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楠幼苗适应弱光环境的可塑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13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深入研究闽楠幼苗在极弱光环境下的可塑性及生存策略,该研究以闽楠 2 年生幼苗为试验 材料,通过人工遮阴方式模拟不同光环境(100%、35%和 10%透光率),测定不同处理下闽楠幼苗 叶片表观形态、解剖结构和光合生理等参数,探讨幼苗形态、生理可塑性与光适应的内在联系。结 果表明:(1)闽楠幼苗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和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 SLA)均随着光强的减 弱而增加,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海比值等均以 10%透光率下最小。(2)35% 透光率的净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 rate, Pn)、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 Gs)、蒸腾速(率 transpiration rate, Tr)、光能利用率(light use efficiency, LUE)、光系统Ⅱ(PS Ⅱ)的光化学淬灭系数、 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有效光合量子产量及潜在光化学效率等均显著高于 100%和 10%透光率处理。(3) 叶绿素 a、叶绿素 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总量及 Fv/Fm 等均随着光强的减弱而增加,但叶绿素 a/b 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而降低。(4)幼苗结构和生理可塑性指数显示,光合色素含量特征>形态特征> 光合特征>解剖结构特征>叶绿素荧光参数特征,其中叶面积、比叶面积、Pn、Gs、LUE 及光合色素 含量的可塑性指数在 0.455~0.755 之间。综上所述,闽楠幼苗不适宜在全光照下生长,在 35%左右的 透光率下表现良好;在 10%透光率下,闽楠叶片通过增加叶面积、比叶面积、Pn 及光合色素含量来 提高对光能的捕获;弱光下闽楠幼苗主要通过调节光合色素含量与形态的可塑性,协同解剖结构、 光合生理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可塑性的变化来适应弱光环境。该研究可为今后闽楠栽培管理提供理论 依据。

  • 冷热循环老化对不同光固化复合树脂表面微结构的影响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比较几种树脂冷热循环老化后表面形态的改变。方法1种纳米树脂(z3so>和4种微混合填料树脂(P60,Z250,Spectnxm,AP-X),以侧壁至中心分层填压固化法制备样块,研磨和抛光侧壁,经水浸泡及5/55℃冷热循环40 000次后,分析抛光侧壁表面粗糙值((Ra)的变化,观察扫描电镜下的微结构变化。结果经冷热循环后,抛光面Ra值呈下降趋势。其中Spectrum由0.164士0.024协m降至0.140士0.017协m}P<0.001) , rG250由0.169士0.035协m降至0.144士0.033协m}P<0.001) , Ra值接近抛光性能较好的P60(0.121士0.028 wm)。扫描电镜下,5种树脂划痕与凹陷变浅,但2350样块表面出现裂纹。结论水浸泡及冷热循环可能对复合树脂产生抛光效应,但也可能导致纳米树脂表面产生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