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谭明华
  • 低氧预处理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形成的影响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8-01-25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了解低氧预处理(hypoxic preconditioning, HPC)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模型异位病灶形成的影响,藉此进一 步阐明EMs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从而为其防治供新思路。方法 Lewis雌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HPC(8% O2)和常压 常氧(21% O2)处理8 h,随即取其子宫组织移植至正常大鼠腹壁。术后14 d记录移植灶体积,并采用ELISA、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PCR和Tunnel法,对血清和腹腔液以及移植前子宫组织和移植病灶进行检测。结果 HPC可显著上调大鼠子宫血管内 皮生长因子(VEGF)mRNA(P<0.01),并增加其低氧诱导因子(HIF) -α(P<0.01)表达;与未经HPC的比较,由经HPC的子宫组织 所形成的移植病灶体积显著增大(P<0.01),组织细胞凋亡率减少(P<0.01),VEGF mRNA上调(P<0.01),HIF-α(P<0.01)、VEGF (P<0.05)、CD31(P<0.01)、 Ki67(P<0.01)及Bcl-2(P<0.05)表达均明显增加;且移植了经HPC子宫组织的大鼠血清及腹腔积液 VEGF含量也明显增加(P<0.01)。结论 HPC可通过激活HIF-1α/VEGF体系,促进移植病灶内血管生成;并通过上调Bcl-2抑凋 亡因子表达,抑制移植病灶组织细胞凋亡,并促进其增殖,从而促进移植病灶的生长。基于此,我们推测对于EMs高风险对象或 复发患者而言,避免其在位内膜组织反复接受低氧刺激,以及内膜组织脱落前即人为干预抑制HIFs/VEGF体系活化,有望成为 控制EMs发生发展的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