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对 草本植物多样性影响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4-23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选择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北部(一号点)、中部(二号点)、南部(三号点)3个不同样点的裸沙和藻结皮、地衣结皮与苔藓结皮3种生物结皮类型,对比研究了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差异性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生物结皮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差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以及黏粒、粉粒和细沙的含量随生物结皮演替显著上升,而中沙和粗沙的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在沙漠不同区域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二号样点中裸沙和藻结皮的养分含量和pH明显低于一号点和三号点。(2)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随生物结皮发育呈明显上升趋势,草本植物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在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和沙漠不同区域均具有显著差异。(3)在土壤理化特征中,有机质、速效P和全K含量,以及pH和粉粒含量是影响草本植物分布的关键因子。(4)不同类型生物结皮之间的微地形和种类组成差异、种子生物学特性以及生物结皮在不同尺度下的土壤环境异质性共同影响草本植物在生物结皮中的物种组成和丰度,最终导致草本植物群落结构在生物结皮中的演替变化。

  • 一种固定选图数的实时幸运成像算法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0-06-30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幸运成像技术是一种基于大量短曝光图像中选取少量幸运好图进行配准、叠加的高分辨率图像恢复技术,能够有效减小大气湍流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但传统的基于中央处理器(CPU)的幸运成像算法难以实现实时化。本文利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的并行性和灵活性优势,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FPGA的幸运成像算法并构建了一个FPGA实验系统。该算法采用一种固定选图数且无需排序的图像选择策略和一种以行列坐标为基准的图像配准策略,能够有效地节省算法处理时间和硬件资源,达到实时幸运成像的目的。这个新的实时幸运成像算法能够以简洁的方式在中小规模的FPGA上实现,所得高分辨率图像与基于传统CPU算法处理的结果完全相同。实验表明,对于2000帧128128像素的输入图像进行幸运成像处理,本算法的运行速度比本实验室之前提出的算法快27倍,比传统的基于CPU+MATLAB幸运成像算法速度快150多倍,处理帧率可达197帧/秒。该算法及其FPGA实现技术可以用于构建真正实时的幸运成像系统。

  • 基于FPGA的频域幸运成像算法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1-07-30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幸运成像技术是一种事后图像恢复技术,它能够有效减小大气湍流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传统的频域幸运成像算法在效果上优于传统的空域算法,它主要由图像预处理、数据选择和数据叠加三部分组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频域幸运成像算法,并在FPGA平台上构建了频域幸运成像的实验系统。本系统通过二维转换为两个一维实现的处理方式对天文图像数据进行了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2D-FFT),采用频域数据的实部平方与虚部平方之和代替幅值进行数据选择,所得到的高分辨率图像与基于中央处理器(CPU)算法处理的结果基本相同。本实验系统能对2000帧128128像素的图像进行频域幸运成像处理,比传统的基于CPU频域幸运成像算法速度快13倍多,实现了对传统的频域幸运成像算法进行加速,同时也为将来频域幸运成像的实时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

  • 一种基于全天相机组网的区域火流星监测网的实现和应用

    分类: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3-10-07 合作期刊: 《天文学报》

    摘要: 流星监测网是小尺寸近地小天体撞击监测、判断陨石落点的主要工具.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站布局的全天视频相机组网监测系统, 并在江苏及周边构建了一个区域级原型系统, 实现了火流星监测组网控制、视频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流星体定轨的完整流程. 通过1\;yr的实测运行表明, 该系统可观测流星极限视星等为$-1.0$等, 可以实现绝对星等$-2.5$等流星的完备检测; 根据监测数据得到火流星通量为$2.68\!\times\!10^{-7}$\;km$^{-2}$\,$\cdot$\,h$^{-1}$; 群流星和偶发流星占比分别为46\%和54\%, 偶发流星中类小行星轨道和类彗星轨道比例分别为27.1\%和72.9\%. 统计结果与国际主要流星监测网相接近, 验证了监测网系统在实际组网使用中的监测能力.

  • 幸运成像算法的FPGA实现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18-07-13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幸运成像技术是用于消除天文图像中大气湍流影响的高分辨率图像重建技术,传统的基于CPU的幸运成像算法难于实时化。本文利用FPGA并行处理的优势,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幸运成像算法并构建了一个FPGA实验系统。该系统用FPGA完成了选图、配准、叠加的全部幸运成像算法流程,所得高分辨率图像与基于传统CPU算法处理的结果完全相同,但幸运成像算法的处理速度比传统CPU的处理速度快19倍。该算法在FPGA上的实现,为幸运成像技术的实时或准实时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 BIM + VR技术在打造精品住宅工程中的应用

    分类: 土木建筑工程 >> 土木建筑工程设计 提交时间: 2017-12-21 合作期刊: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摘要: 随着建筑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更好地提高精装住宅工程施工质量,加强总承包管理能力,改善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本文以天津八里洲碧桂园项目实际施工情况为例,介绍了如何运用BIM + VR技术打造精品住宅工程。文章内容涵盖了三维可视化技术交底、标准层虚拟汇验、VR级精装样板、质量信息三维数据库、辅助虚拟验收、4D进度管理、临边防护模拟、三维场地布置、VR级云平台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BIM + VR技术的联合应用,提高了精装住宅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了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降低了实体样板的施工成本,实现了精装住宅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和绿色施工。

  • 23.8GHz数字相关型全极化微波辐射计的定标及其影响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空间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6-05-13

