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详细浏览

环红矮星行星系统的观测和理论研究概述 后印本

请选择邀稿期刊:

A Review to the Observation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f Planetary Systems around Red Dwarfs

摘要: 红矮星是质量最小, 光度最低的一类主序恒星. 随着探测技术的提升, 在其周围探测到了丰富的行星种群, 与其他类型恒星周围的行星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 在红矮星周围, 类地行星具有较高的出现率, 由其构成的行星系统构型十分紧凑. 宜居带的范围更靠近主星, 更有利于搜寻宜居行星. 超级地球和亚海王星之间过渡半径的分布特征也与类太阳恒星存在差异. 巨行星在小质量恒星周围的发现更是对理论模型提出了巨大挑战.原行星盘中固体物质的质量随主星质量迅速衰减, 是否能够解释巨行星的起源仍然是未解之谜. 得益于TESS (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 James Webb和ALMA (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等望远镜的观测, 为行星形成研究提供了新的认知和契机. 将回顾红矮星周围不同行星种群的观测, 并总结对于红矮星周围行星形成理论的最新认知.

版本历史

[V1] 2023-12-15 16:16:48 ChinaXiv:202312.00193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预览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396
  •  下载量94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