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peCNN:一种基于软件流水线的并行化卷积神经网络方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20-09-28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针对使用传统的模型并行方法加速卷积神经网络训练容易出现设备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通过软件流水线方式加速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PipeCNN。首先研究了卷积神经网络中的前向传播与反向传播算法,分析了训练过程中的数据相关性,然后基于软件流水线改进了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提出了两种可行的参数更新方式,最后使用循环队列来实现网络中层与层之间的消息通信,并提出任务分配算法来划分软件流水线中的工作段。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在保证模型准确性的前提下,可以取得良好的加速比以及设备利用率,表明了使用软件流水线可以有效解决模型并行中设备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提高了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

  • 叠音人名的婴儿图式效应及其对人际信任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2-19

    摘要: 人名是重要个人信息, 可以影响个体的人际信任、择偶决策等心理与行为。叠音人名是我国特有的人名形式, 它具有独特的人名特征, 但少有研究者考查其心理特征。此外, 人际信任的理论模型在情绪与认知因素的作用上存在争议, 主要分歧为情绪是否独立影响人际信任。本研究通过两个研究(4个实验)探讨叠音人名的婴儿图式效应及其对人际信任的作用机制。研究1通过实验1和实验2考查叠音人名的婴儿图式效应: 实验1采用特质推断指标, 结果表明个体觉得叠音人名的主人更像婴儿; 实验2采用反应类别指标, 结果表明叠音人名产生了更强烈的积极情绪。研究2通过实验3和实验4探讨叠音人名对人际信任的作用机制: 实验3表明叠音人名不影响人际信任, 实验4表明叠音人名对人际信任的作用受结果反馈类型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叠音人名可以引发婴儿图式效应, 叠音人名与结果反馈类型共同影响人际信任。本研究支持情绪渗透模型, 不支持情绪信息模型。

  • 宏基因组学揭示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反刍动物瘤胃内栖息着庞大和复杂的微生物群体,这些微生物与宿主的消化吸收、营养代谢和免疫功能息息相关,宿主及其微生物共同组成了一个“超级生物体”。由于绝大部分瘤胃微生物不可培养,因此以厌氧培养为基础的传统研究方法存在明显的弊端。宏基因组学通过高通量的测序方法,能够全面展示微生物多样性,准确发现新的功能基因。此外,宏基因组学揭示了宿主基因和微生物组之间的互作关系。随着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宏基因组学在瘤胃微生物组研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基于BDI-Agent 模型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急响应建模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摘要: 【目的】基于“信念–愿望–意图”(BDI)模型分析网民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行为决策的动因和发展规律, 引导网民情绪, 建立复杂网络情境下可推理、可预测的应急响应计算模型。【方法】基于“信念–愿望–意图”模型建立起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各类主体(网民、政府、媒体)的多Agent 交互模型, 对网民的心智状态的转换过程建模仿真, 从而揭示网络舆情演变的内在动因, 支持应急响应策略的科学制定。本文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网民情感倾向性为核心, 面向网民、政府、媒体的交互, 设计BDI-Agent 概念模型, 包括Agent 语境和推理规则设计; 在此基础上设计实证模型, 包括Agent 属性、推理规则和交互规则设计, 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验证。【结果】结合典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验证本文提出的多Agent 模型的科学性。【局限】该模型需要更多同类事件的对比和优化。【结论】可以基于BDI 模型将复杂的网络舆情映射为一个可以规约推理的计算模型, 并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趋势的预测和应急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套可参考的实证模型。

  • 高校专利信息服务现状与支持科研管理路径设计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科研范式转变及科技创新需要专利信息服务,专利信息服务需要支持科研管理,基于此梳理国内高校专利信息服务现状,探索其支持科研管理路径。[方法/过程]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调研、内容分析的方法,剖析国内高校专利信息服务对科研管理所提供的支持情况。[结果/结论] 目前高校存在专利数据管理被忽视、专利管理体系不健全、专利信息促进转移转化平台缺失的问题,建议从以下路径改进:发挥相关部门职能作用,创建本校专属专利库、完善专利管理体系,建设转移转化平台。

