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陈桂平
  • 蒲公英耐盐突变体‘滨蒲 1 号’的耐盐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8-0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土壤盐渍化是当今农业生产上的重要危害之一,它严重影响当地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提高。为了提高盐碱地的利用效率,以蒲公英耐盐突变体‘滨蒲􀀁1 号’ 及其亲本叶片为材料进行丙二醛含量等􀀁8 种生理指标的测定,同时利用􀀁cDNA-RAPD 技术对蒲公英耐盐突变体及其亲本根胁迫0、12、24 h 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滨蒲􀀁1 号’ 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CAT 活性、POD 活性、SOD 活性在胁迫不同时间点均大体高于亲本;MDA含量、相对电导率低于亲本。以筛选出的10 条RAPD 引物进行􀀁cDNA-RAPD 分析,共扩增出22 条清晰的条带,差异条带􀀁10 条,多态性为􀀁45.4%。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在􀀁150 ~1 000 bp 之间,主要为盐抑制基因片段,推测蒲公英耐盐突变体‘滨蒲􀀁1 号’ 的耐盐性既与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及多种抗氧化酶上升引起的保护作用有关也与根中一些与耐盐相关的基因表达变化有关。该研究为进一步克隆蒲公英耐盐基因并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耐盐优质的蒲公英新品系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 河西灌区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春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出苗率及出苗整齐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物生长状况和产量丰欠, 针对不同耕作措施结合秸秆还田对绿洲灌区小麦出苗及群体动态影响研究薄弱问题, 研究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与产量的影 响, 以及二者的相关关系, 对于优化耕作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014—2015 年, 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 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和耕作措施[少耕25~30 cm高茬收割秸秆立茬还田(NTSS)、少耕25~30 cm高茬收割秸秆覆盖还田(NTS)、翻耕25~30 cm 高茬收割秸秆还田(TS)和不留茬翻耕(CT)]对小麦出苗状况及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以期为优化试区小麦栽培技术提供依据。结果显示, 与CT 相比, NTSS、NTS 降低了小麦出苗率以及出苗整齐度, TS 则提高了小麦出苗率以及出苗整齐度。NTSS、NTS 较CT 的分蘖数分别高7.4%~10.5%、14.6%~19.1%, 分蘖成穗率分别高13.5%~20.1%、33.0%~34.7%, 有效穗数分别高7.5%~9.3%、10.3%~11.2%, 穗粒数分别高15.7%~16.1%、18.5%~22.6%, 千粒重分别高7.2%~8.9%、13.9%~14.2%, 但TS与CT 在以上指标间没有显著差异。NTSS、NTS 与CT 相比较, 分别增产16.6%~17.4%、18.6%~21.4%, 以NTS 增产幅度较大, 比TS 高10.3%~11.0%。穗数和穗粒数的增加是少耕秸秆还田获得高产的主要原因, 出苗率及整齐度对产量影响不显著。同时NTSS 和NTS 均获得较高的收获指数, 提高比例分别为9.4%~10.7%与10.5%~11.1%, 说明少耕秸秆还田提高籽粒产量的另一原因是提高了光合产物向籽粒中的转化。本研究表明,少耕秸秆还田是适用于试区小麦高产的理想耕作措施。

  • 禾豆间作氮素高效利用机理及农艺调控途径研究进展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为保障粮食安全, 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极为普遍, 但过量使用, 往往引起地下水污染、温室效应加剧、生物多样性降低等多种环境和生态问题。禾豆间作系统由于不同作物生物学特性和氮素利用存在差异, 进 行合理调控可充分发挥生物固氮优点, 从而减少化肥投入, 提高生产效益, 是一种稳产、高产、高效可持续的种植体系。该系统中“氮转移”、“氮阻遏”消减和氮素时空分异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也是促进豆科作物固氮、减少化肥投入的有效途径, 可实现禾、豆两种作物对氮素的高效利用。特别是该系统中作物品种、施氮制度、空间布局以及种植密度等农艺措施是对种间关系进行调控的必要手段, 合理优化可有效促进禾/豆间作竞争与互补协同作用, 增强氮素协调利用, 从而挖掘两种作物对氮素高效利用的生物学潜力。为此, 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点, 重点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禾豆间作氮素高效利用主要机理及相关农艺调控途径的研究现状, 旨在为构建简易、高产、高效、氮肥节约型禾豆间作模式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