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中高血压发生的关系探索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5-10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高血压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常同时发生,此类患者血压管理难度大。如有可靠、客观的指标为 OSA 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及血压控制状态进行预测,将有助于及时识别此类患者并加强管理。目的 探索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与 OSA 患者发生高血压及血压控制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 2019 年 1 月— 2022 年 9 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睡眠中心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为 OSA 的患者 510 例,取 2019—2021 年入组的 患者作为试验队列(n=370),2022 年 1—9 月入组的患者作为验证队列(n=140)。试验队列患者按照是否符合高血 压定义分为高血压组 211 例和非高血压组 159 例。高血压组根据血压控制水平分为血压控制亚组 107 例,血压未控制 亚组 104 例。分析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血压控制亚组和血压未控制亚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究 OSA 患者发生高血压以及 OSA 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 RDW 预测 OSA 患者发生高血压的灵敏度、特异度,并在验证队列中进行验证。结果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 升高(OR=1.087,95%CI=1.007~1.174,P=0.032)、合并糖尿病(OR=3.310,95%CI=1.484~7.380,P=0.003) 及 RDW 降 低(OR=0.598,95%CI=0.507~0.704,P<0.001) 是OSA患者发生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血红蛋白升高(OR=1.027,95%CI=1.005~1.050,P=0.016)及 RDW 降低(OR=0.804,95%CI=0.669~0.965,P=0.019)是 OSA 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独立影响因素。试验队列 ROC 曲线分析RDW 预测 OSA 患者发生高血压的结果显示,ROC 曲线下面积为 0.779(95%CI=0.732~0.826,P<0.001),最佳临界值为 39.9 fL。结合临床易用性,以 RDW ≤ 40 fL 作为界值,预测 OSA 患者发生高血压的灵敏度为 70.14%,特异度为 81.76%。验证队列以 RDW ≤ 40 fL 作为界值,RDW 降低预测 OSA 患者发生高血压的灵敏度为 63.64%、特异度为80.95%,ROC 曲线下面积为 0.757(95%CI=0.678~0.835,P<0.001)。结论 RDW 降低与 OSA 患者发生高血压及血压控制不佳相关,RDW 降低的 OSA 患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较高。

  •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地上生物量估算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3-08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干旱区荒漠植被地上生物量是植被生长状况评价与荒漠化监测的重要指标。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的荒漠-绿洲过渡带选取典型区,基于地面调查数据构建主要植物种的异速生长方程,对样方内的植被地上生物量进行估算;基于样方调查数据和QuickBird影像数据,分别建立植被指数与人工固沙林和荒漠植被地上生物量的回归模型,并对研究区植被地上生物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植冠体积V是较好的预测变量,所得荒漠植物异速生长方程精度较高,能够满足样方内荒漠植被地上生物量估算需要;采用RVI对数模型估算人工固沙林地上生物量的效果最好(R2=0.72,RMSEP=56.15),采用RVI线性模型估算荒漠植被地上生物量的效果最好(R2=0.82,RMSEP=15.07);研究区内荒漠植被和人工固沙林的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分别为90.73g/m2和105.28g/m2。该研究可以为荒漠化监测和荒漠植被遥感信息提取提供参考。

