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鸡、鸭、鹅对和发酵能量利用的比较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评价白酒糟和发酵白酒糟的营养成分含量及鸡、鸭、鹅对其的仿生消化总能(SDGE)和代谢能(ME),分别利用仿生消化法和生物学法(排空强饲法)测定。结果表明:1)白酒糟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灰分和总磷含量分别为85.63%、18.43%、1.49%和0.21%,均显著低于发酵白酒糟中的89.15%、24.75%、2.37%和0.38%(P0.05)。由此可见,发酵白酒糟中的粗蛋白质、总磷含量高于白酒糟,粗纤维含量低于白酒糟;鸡、鸭、鹅对发酵白酒糟的SDGE均高于白酒糟;樱桃谷肉鸭对白酒糟的ME高于杏花公鸡、四川白鹅;而杏花公鸡、樱桃谷肉鸭、四川白鹅对发酵白酒糟的ME则无差异。

  • 混菌固态发酵开发为蛋白质饲料的条件优化及营养价值评定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优化白地霉、米曲霉、绿色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混菌固态发酵白酒糟开发为蛋白质饲料的条件,并评定其营养价值。将白地霉、米曲霉、绿色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按照1:1:1:1混合后按10%接种到培养基中,采用L16(54)正交试验设计,共5个发酵条件,分别为基料、尿素、磷酸二氢钾、pH、水分,每个条件4个变量,共16组发酵条件。按条件配制好的混合物放置于(30±2) ℃中培养72 h。对发酵前后真蛋白质、粗纤维含量进行极差分析确定最优条件,再比较最优条件发酵前后白酒糟营养水平和氨基酸组成的变化。结果显示:1)基料按照80%白酒糟、10%麸皮、5%玉米粉、5%菜籽粕配比,尿素添加量为1.5%,磷酸二氢钾添加量为0.7%,pH为5、水分为50%时发酵效果最好,为最优发酵条件。2)最优条件下发酵后白酒糟与发酵前相比,真蛋白质含量提高了57.85%(P<0.01);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含量分别降低了42.39%、31.95%、27.73%、21.48%(P<0.01);钙、磷含量分别提高了16.67%和68.18%(P<0.01);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24.47%,其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09.68%、38.09%、39.39%、71.43%、28.93%、10.87%和3.70%。综上可得,利用白地霉、米曲霉、绿色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混菌发酵白酒糟的最佳条件是:基料组成80%白酒糟、10%麸皮、5%玉米粉、5%菜籽粕,尿素1.5%,磷酸二氢钾0.7%,pH 5,水分50%,发酵产物的真蛋白质含量为24.34%。

  • 甘薯渣替代对育肥牛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甘薯渣替代白酒糟对育肥牛肌内脂肪(IMF)沉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30头西杂阉公育肥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B组和C组分别用甘薯渣替代基础饲粮中50%和100%的白酒糟,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1)C组的平均日增重和IMF含量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2)C组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3)C组背最长肌脂肪酸合成酶(FAS)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活性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和肉碱转移酶-1(CPT-1)活性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背最长肌FAS和ACC活性显著低于A组(P<0.05),HSL和CPT-1活性显著高于A组(P<0.05)。4)C组背最长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FAS、ACC和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HSL和CPT-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背最长肌SREBP-1、FAS、ACC和PPARγ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A组(P<0.05),HSL和CPT-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A组(P<0.05)。由此可见,提高甘薯渣替代白酒糟比例,可下调育肥牛背最长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SREBP-1、FAS、ACC和PPARγ)表达以及上调脂肪分解相关基因(HSL和CPT-1)表达,减少背最长肌IMF沉积。

  • 不同比例对育肥山羊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及瘤胃发酵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采用不同添加比例的白酒糟等量替换豆秸,以确定山羊育肥期饲粮中白酒糟的适宜添加比例。选用年龄(4月龄)、体重[(21.56±1.21) kg]相近的公山羊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用白酒糟分别替代全混合日粮中0(对照)、8%、15%、25%的豆秸。育肥90 d后屠宰,测定山羊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屠宰性能、胴体品质及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15%组山羊的平均净增重、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经济效益最佳,并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15%、25%组的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山羊育肥期饲粮白酒糟的最适添加比例为15%。

