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昆虫个体大小对其种群生物学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4-18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个体大小是昆虫种群最直观的表型之一。很多研究发现,个体大小可对昆虫的许多生物学特性产生影响,由此影响昆虫种群的发展以及所在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根据最近20多年的相关文献,综述了个体大小对种群以下几方面的影响:成虫求偶、交配、生殖力及后代适合度,飞行及与飞行相关的其他行为如觅食、空中求偶和交配,摄食能力和食料种类,竞争和防御能力,抗逆性,以及社会性昆虫的劳动分工等。通常情况下,与同种内较小个体相比,较大的昆虫在生殖、飞行、抗逆性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有助于种群适合度的提高。最后提出了几点可供此领域研究参考的建议和应用启示。

  • NLR和RDW作为衰弱潜在生物标志物的范围综述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22-09-30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衰弱作为衰老相关性疾病,近年来已成为老龄化人口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健康问题。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临床上易获取的新型炎症标志物,了解其水平变化与衰弱之间的关联,有助于识别并监测衰弱的发生发展,以期为后续衰弱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且存在较大异质性,不适和传统的meta分析,因此本研究使用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目的 对NLR和RDW作为衰弱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明晰衰弱发病机制、开发或完善相关衰弱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SinoMed共8个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1日。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横断面研究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大多数研究表明NLR、RDW与衰弱的发生风险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衰弱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能预测衰弱的进展。结论 NLR、RDW作为衰弱潜在生物标志物,为衰弱发病机制提供额外证据,同时也为今后开发或完善衰弱评估工具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但关于二者对于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衰弱最佳预测值还需未来开展相应研究进一步探究。

  • 吉富罗非鱼对饲料精氨酸的需要量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以饲料精氨酸水平分别为0.67%、0.94%、1.24%、1.58%、1.86%和2.11%的6种等氮等能的半纯化饲料(粗蛋白质含量30.21%,总能17.77 MJ/kg),投喂初始体重为(81.52±2.00) g的吉富罗非鱼60 d,考察饲料精氨酸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以期获得吉富罗非鱼对饲料精氨酸的最佳需要量。每种饲料投喂3个网箱,每个网箱放养15尾鱼。结果表明:随着饲料精氨酸水平的升高,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以及蛋白质沉积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均在1.58%组达到最高值,与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肌肉中各氨基酸(除酪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外)、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均随饲料精氨酸水平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精氨酸水平显著影响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蛋白、尿素氮和葡萄糖含量(P<0.05),也显著影响肝脏和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总一氧化氮合酶和溶菌酶的活性(P<0.05)。以增重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可知,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精氨酸需要量为1.51%~1.58%,占饲料蛋白质的4.99%~5.25%。

  • 大规格吉富罗非鱼幼鱼对饲料中胆碱的需要量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料胆碱水平对大规格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肝胰脏胆碱蓄积量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大规格吉富罗非鱼幼鱼对饲料中胆碱的需要量。配制胆碱水平分别为45.1、308.9、540.5、946.0、1 486.5和1 756.8 mg/kg的6种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57.4±2.5) g的大规格吉富罗非鱼幼鱼10周。每种试验饲料随机饲喂4个网箱,每个网箱放养20尾鱼。结果显示:饲料胆碱水平≥308.9 mg/kg时,试验鱼的增重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饲料胆碱水平为45.1 mg/kg时(P<0.05);1 486.5 mg/kg组试验鱼的肝体比和肥满度最大,显著大于45.1 mg/kg组(P<0.05)。540.5 mg/kg组试验鱼的脏体比最小,显著小于除1 756.8 mg/kg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1 756.8 mg/kg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946.0 mg/kg组(P<0.05)。随饲料胆碱水平的增加,肝胰脏粗脂肪含量呈现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而肌肉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则呈现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饲料胆碱水平≥946.0 mg/kg时,试验鱼血清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45.1 mg/kg组(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活力随饲料胆碱水平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且均在1 756.8 mg/kg组最低;饲料胆碱水平对试验鱼血清总蛋白与葡萄糖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肝胰脏胆碱蓄积量随饲料胆碱水平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通过折线回归分析,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大规格吉富罗非鱼幼鱼获得最佳生长时对饲料中胆碱的需要量为625.42 mg/kg;以肝胰脏胆碱蓄积量为评价指标,大规格吉富罗非鱼幼鱼获得最大肝胰脏胆碱蓄积量时对饲料中胆碱的需要量为1 118.61 mg/kg。

