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伤性伸直型膝关节挛缩患者动态足底压力分布规律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08-0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创伤性伸直型膝关节挛缩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绝大部分患者存在步态异常。在临床康复中,对于步态的评估多采用量表及平衡仪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作为科学、客观的评估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下肢疾患的评估。国内外对于动态足底压力测试在创伤性伸直型膝关节挛缩患者中的应用较少。目的 探讨创伤性伸直型膝关节挛缩患者动态足底压力的分布规律,为指导康复评估和步态训练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35例创伤性伸直型膝关节挛缩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14~47岁,平均年龄35.29±9.14岁;身高155~180cm,平均身高166.64±6.96 cm;体重43~89kg,平均体重65.03±9.73 kg;按照Judet膝关节评级标准评价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其中优8例,良10例,可10例,差7例。同时期志愿参与本研究的步态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35.23±10.61岁;身高150~183cm,平均身高167.60±9.77 cm;体重49~94kg,平均体重64.47±11.83 kg。应用ByGait-G6060-5步态分析系统测量仪分别采集两组患者足底压力参数,对比分析两组受试者步长、步宽、步速、足角、总触地时长、足底各分区压力占比、足底总压力Ad值、COP-X偏移、COP-Y偏移。结果 研究组步长、步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 =-4.84,P =0.000;t =-2.90,P =0.005);研究组步宽、足角和总触地时长较对照组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 =2.34,P =0.023;t =2.62,P =0.011;t =2.55,P =0.013);研究组在M4区(第四跖骨)、M5区(第五跖骨)足底压力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 =3.566,P =0.001;t =3.211,P =0.002);研究组在T2区(第二至第五脚趾)足底压力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417,P =0.020);研究组在MH区(足后跟内侧)足底压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 =-2.874,P =0.006);研究组在LH区(足后跟外侧)足底压力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644,P =0.010);研究组患侧压力Ad值占比低于健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 =-13.357,P<0.01);研究组在COP-X方向和COP-Y方向的偏移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 =3.069,P =0.003;t =3.150,P =0.002)。结论 创伤性伸直型膝关节挛缩患者步长短、步宽大、步速慢、足角大、双足总触地时长长,步行时患侧下肢负重较少,且主要以前足和足外侧缘负重,双足压力中心轨迹在横向和纵向的偏移均增大,步行时晃动大,稳定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