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米主镜反射膜膜厚均匀性的优化设计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3-10-23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膜厚均匀性是制备高性能光学薄膜的一项重要指标。为进一步提高2.4m主镜反射膜膜厚均匀性,针对大口径望远镜镀膜设计了膜厚均匀性优化方案。基于真空热蒸发遵循的余弦分布律,结合ZZ3200型真空镀膜机的几何结构和望远镜镀膜的实际需求,编写膜厚计算程序,模拟膜厚理论分布情况,给出膜厚优化设计方法和优化结果。方法一:在蒸发源内侧合适的位置加入修正挡板,结果表明,挡板的曲率半径安装误差在3mm以内,膜厚均匀性峰谷(Peak to Valley,PV)值由不加挡板时的15%下降到4%,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是挡板安装位置要精确控制;方法二:结合反射主镜中间的圆孔结构,设计双圈蒸发源,结果表明,当内外圈蒸发源的中心距分别为10cm和130cm,且满足外圈蒸发源的数量为内圈的12 倍时,膜厚均匀性峰谷值为1.85%。该方法是针对中心具有圆孔镜面设计的,适用于大多数反射式天文望远镜镀膜。

  • 部件启动范式下可成字部件的位置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可成字部件在汉字中的位置和功能多种多样。实验1采用部件启动范式考察在汉字识别中可成字部件在不同位置的功能。启动刺激为处于三种位置(主要义符位置、次要义符位置、声符位置)的可成字部件, 目标刺激为包含这三种位置可成字部件的汉字, 要求被试对目标字做词汇判断。实验2结合部件启动范式和视觉搜寻范式探查可成字部件在不同位置的功能。结果表明:(1)可成字部件处在声符位置时的启动效应强于处在义符位置时。(2)可成字部件作义符时的启动作用只出现在处于主要义符位置时。(3)处在声符位置的可成字部件启动不仅促进对包含声符位置部件的汉字的识别, 还促进对包含主要义符位置部件的汉字的识别, 但阻碍对包含次要义符位置部件的汉字的识别。(4)当启动部件处于次要义符位置时, 不影响对包含相关部件的汉字的识别。整个研究表明, 部件位置效应不仅包含部件位置对汉字识别的影响, 还包含部件位置频率对汉字识别的影响。

  • 部件启动范式下可成字部件的位置效应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0-26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可成字部件在汉字中的位置和功能多种多样。实验1采用部件启动范式考察在汉字识别中可成字部件在不同位置的功能。启动刺激为处于三种位置(主要义符位置、次要义符位置、声符位置)的可成字部件, 目标刺激为包含这三种位置可成字部件的汉字, 要求被试对目标字做词汇判断。实验2结合部件启动范式和视觉搜寻范式探查可成字部件在不同位置的功能。结果表明:(1)可成字部件处在声符位置时的启动效应强于处在义符位置时。(2)可成字部件作义符时的启动作用只出现在处于主要义符位置时。(3)处在声符位置的可成字部件启动不仅促进对包含声符位置部件的汉字的识别, 还促进对包含主要义符位置部件的汉字的识别, 但阻碍对包含次要义符位置部件的汉字的识别。(4)当启动部件处于次要义符位置时, 不影响对包含相关部件的汉字的识别。整个研究表明, 部件位置效应不仅包含部件位置对汉字识别的影响, 还包含部件位置频率对汉字识别的影响。

  • 雨生红球藻低覆盖度基因组草图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5-23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开展雨生红球藻基因组测序研究,对于解读绿藻起源与进化及生物逆境胁迫响应机理,及推动雨生红球藻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对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低覆盖度全基因组草图。通过计算k-mer分布预测该基因组草图大小约为547 Mbp,GC含量为59.2 %,为纯合或单倍体。共得到11,059个预测基因,平均基因长度为1,711 bp,平均CDS长度为681 bp;平均每个基因包含3.2个外显子,外显子平均长度为353 bp。代谢通路分析表明,具有完整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嘌呤和嘧啶合成等基本代谢通路。

  • 贵州黄壤小白菜生长、品质、光合特性及氮素利用对新型肥料的响应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为探究不同新型肥料对贵州省酸性黄壤小白菜产量、品质、光合特性及肥料利用的影响, 同时筛选出适合贵州黄壤施用的新型肥料产品, 以贵州酸性黄壤为基础, 通过盆栽试验设置对照(CK, 不施氮肥)、西洋 复合肥(常规施肥)、保水型功能性肥和稳定性缓释肥4 个处理, 研究了新型肥料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光合特性以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保水型功能性肥和稳定性缓释肥可显著增加小白菜播种后34 d的生物量, 较常规施肥处理相比鲜重分别增加4.16%和22.28%, 干重分别增加41.55%和62.35%; 施用新型肥料还可以改善小白菜的营养品质, 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 保水型功能性肥可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18.61%, 而还原性糖、Vc 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25.74%、130.95%和16.91%; 而稳定性缓释肥则使硝酸盐、还原糖和Vc 含量分别提高26.68%、15.35%和50.00%, 但是游离氨基酸含量则较常规施肥相比降低14.43%; 而且新型肥料还增强了小白菜叶片的光合能力(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 浓度Ci 以及蒸腾速率Tr), 其中以稳定性缓释肥处理的小白菜光合能力最佳, 且气孔因素是导致净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施用新型肥料小白菜对氮素的吸收显著增加, 氮肥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新型肥料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AEN)、偏生产力(PFPN)、生理利用率(PEN)和表观利用率(REN)平均分别为48.30 kg·kg1、59.85 kg·kg1、95.46 kg·kg1 和52.79%,以稳定性缓释肥处理的氮肥利用效率最佳, 尤其是氮肥表观利用率达66.66%。此外,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小白菜产量与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 以及蒸腾速率Tr 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说明提高小白菜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Pn、gs 和Tr 可以增加小白菜产量; 同时小白菜叶片氮含量与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 r 值分别为0.937 和0.978, 表明增加小白菜叶片氮含量可以提高小白菜对氮肥的利用效率。综上所述, 新型肥料对贵州酸性黄壤上小白菜的生物增产效应以及光合特性提高等效果显著, 可为将来在贵州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