用及联合附桂管食通颗粒对食管癌患者治疗6周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州市中医院、郏县中医院等9个中心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利用区组随机法将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当归补血汤合桂枝人参汤颗粒;试验1组给予丁香管食通含化丸联合附桂管食通颗粒;试验2组给予丁香管食通含化丸,疗程6周。比较三组患者治疗6周后的生存率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QOL)评分、体力状况(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呕吐黏液、食欲减退、神疲乏力),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6周后,对照组生存率为72.7%,试验1组生存率为88.6%,试验2组生存率为86.8%,三组患者治疗6周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036,P=0.133)。组别和时间对QOL评分、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不存在交互作用(P交互>0.05),组别在QOL评分、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上主效应不显著(P组间>0.05),时间在QOL评分、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上主效应显著(P时间<0.05)。组别和时间对呕吐黏液评分存在交互作用(P交互<0.05);且治疗6周后试验2组患者食欲减退、呕吐黏液评分均低于试验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事件包括腹泻、发热、口干、咽痛、不能进食、肺部感染等,均无严重相关并发症;三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63,P=0.969)。结论三种治疗方案均可缓解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单用丁香管食通含化丸对食欲减退、呕吐黏液的疗效优于当归补血汤合桂枝人参汤颗粒及丁香管食通含化丸联合附桂管食通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