  • 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2的需要量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确定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2的需要量

  • 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6的需要量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维生素B6含量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全鱼和肌肉营养组成及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6的需要量。选取360尾初始平均体重为(56.3±1.8) g的吉富罗非鱼,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各组分别饲喂维生素B6含量分别为0.3(对照组)、2.7、5.4、10.1、20.5和39.8 mg/kg的6种纯化饲料,进行10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中维生B6含量的升高(0.3~10.1 mg/kg),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显著增加(P0.05)。20.5和39.8 mg/kg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1、39.8 mg/kg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1、20.5和39.8 mg/kg组的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7、5.4 mg/kg组(P<0.05)。综上,以增重率和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回归分析得到初始体重为(56.3±1.8) g的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6的需要量分别为9.22和10.11 mg/kg。

  • 维生素D添加水平对养成中期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选用初始体重为(78.58±1.93) g的吉富罗非鱼27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分别饲喂维生素D水平为0(对照组)、200、400、800、1 600、3 200 IU/kg的6种饲料(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0%和7.6%),饲养12周后,通过对其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确定养成中期吉富罗非鱼饲料中维生素D的适宜添加水平。结果表明:各维生素D添加组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饲料维生素D添加水平的升高,全鱼粗脂肪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在200 IU/kg组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其余5组(P0.05)。随饲料维生素D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先增加后下降,200、400、800 IU/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总胆固醇、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均在200 IU/kg组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D可促进养成中期吉富罗非鱼的生长,维生素D添加过量可能会造成肝脏损伤,影响脂肪代谢。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通过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养成中期吉富罗非鱼饲料中维生素D的适宜添加水平为259.8 IU/kg。

  • 我国哺乳动物就地保护状况评估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5-29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自然保护区被公认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基于全国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通过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哺乳动物种群数量的分布情况,在全国尺度上对自然保护区内591种哺乳动物的就地保护状况进行了评估。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将我国哺乳动物就地保护水平划分为"有效保护" "较好保护" "一般保护" "较少保护" "未受保护" "保护状况不明" "未予评价"等7个等级。结果表明,除未予评价的35种外,其余参评的556种物种中,共有534种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占总数的90.36%。其中有效保护、较好保护、一般保护、较少保护的物种分别有145、60、100种和229种,分别占总数的24.53%、10.15%、16.92%和38.75%。此外,有22种物种保护状况不明。针对不同保护体系中的哺乳动物的就地保护状况进行评价,研究共涉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0种和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427种,其中分别有109种和409种在保护区内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总体来说,虽然有90.36%的哺乳动物在保护区内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但保护状况良好(包括有效保护和较好保护)的比例明显较低,保护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保护力度有待加强;对于保护状况不明的物种,有必要对保护区开展更加全面、细致的科学考察以进一步确定其保护现状;对于确未受到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的物种,需要通过完善保护区网络,将其纳入自然保护体系之中。