  • Zeste同源物2增强子在桥本甲状腺炎B淋巴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及其抑制剂的治疗机制及效果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12-2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甲状腺自身抗体是诊断桥本甲状腺炎(HT)的标志,B 淋巴细胞在 HT 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Zeste 同源物 2 增强子(EZH2)是一种表观遗传学蛋白,在淋巴细胞的发育与功能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目的 本研究探讨 EZH2 在 HT 甲状腺组浆母细胞及浆细胞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 EZH2 抑制剂在实验性自身免疫甲状腺炎(EAT)模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102020 年 6 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取肿瘤对侧的甲状腺组织(HT 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各 3 例),通过 RNA-seq 筛选 B 淋巴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收集 16 例 HT 患者的甲状腺组织和 8 例健康对照(HD)甲状腺组织,分别利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验证 EZH2 在 HT 甲状腺组织中 B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收集 25 例 HT 甲状腺细针穿刺液(FNA)、19 例 HT 外周血以及 12 例健康人 PB 样本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检测 EZH2 在浆母细胞及浆细胞中的表达改变。将 15 只 7 周龄 NOD.H-2h4 小鼠 EAT 模型分为对照组(n=5)、EAT 无注射(n=5)或注射 EZH2 抑制剂 GSK126 处理组(10 mg/kg,3 次腹腔注射 / 周,n=5),8 周后观察甲状腺炎症程度及 TgAb 水平的改变。结果 RNA-seq 结果显示,相较于正常甲状腺组织,HT 甲状腺组织中 EZH2 水平上调,一些与 B 淋巴细胞表型相关的基因例如 CD19、CD27、CD38、CD52 相应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6 例 HT 甲状腺组织标本中 EZH2 免疫组化染色均可在生发中心(GC)见到阳性细胞,呈强阳性,8 例正常甲状腺组织染色中未观察到阳性细胞。HT 甲状腺组织中 EZH2 染色高表达在 GC 区,EZH2 特异性地表达在 CD19 + B 淋巴细胞中。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 HT FNA 样本中 CD19 + B 淋巴细胞、浆母细胞及浆细胞比例均高于 HD 外周血、HT 外周血样本(P<0.01),HT FNA 样本中 EZH2 在 CD19 + B 淋巴细胞、浆母细胞中的阳性比例高于 HT 外周血(P<0.005)。小鼠实验中,EAT 组甲状腺的淋巴细胞浸润较对照组增加。GSK126 处理组炎症程度评分和 TgAb 水平高于对照组,低于 EA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EZH2 在 HT 甲状腺组织 CD19 + B 淋巴细胞中表达异常升高,可能促进了 B 淋巴细胞分化成浆细胞进而促进自身抗体生成破坏甲状腺,EZH2 抑制剂可以减缓 EAT 模型甲状腺炎症程度。浆母细胞中 EZH2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 HT 的发病机制,EZH2 可能成为治疗 HT 的新靶点,相关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 长新冠危险因素和主要症状调查及对后续研究的思考:以天津地区为主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4-2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长新冠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下简称新冠感染)患者恢复期常见问题,对其的防治成为新冠感染相关领域的重点。因此明确国内长新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后续研究思路以便为临床提供循证证据至关重要。目的 探究国内长新冠特点,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于 2023 年 1—8 月,采用自拟长新冠调查问卷调查国内长新冠现状,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等一般信息,以及治疗期望、急性期及后遗症状等问题。结果 共收集 1001 份问卷,901 名受访者曾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585 人存在长新冠(发病率为 64.9%);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000,95%CI=1.477~2.705,P<0.05)、肿瘤病史(OR=4.424,95%CI=1.316~14.868,P<0.05)、退休(OR=1.527,95%CI=1.048~2.224,P<0.05)是长新冠发病的危险因素。在 19种长新冠症状中,患病人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疲劳(341 人)、记忆力理解力注意力降低(274 人)、失眠(217 人);腰背痛在疼痛类症状中发病人数排名第一(201 人);脱发在自愈难度中排名第一(58.57%)。在治疗方式的选择意愿方面,人数占比从高到低排序是针灸(55.73%)、中药汤剂(53.68%)、中成药(47.01%)、西药(24.79%)、静脉滴注(12.14%)、住院治疗(11.97%)。结论 我国长新冠发病率较高,针灸疗法受患者青睐,建议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以提升针灸疗法预防和治疗的临床证据。女性、肿瘤、退休(老年人)是长新冠的高风险人群,免疫功能低是其共同特征,建议以这类人群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开展针灸预防长新冠的队列研究;疲劳、失眠、腰背痛是长新冠更具代表性的症状,建议首先以这 3 种症状为切入点开展针灸治疗长新冠的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