    摘要: 为实现全极化微波辐射计对海面风场的高精度测量,不但需要特殊的全极化定标基准,同时需要高稳定性的接收机系统。恒温控制是提高系统稳定性简单有效的途径之一。基于23.8GHz的数字相关型全极化微波辐射计,考虑温度对于定标的影响,采用特殊的温控方案,设计出一套恒温控制系统,使辐射计工作在一种稳定的状态下。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恒温控制可以使辐射计工作维持在一种稳定的状态,从而可以简化定标过程,延长定标周期,同时保证定标精度的要求。

  • 基于USB2.0总线数据侦听的实时幸运成像系统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1-03-04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现有实时幸运成像系统的实时性,针对第二代通用串行总线(USB2.0)接口的电子倍增电荷耦合(EMCCD)相机进行幸运成像观测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USB2.0总线数据侦听的实时幸运成像技术方案,进行了侦听电路的硬件设计和数字逻辑设计,搭建了一个具有实时侦听、传输、处理、动态更新和显示的幸运成像系统当相机拍摄天文图像并与PC机进行数据交互时,本系统的USB2.0总线数据侦听子系统就会对交互的USB2.0总线实现无侵入式的侦听,并且加以分析处理后,只将有效的天文图像数据发送给底层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开发板中的幸运成像子系统,然后幸运成像子系统就会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动态选图、实时配准和叠加处理,最后使用9个可调阈值二值化高分辨率图像并将这些图像输出到显示器上。实验结果表明,所实现的系统能够对在USB2.0总线上连续传输的10000帧512512像素的图像进行实时侦听、幸运成像和动态更新显示,实现了幸运成像技术的实时化。

  • 由 USB3 相机和 GigE 相机构建的图像采集系统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19-03-25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使用不同厂商生产且接口类型的不同高速相机组建一个统一控制的图像采集系统, 会大大增加开发的难度。本文介绍一个由 USB3.0 接口 CCD 相机和 GigE 接口 CCD 相机组 成的图像采集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开发方案。硬件方面,相机在外同步触发信号的作用下, 由一台图像工作站同时采集两个相机进行图像。软件方面,使用不同相机的开发包进行二次 开发,系统运行后弹出两相机的控制与采集界面,采用人机交互方式进行相机配置。两相机 可以独立工作,亦可同步采集。图像采集系统实验表明,系统工作正常,但在工作站完成两 台相机单帧图像采集的时间差均值约 15 毫秒。

  • 一种大口径微波/毫米波极化线栅研制的新方法

    分类: 地球科学 >> 空间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6-05-03

    摘要: 提出了用于制作极化线栅的模具法,利用解析法和计算机仿真分析法设计了用于微波/毫米波段的极化线栅,并应用该方法制作出多种口面规格、不同外框材料的极化线栅.对该系列极化线栅进行了液氮环境试验、机械性能测试以及电性能测试.实测结果表明:设计并应用模具法制作的极化线栅环境适应性强、具有较高的机械精度和优良的电气性能,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毫米波段极化线栅的国产化开辟了新路径.

  • 深海技术装备研制现状与展望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16-12-26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海洋技术与装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深海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为我国海洋科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以科学需求为导向,追踪国际前沿,立足我国深海技术装备发展现状,提出研制科学应用目标明确的深海探测与作业装备,形成具备利用自主式观测系统、连续观测与作业系统以及新型海洋传感器及采样设备开展综合性海洋探测与作业的能力。专项执行4年的时间,深海技术装备面向专项科学目标,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了我国深海探测与作业技术的发展,在我国深海技术装备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 NBS 窄波段数据扣除连续谱的批处理方法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3-06-07 合作期刊: 《天文学进展》

    摘要: 光学窄波段观测能够表征发射线天体清晰的结构,是研究发射线天体的重要手段,对恒星形成区、类星体窄线区、星系 H II 区、星际介质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消除窄波段图像的连续谱是常用的搜寻发射线天体的方法,传统上连续谱扣除的解决方法是根据像素位置、方向和强度来调整图像对齐,然后进行两幅图像的相减,但是其过程繁琐不适合用于巡天大数据减连续谱。基于窄波段巡天项目 (narrow band survey, NBS) [S II] 波段数据,提出一种通过自动匹配宽、窄波段流量数据与星像轮廓方法。该方法自动匹配图像天文位置,避免了图像像素对齐过程中像素位置调整和图像选择。通过快速探测宽、窄视场图像的流量和星像,完成相应匹配,提高图像相减效率。根据实验结果,减完连续谱的图像中大概 70% 亮星能被扣除干净,并且能够获取到较清晰的发射线天体结构。目前该方法已用于搜寻 Herbig-Haro 天体 (简称 HH 天体),超新星遗迹候选体选取等工作中。

  • 发酵小麦制酒精沼渣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肉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小麦制酒精沼渣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28头体重为40 kg左右的“杜×长×大”杂交猪,根据性别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2和3组饲粮分别用5%、10%和15%发酵小麦制酒精沼渣替代基础饲粮中的部分豆粕。预试期7 d,试验期60 d,分为前期(1~30 d)和后期(31~60 d)2个阶段。结果表明:1)试验前期,各组生长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后期,试验1、2和3组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全期,试验2和3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饲粮中添加发酵小麦制酒精沼渣对生长肥育猪背最长肌的pH1h、亮度(L*)、红度(a*)、黄度(b*)、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剪切力、硬度、弹性、内聚性、回复性以及肌内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1和2组背最长肌中苏氨酸、赖氨酸、脯氨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3组(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5%和10%发酵小麦制酒精沼渣能提高生长肥育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并可提高部分鲜味氨基酸的含量,进而改善肉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