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 +”辩证行为疗法干预模式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干预中的应用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1-0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精神卫生问题,其病程迁延,对患者、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干预需要采用综合干预模式,我国线上干预管理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目的 探讨互联网+辩证行为疗法(DBT)干预模式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自杀意念、认知情绪调节、缓解抑郁等方面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系统中出院的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分为对照组(n=60)和干预组(n=60)。对照组进行药物干预、电话随访及心理咨询,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的互联网+DBT训练,分为4个模块,分别是正念训练、人际效能训练、情绪调节训练和忍受痛苦训练。在干预前及干预后6、12个月,分别采用青少年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MADRS)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杀意念、认知情绪调节、抑郁状态。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健康状态进行比较。结果 最终对照组57例、干预组55例完成研究。组间与时间对SIOSS、CERQ-C、MADRS评分有交互作用(P0.001),对照组组内前后CERQ-C评分中自我责难、接受、沉思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互联网+DBT干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的自杀意念,提高对情绪控制水平,缓解抑郁状态,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