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合DCGAN与LSTM的阿兹海默症分类算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9-04-01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针对传统的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分类3D模型参数过多以及2D模型缺乏连续性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2D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脑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图像分类算法。利用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DCGAN),卷积层能够在无标签的情况下自动提取到图像特征。首先以无监督的方式训练卷积神经网络;将MRI图像序列转换为特征序列,再输入到长短时记忆网络进行训练;最后结合特征序列与LSTM的隐藏状态进行分类。实验结果显示,相比3D模型,该算法有着更少的参数,对于NC与AD的分类达到了93.93%的准确率,对于NC与MCI达到了86.27%的准确率。

  • 奖励期待和结果评估的脑电成分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临床上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均表现出奖赏加工异常现象。奖赏加工包括多个产生时间非常接近的子过程。事件相关电位作为一种时间分辨率高且广泛使用的测量大脑皮层活动的工具, 非常适合于研究奖赏加工中复杂、多面的认知子结构。然而, 很多研究往往只关注测量单一脑电成分, 忽视对整体过程的探讨。奖赏加工可分为两个重要的子阶段并关联着多个相关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奖励期待(线索N2和P3波, 关联性负变波和刺激前负波)和结果评估(反馈负波、反馈P3波和反馈晚期正电位), 这些脑电成分的异常活动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密切关联。采用多成分的脑电分析方法,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精神疾病群体在奖赏加工不同阶段的异常情况, 对促进疾病测评方式的发展也具有作用。

  • 奖励期待和结果评估的脑电成分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分类: 心理学 >> 医学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10-20

    摘要: 摘 要 临床上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均表现出奖赏加工异常现象。奖赏加工包括多个产生时间非常接近的子过程。事件相关电位作为一种时间分辨率高且广泛使用的测量大脑皮层活动的工具,非常适合于研究奖赏加工中复杂、多面的认知子结构。然而,很多研究往往只关注测量单一脑电成分,忽视对整体过程的探讨。奖赏加工可分为两个重要的子阶段并关联着多个相关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奖励期待(线索N2和P3波,关联性负变波和刺激前负波)和结果评估(反馈负波、反馈P3波和反馈晚期正电位),这些脑电成分的异常活动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密切关联。采用多成分的脑电分析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精神疾病群体在奖赏加工不同阶段的异常情况,对促进疾病测评方式的发展也具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