  • 公路风吹雪防治工程设计量级计算初探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9-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利用极值Ⅰ型分布和WeiBull分布研究了新疆阿勒泰闹海风区冬季风的极值分布、平均风速概率分布、引发风吹雪的风时数。利用极值、平均概率分布面域、风吹雪时数来量化风吹雪的强度,并将计算得出的风吹雪防治工程设计量级,纳入风吹雪影响区域内的公路设计中。结果表明:通过WeiBull分布的平均风速和风吹雪有效时间分布来计算防雪工程量级是一种公路风吹雪防治工程的计算方法,防雪工程的设计并没有明确的以再现期为指标的设计量级,仅存在防治灾害的量级。

  • LED 不同光强对油茶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0-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给油茶苗培育提供有益参考和科学依据,该论文以两年生长林 4 号油茶扦插苗为试材,测定和分析 LED 红蓝 1︰9 复合光不同光强处理下油茶苗可溶性物质含量、内源激素水平及抗氧化酶活性,探索了 LED 不同光强处理下油茶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00 μmol·m-2·s-1 处理下油茶苗具有最高的 ZR 含量和 POD 活性,以及最低的 MDA 含量,但可溶性糖含量、IAA 含量和 GA 含量最低;150 μmol·m-2·s-1 处理下油茶苗具有最高的 ABA 含量,且可溶性蛋白含量和 SOD 活性最低;200 μmol·m-2·s-1处理下油茶苗具有最高的 SOD 活性,但 POD 活性最低,且 MDA 含量最高;250 μmol·m-2·s-1 处理下油茶苗具有最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IAA 含量、GA 含量和 CAT 活性;300μmol·m-2·s-1处理下油茶苗游离氨基酸含量、ABA 含量、ZR 含量和 CAT 活性均最低。与其他处理相比,250μmol·m-2·s-1处理更利于提高长林 4 号油茶苗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是培育油茶苗较为理想的光强。

  • 喀斯特区天峨槭(Acer wangchii)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12-02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采用TDP(Thermal Dissipation Probe)热扩散探针法,于2012年2月-2014年3月,对喀斯特地区天峨槭(Acer wangchii)树干液流速率进行了长期连续的监测,并同步监测了林分空气温度(Ta)、相对湿度(RH)、太阳辐射(Solar)、风速(WS)、降雨量(Rainfall)、土壤含水量(SWC)等环境因子,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下天峨槭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树干液流为晴天 > 阴天 > 雨天,且均呈明显的"昼高夜低"变化规律;2)天峨槭树干的日平均液流量为5.08 kg/d,不同季节表现为夏季((8.38±5.32)kg/d) > 秋季((5.16±3.99)kg/d) > 春季((4.86±3.77)kg/d) > 冬季((1.94 ±1.40)kg/d);3)月平均液流量为153.64 kg,年平均液流量达1838.40 kg;4)小时尺度下,影响晴天、阴天、雨天全天树干液流的主要环境因子都是Solar,但各环境因子对树干液流的影响程度又因昼夜、季节及降雨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5)从年度范围来看:小时尺度下,Solar、Ta、RH、SWC10cm和WS可以共同解释树干液流的63.50%;日尺度下,Solar、Ta、SWC10cm和Rainfall可共同解释其68.50%;月尺度下,单个因子Ta就能解释其74.80%;且随着时间尺度的缩小,各环境因子入选回归方程的个数有增加的趋势,而对树干液流的解释程度(R2)则有降低的趋势。对比其他地区研究结果,其环境因子对树干液流的影响差异都很大;但总的来说,无论在何种时间尺度上,Solar(或光合有效辐射(PAR))和Ta基本上都是影响树干液流的主要环境因子,且各环境因子对雨天树干液流的解释程度都不高,本研究亦如此;因此,以环境因子对雨天树干液流进行预测的时候可能会存在误差,应特别注意土壤含水量对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