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详细浏览

35~64 岁自报非高血压人群首次血压测量与非同日 3 次血压测量结果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后印本

请选择邀稿期刊: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irst and another 3-day blood pressure levels before COVID-19 vaccination and associated factors in a self-reported non-hypertensive population aged 35-64 years

摘要: 背景 目前,已有相关研究者针对自报非高血压人群的首次血压测量结果与非同日 3 次血压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但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为背景开展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 35~64 岁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者的血压水平,分析经首次血压测量发现的疑似高血压患者的首次血压测量结果与非同日 3 次血压测量结果间的差异性,并探讨疑似高血压患者血压分级波动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前血压测量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 2021 年 9 月至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青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者中 35~64 岁、自报无高血压病史的居民共 2 814 例作为高血压筛查对象,并对其血压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记为首测血压值。根据居民的首测血压值筛选出疑似高血压〔收缩压≥ 140 mmHg 和 / 或舒张压≥ 90 mmHg(1 mmHg=0.133 kPa)〕人群,在疑似高血压患者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对其诊室血压进行 3 次规范化测量,基于非同日 3 次血压测量结果计算血压处于理想水平(收缩压 <120 mm Hg 和舒张压 <80 mm Hg)、正常高值水平(收缩压 120~139 mm Hg 和 / 或舒张压 80~89 mm Hg)者,以及高血压(收缩压≥ 140mm Hg 和 / 或舒张压≥ 90mm Hg)患者的占比。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段、首测血压分级的疑似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确诊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有序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疑似高血压患者血压分级波动(基于非同日 3 次血压测量结果得出的血压分级较基于首次血压测量结果得出的血压分级的变化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2 814 例高血压筛查对象中,疑似高血压患者占 36.67%(1 032/2 814)。经非同日 3 次血压测量后,1 032 例疑似高血压患者中,8.82%(91/1 032)血压处于理想水平,14.34%(148/1 032)血压处于正常高值水平,76.84%(793/1 032)为高血压患者〔其中 1 级高血压患者占 63.68%(505/793),2 级高血压患者占 26.48%(210/793),3 级高血压患者占 9.84%(78/793)〕;女性〔80.68%(380/471)〕高血压确诊率高于男性〔73.62%(413/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73,P=0.007);高血压确诊率随着疑似高血压患者首测血压分级的提高而呈上升趋势(χ2趋势值 =23.443,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有序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首次测量血压时的时间段、首次测量血压时有无心理因素、首次测量血压时环境噪音是否≥ 40 db 是疑似高血压患者血压分级波动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经首次血压测量发现的疑似高血压患者的首次血压测量结果与非同日 3 次血压测量结果间存在较大差异。社区医务人员在为居民提供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前的血压测量服务时,应保证周围环境安静,确认其心理状态良好。同时,需重点关注男性、55~64 岁群体、于 11~14 时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血压测量(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服务者的血压能否真实反映其血压水平,以保证血压测量结果的可靠性,确保疫苗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版本历史

[V1] 2023-04-10 11:53:13 ChinaXiv:202304.00919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预览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1751
  •  下载量442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