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脆弱人群的识别及防治展望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7-0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人类健康和全球经济造成重创。健康相关脆弱人群的免疫功能减退,导致疫苗的防护效果不足,并且,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重症和死亡风险更高,而目前尚缺乏足够有针对性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和治疗药物。在我国乙类乙管的防疫背景下,脆弱人群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因此,针对脆弱人群应该进一步优化个体免疫和防控策略,在疫苗之外,还需要补充其他预防手段,如长效中和抗体。基于此,本文将对脆弱人群的识别、免疫功能特点与预防方法进行综述,为国内健康相关脆弱人群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期待未来可以研发出更适宜脆弱人群的预防药物,降低脆弱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

  • 肺部听诊音数据库建库技术及方法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5-1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当前无论是物理听诊器亦或是电子听诊器的肺音听诊结果仍然主要是依靠医生专业的听诊鉴别能力,尚未能够实现智能诊断判读。当患者在家受到肺部疾病影响时,无法自行发现肺部异常而耽误治疗;当处于呼吸道传染病救治过程中,入耳式的听诊器容易受到污染造成院内感染。尽管听诊音包含了丰富的健康状态信息,由于缺乏标准化的采集方法、分类标准和分析工具,使得听诊音的客观分析和应用在实践中受到了限制。本研究通过采用统一的听诊音采集设备和流程进行肺部听诊音数据采集、整理、数据库设计,使用软件 MatlabR2017a 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建立了健康群体和肺部疾病患者群体的肺部听诊音数据库,制订一套标准的听诊音分类、标注规范、音频特征信号参数,构建一个用于存储、管理和分析肺部听诊音数据的系统,为肺部疾病的筛查、监测以及医学人工智能应用转化等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研究积累了肺部听诊音音频数据库建库经验,为音频类数据库管理和分析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为支持后续医学人工智能辅助听诊应用于肺部疾病筛查与监测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 一种新型吸入用药定量评估仪器的 质量控制检测方法探讨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吸入给药是慢性气道疾病治疗的常用给药途径。患者使用吸入给药装置的能力是影响治疗效果 的关键因素。最近国内研发了一种新型吸入用药定量评估仪器,可测量在附加多种不同吸入器内置阻力条件下的吸气 峰流量(PIF)和吸气容积(VI),精准评估患者使用吸入器的能力。然而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此类吸入评估仪器的质 量检测方法和通过标准。目的 对吸入用药定量评估仪器进行质量检测,评估其技术性能,探讨该方法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通过新型吸入用药定量评估仪器 PF810 模拟不同干粉吸入器内置阻力,共分为 5 个不同档位(R1~R5),并采 用标准流量 / 容积模拟器对 PF810 的流量、容积和阻抗性能进行测试。吸气流量测试取固定容积(3.000 L)、在不同 流量(在 0~2.000 L/s 范围内,以 0.250 L/s 为间隔步进取值)状态下进行。吸气容积测试取低(0.500 L/s)、中(1.000 L/s)、高(1.500 L/s)3 种流量,并在不同容积(在 1.000~4.000 L 范围内以 1.000L 为间隔步进取值)状态下进行。采 用 GraphPad prism 9.0 软件的 Bland-Altman 图法评价不同阻力档位下吸入用药定量评估仪器的 PIF、VI 测量值与模拟 器输出的实际值之间的一致性。结果 流量检测质量控制评估结果显示,流量检测重复度、准确度和线性度达到性能 要求的百分率为 100.00%(40/40)、95.00%(38/40)、94.29%(33/35)。R5 档位 1.500 L/s 及以上流量下 PF810 准 确度和线性度不符合性能检测要求,其余档位和流量下全部达标。Bland-Altman 一致性检验可见,95% 一致性界限(LOA) 为(-0.271,0.107)L/s,96.00%(192/200)数据点在 95%LOA 范围内。容积检测质量控制评估结果显示,容积测试 重复度、准确度和线性度的性能检测通过率均为 100.00%(60/60、60/60、45/45)。Bland-Altman 一致性检验可见, 95%LOA 为(-0.058,0.017)L,100.00%(180/180)数据点在 95%LOA 范围内。阻抗检测质量控制评估结果显示吸 入用药定量评估仪器 PF810 阻抗值与相应吸入器内置阻力之间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均 <5%。结论 本研究采用标准流量 / 容积模拟器对吸入用药定量评估仪器在附加不同档位吸入器内置阻力条件下的吸气流量与容积进行质量检测,方法 简便可行,并可客观、科学地对该类型仪器进行性能评价与定期检测维护,值得应用与推广。

  •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对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频率的影响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08-12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重要诱因。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发生后,我国采取一系列防疫措施,旨在切断COVID-19传播链。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在COVID-19流行期间,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的频率有所下降,但防疫措施对不同严重程度急性加重频率的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目的 探究新冠肺炎疫情背景对慢阻肺不同严重程度急性加重频率的影响。方法 患者来自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慢阻肺诊断满足慢阻肺全球创议(GOLD)标准。收集患者2016年10月-2017年5月(Ⅰ组)、2017年10月-2018年5月(Ⅱ组)、2018年10月-2019年5月(Ⅲ组)、2019年10月-2020年5月(Ⅳ组)的急性加重频率和其他临床资料。分析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频率在COVID-19疫情前后的变化。分别比较Ⅰ组患者与Ⅱ、Ⅲ、Ⅳ组患者同期急性加重频率的差异。结果 慢阻肺患者Ⅰ组共162例、Ⅱ组共157例、Ⅲ组共167例、Ⅳ组共159例。Ⅰ组、Ⅱ组急性加重频率与Ⅳ组COVID-19疫情发生后对应月份(10月-1月)比疫情前对应月份(2月-5月)有小幅增高(p0.05),而Ⅳ组急性加重频率COVID-19疫情发生后比疫情前低(p=0.01)。2020年2-4月急性加重频率均比2019年2-4月、2018年2-4月、2017年2-4月显著降低(p<0.05)。四组慢阻肺患者每月急性加重未就诊的频率之间的差异不明显。结论 COVID-19防控措施对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频率起着积极的作用。提示慢阻肺患者即使疫情过后也应减少聚集活动,保持社交距离,外出带口罩,勤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