  • 灌溉方式与秸秆覆盖优化施氮模式对秸秆腐熟特征及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以杂交籼稻‘F 优498’为试验材料, 研究不同灌溉方式[淹水灌溉(CK)、干湿交替灌溉、旱作]下氮肥运筹与秸秆覆盖优化管理模式(麦秆覆盖优化施氮模式、油菜秆覆盖优化施氮模式以及无秸秆覆盖优化施氮模 式)对水稻根系生长、各时期氮素积累以及产量的影响, 探讨各灌溉方式下秸秆腐熟及氮素释放规律, 明确秸秆腐熟与氮素释放规律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淹水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均较旱作有效地协调各时期水稻地上部、地下部生长, 促进各时期氮素吸收利用, 提高稻谷产量; 而水分生产效率则以旱作为最优, 干湿交替灌溉次之, 但差异不显著。麦秆、油菜秆的腐熟与氮素释放效率最高峰均出现在移栽后30 d,但腐熟量与氮素释放量受灌溉方式与秸秆种类的影响; 油菜秆腐熟量显著高于麦秆, 旱作明显高于干湿交替与淹水灌溉; 氮素释放量则以麦秆为最优。秸秆覆盖优化管理模式也对水稻各生长指标具有显著影响; 淹水及干湿交替灌溉下, 麦秆覆盖氮肥运筹优化管理模式有效协调水稻植株各时期的生长, 促进氮素吸收利用, 最终实现产量的增加; 油菜秆覆盖氮肥运筹优化管理模式则在整个生育期均对水稻生长表现轻微抑制效应; 而旱作模式下麦秆、油菜秆优化施氮模式覆盖均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 其中油菜秆覆盖优势明显, 可作为生产中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参考。秸秆腐熟量及氮素释放量与水稻根干重、氮素吸收利用以及产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 移栽后30 d 秸秆腐熟量与稻谷产量、氮素吸收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27*~0.29*), 而齐穗期、成熟期氮素释放量与产量及氮素吸收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31*~0.59**); 同时, 秸秆的腐熟量与氮素释放对水稻根冠比影响较大, 其中以齐穗期最为显著(r=0.27*~0.42**)。协调水稻各时期秸秆腐熟量及氮素释放, 特别是移栽后30 d 氮素释放量是保证实现水稻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之一。

  • 氮肥运筹与栽植方式对杂交籼稻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10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以杂交籼稻‘Ⅱ优498’为材料, 在光温条件差异较大的四川省汉源和温江两地研究氮肥运筹方式[(基蘖肥与穗肥配比分别为9∶1(N1)、7∶3(N2)和5∶5(N3)]与栽植方式[宽窄行栽培(C1)、三角形栽培(C2)、扩行减株栽培(C3)、抛秧栽培(C4)]对水稻库容量、籽粒灌浆充实及产量的影响, 探明光温特性、养分调控和栽植方式与水稻籽粒灌浆及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 1)光温优越的汉源地区水稻籽粒库容量、充实度、结实率和千粒重均优于温江, 籽粒的最初生长势较低, 达到灌浆峰值的日期推迟, 前、中期的灌浆强度较高, 历时久,生长量占比亦较大, 且灌浆活跃期较长, 更易获得高产; 2)随着氮肥后移程度的增加, 水稻最大库容量呈减小趋势, 但籽粒的充实率、充实指数、库有效充实度、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均呈增加趋势, 籽粒最初生长势降低, 最大灌浆速率(Gmax)和平均灌浆速率(Gmean)提高, 达到灌浆峰值的日期推迟、生长量占比增加, 灌浆历时缩短,总体以氮肥适度后移(N2)处理产量更高; 3)不同栽植方式在结实率和千粒重上的差异较小, 而在生物产量、最大库容量、灌浆特征参数和充实指标上存在较大差异, 各栽植方式在获得高产时存在相似的灌浆特性, 即库容量较大, 籽粒最初生长势较低, 达到灌浆峰值的日期延迟、生长量占比较大, Gmax 和Gmean 较高, 宽窄行栽培、三角形栽培、扩行减株栽培和抛秧栽培分别在N1、N1、N2 和N3 条件下获得高产, 其中三角形栽培产量最优; 4)相关分析表明, 随着最大库容量的增大, 籽粒的最初生长势降低, 灌浆峰值期延后, 前、中期的灌浆历时与灌浆强度增加, 达灌浆峰值期的生长量比例亦增加, 且在前、中期的灌浆强度和前期的灌浆贡献率优势显著时更易获得高产。因此, 提高水稻产量应结合当地的生态条件并针对不同的栽植方式采取相应的氮肥运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