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面孔加工的适应后效:基于RSVP的证据
Ensemble Face Adaptation Effects: Evidence from RSVP
-
作者:
王羽凌
1
陈奕驰
2
甘烨彤
3
武宗杰
1
周昱江
1
张林
1
-
作者单位:
- 通讯作者:
张林
Email:zhanglin1@nbu.edu.cn
-
提交时间:2024-04-27 16:33:34
摘要: 本研究采用快速序列呈现范式,从面孔适应的角度探讨集合面孔的加工过程。实验一采用单因素(适应条件:高吸引力面孔,低吸引力面孔,混合面孔)被试内设计,结果发现,在适应了低(高)吸引力面孔后个体对新面孔的判断会提高(降低),产生适应后效。实验二中增加了认知负荷操作条件,采用2(适应条件:高吸引力面孔,低吸引力面孔) × 2(负荷水平:高负荷、低负荷)混合设计,结果发现,在高、低认知负荷条件下,适应了低(高)吸引力面孔后的个体对新面孔的判断同样会提高(降低),出现适应后效。这表明,个体对集合面孔的加工是一种整体平均,且在加工过程中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是一种自动化的加工方式。
版本历史
[V1] |
2024-04-27 16:33:34 |
ChinaXiv:202404.00351V1
|
下载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