  • 发酵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氮排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为了研究发酵白酒糟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氮排放的影响,选用21日龄断奶的去势杜×长×大公猪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用2%、4%和6%发酵白酒糟等比例替代基础饲粮。分别于平均体重为10和25 kg左右时,试验猪转入代谢笼内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每个试验期为1周,前4 d为适应期,后3 d为粪尿收集期。记录仔猪的日采食量,并于每次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称取空腹体重。采用全收粪法测定断奶仔猪对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以及氮排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10 kg断奶仔猪试验中,2%发酵白酒糟组的表观消化能和尿氮量显著降低(P0.05);4%和6%发酵白酒糟组的总能、赖氨酸、蛋氨酸和脯氨酸的表观消化率、表观代谢能和表观消化能均显著降低(P0.05),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6%发酵白酒糟组的蛋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下降(P<0.05);2%、4%和6%发酵白酒糟组的摄入氮量、吸收氮量、沉积氮量、粗蛋白质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氮表观消化率、表观代谢能和消化能均显著降低(P<0.05),粪氮量显著增加(P<0.05)。由上可见,饲粮添加2%发酵白酒糟不影响断奶仔猪对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可增加其生长性能;长期高剂量添加发酵白酒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断奶仔猪对常规营养成分的消化代谢。

  • 对黔北麻羊瘤胃发酵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白酒糟(产自贵州美酒河流域)对黔北麻羊瘤胃发酵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对黔北麻羊瘤胃发酵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6只年龄、体重基本一致的黔北麻羊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将其分成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以白酒糟分别替代20%、40%基础饲粮中的精料。试验期45 d,分3期,每期15 d,包括10 d预试期和5 d正试期。正试期采集血浆和瘤胃液样品,测定瘤胃液pH、缓冲力、氨态氮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瘤胃液微晶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木聚糖酶活性以及血浆葡萄糖、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肌酐含量。结果显示:1)3组黔北麻羊瘤胃液pH、缓冲力差异不显著(P>0.05);氨态氮浓度均处于正常范围,试验1组氨态氮浓度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3)试验1组瘤胃液乙酸浓度最高,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4)各组血浆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白酒糟替代40%以内精料不会对黔北麻羊瘤胃发酵与血浆生化指标产生不良影响,相比较而言,以20%水平较优。

  • 酿酒酵母培养物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在猪饲料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为评估白酒糟酿酒酵母培养物在猪饲料中的应用价值,本试验在测定白酒糟酿酒酵母培养物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氨基酸含量等营养成分的基础上,采用全收粪法测定猪对白酒糟酿酒酵母培养物中营养物质的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并通过安装T型瘘管测定猪对白酒糟酿酒酵母培养物中氨基酸的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白酒糟酿酒酵母培养物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含量分别为8.34%、31.12%、5.00%、13.46%和11.00%,总能为19.53 MJ/kg,霉菌毒素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猪对白酒糟酿酒酵母培养物中干物质、总能、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和粗灰分的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分别为48.79%、38.33%、54.15%、82.94%、23.17%和20.29%,消化能为11.75 MJ/kg;猪对白酒糟酿酒酵母培养物中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的平均值分别为72.38%和69.37%,其中赖氨酸、甲硫氨酸的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均超过80%。由此得出,白酒糟酿酒酵母培养物中氨基酸的吸收和利用率较高,可应用于猪饲料生产。

  • 不同能量水平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酮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能量水平饲粮中添加白酒糟酵母培养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胴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50只1日龄爱拔益加健康公雏,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为:Ⅰ组(基础饲粮,对照组)、Ⅱ组(基础饲粮+0.5%白酒糟酵母培养物)、Ⅲ组(基础饲粮+1.0%白酒糟酵母培养物)、Ⅳ组(基础饲粮降低0.21 MJ/kg代谢能+0.5%白酒糟酵母培养物)和Ⅴ组(基础饲粮降低0.42 MJ/kg代谢能+1.0%白酒糟酵母培养物),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1)21日龄肉仔鸡平均体重以对照组最低,其他各组略有升高,Ⅲ组升高趋势明显(P0.05)。2)与对照组比,Ⅳ组肉仔鸡21日龄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3)饲粮添加白酒糟酵母培养物对肉仔鸡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酸、肌酐、钙和磷含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4)21日龄时,对照组肉仔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最低,且显著低于Ⅱ组和Ⅳ组(P<0.05);各试验组肉仔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和Ⅳ组肉仔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2日龄时,各试验组肉仔鸡血清T-AO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不同能量水平饲粮中添加0.05%~0.10%白酒糟酵母培养物可提高肉仔鸡体增重,改善料重比,降低腹脂率,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

  • 对黔北麻羊羔羊饲粮养分消化率、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白酒糟对黔北麻羊羔羊饲粮养分消化率、血浆生化指标及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以32只体况相近的4月龄黔北麻羊羔羊为试验动物,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4组:对照组和试验1、2和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各组饲粮白酒糟水平分别为0、7%、14%、21%。试验期4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30 d。检测指标包括饲粮常规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浆生化指标(葡萄糖、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和抗氧化应激能力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结果显示:1)试验1、2组表现出较高的干物质、总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3组(P0.05)。2)白酒糟对羔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对羔羊血浆抗氧化应激能力指标全期平均值也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饲粮白酒糟水平在7%~14%内可提高羔羊养分消化率,对血浆生化指标及抗氧化应激能力指标没有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