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河上游天涝池流域典型灌木生态参数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水文学 提交时间: 2018-10-2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是河西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而灌丛作为祁连山主要植被类型之一,对该区水源涵养功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黑河上游天涝池流域两种典型亚高山灌木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 、2015 年野外观测和ArcGIS10.1分析功能,获得灌木生长季期间生态参数(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和比叶面积)的变化;同时,结合分辨率为0.5m×0.5m的LiDAR数据和Geoeye-1影像数据,估算研究区灌木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灌木在生长季期间比叶面积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变化较大。其中,在6月、7月份增加最明显,8月份趋于稳定,9月份叶片开始凋落。其次,随海拔梯度水热条件的不同,流域灌木叶面积指数空间异质性较大,以海拔3 400m为节点,在3 200~3 400 m 海拔带叶面积指数呈递增趋势,在3 400~3 750 叶面积指数呈递减趋势。

  • ABI、baPWV、FMD联合apoB/apoA-1对中青年冠心病血瘀证的预测价值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2-20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证候分布以血瘀证最为多见,与老年人相比,中青年血瘀证的发生率更高。本研究在团队前期研究基础上进行拓展,首次运用动脉弹性和血管内皮功能检测联合载脂蛋白比值联合诊断中青年冠心病血瘀证,旨在为早期发现中青年冠心病血瘀证提供新思路,也可作为优化补充冠心病血瘀证的诊断标准提供参考。目的 探讨踝肱指数(ABI)、肱踝动脉脉搏波速度(baPWV)、血管舒张功能(FMD)联合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比值(apoB/apoA-1)与中青年冠心病血瘀证的相关性及诊断预测价值。方法 比较中日友好医院的127例血瘀证和79例非血瘀证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入院行首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的ABI、baPWV、FMD和apoB/apoA-1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血瘀证的预测模型,其准确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评价。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BI、baPWV、FMD、apoB/apoA-1与中青年冠心病血瘀证均独立相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P<0.001,P<0.001,P=0.035),中青年冠心病血瘀证预测回归方程P=1/[1+e-(5.519-0.599ABI+0.297baPWV -0.515FMD+0.172apoB/apoA-1)]。ROC曲线分析显示当患者ABI1.19、baPWV14.93ms-1、FMD8.33%或apoB/apoA-10.72时,对中青年冠心病血瘀证的诊断价值较大,此时ABI、baPWV、FMD、apoB/apoA-1和预测概率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7、0.680、0.676、0.606和0.807,预测概率P的AUC最大(P<0.001),敏感度为0.740,特异度为0.734。结论 ABI、baPWV、FMD和apoB/apoA-1与中青年冠心病血瘀证诊断具有独立相关性,具备独立预测能力,且四者联合诊断时预测价值更高,可为临床早期识别中青年冠心病血瘀证患者提供依据。

  • 金佛山方竹经营对扁刺栲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优势种种群结构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1-07-2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探讨金佛山方竹经营对扁刺栲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优势种种群结构的影响,该研究以金佛山的扁刺 栲自然群落和方竹经营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两类群落的物种组成特征、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种群结构。 结果表明:(1)两种群落内共记录维管束植物 84 种,隶属于 40 科 63 属,以樟科、蔷薇科、壳斗科、山 茶科物种为主;扁刺栲为群落优势种,中华木荷和灰柯为次优种,金佛山方竹为灌木层优势种,其群落组 成与亚热带其他地区的扁刺栲群落相似。(2)方竹经营群落的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显著低于自然群落,草本 层 Shannon-Wiener 指数和 Pielou 指数均显著低于自然群落。(3)扁刺栲和灰柯在自然群落中为稳定型种群, 而在方竹经营群落中为衰退型种群,中华木荷在两类群落中均为衰退型种群。(4)自然群落中扁刺栲、中 华木荷、灰柯种群的萌枝率、有萌个体率和幼苗优势度均高于方竹经营群落。综上结果表明,金佛山方竹 经营对金佛山扁刺栲群落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并显著影响扁刺栲群落优势种种群 更新和维持。

  • 水圈微生物重大研究计划:聚焦水圈微生物组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

    分类: 地球科学 >> 海洋科学 提交时间: 2017-03-22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水圈包括海洋、湖沼、河流、冰川、地下水等,水圈中居住着地球上一半以上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古菌、真菌、藻类、病毒等,蕴含着地球上最大的微生物组。已有的研究表明,水圈微生物在重要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关键驱动作用。但是,人们对水圈微生物组的核心科学问题,即微生物如何发挥驱动作用至今了解不多。最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水圈微生物驱动地球元素循环的机制”重大研究计划(简称“水圈微生物计划”)正式立项。该计划拟选择典型水圈环境,解析微生物群落构建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微生物物质与能量代谢机制以及微生物代谢活动的生态学意义与贡献,从而揭示水圈微生物驱动碳、氮、硫等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机制。文章简述了该计划提出的背景与依据,以及涉及的主要科学问题和研究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