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廖景平
  • 华南国家植物园植物引种及迁地保育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基于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植物引种和存活记录,分析了其植物引种、存活以及专类园物 种保育情况。结果如下:(1)自 1956 年以来,共引种维管植物 19 154 种 99 亚种 136 变种 (80 597 号),隶属 325 科 3 952 属,现存活 11 581 种 52 亚种 80 变种(24 352 号),隶属 290 科 2 777 属;引种记录涉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565 种(现存活 421 种),覆盖了华南 地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的 95%(36/38,存活 29 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 植物物种的 76.4%(269/352,存活 229 种)以及受威胁植物物种的 54.3%(547/1 008,存活 414 种);(2)从引种地域看,引自广东省的植物最多(7 193 号 2 523 种),其次为海南(3 658 号 1 593 种)、广西(4 744 号 1 559 种)等周边省份,另通过与全球 61 个国家的引种交换, 获取了一些同纬度区域的珍贵植物资源;(3)木兰园等 14 个以植物类群为单位进行迁地保 育的专类园区在引种数量及存活率方面整体处于较高的水平;(4)物种存活数量和引种频次 相关性极显著(r = 0.85***);(5)华南地区自然分布物种的引种存活率高于其他地区。未 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植物迁地保护工作中应注意:(1)在调查、编目、评估和研究的基础 上,强化热带亚热带地区珍稀濒危植物、本土植物和经济植物的引种收集,进一步提高迁地 保护的数量和质量;(2)建立华南地区植物迁地保护网络体系,有效保护区域内植物多样性; (3)进一步完善迁地保育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迁地保护效率;(4)加强 国际科研合作和物种交换。

  • 中国植物园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中国植物园已有百余年发展历史,其大规模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中国科学院为龙头开始了现代植物园建设。迄今,我国植物园总数达162家,已步入快速建设和稳步发展阶段。我国植物园为中国植物科学研究、资源利用、多样性保护及环境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已发展成为国际植物园体系的中坚力量和发展主流。为应对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植物园将扮演更为重要的社会角色。中国植物园应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以提升植物保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和资源利用等基本功能为前提,从国家层面强化植物园体系的整体协同发展,加强关键地区植物保护,促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 长萼兰花蕉(Orchidantha chinensis T. L. Wu var. longisepala (D. Fang) T. L. Wu)的繁育系统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7-07-20

    摘要: 通过野外观察、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人工授粉、等方法,对长萼兰花蕉(Orchidantha chinensis T. L. Wu var. longisepala (D. Fang) T. L. Wu)种群的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常规石蜡切片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柱头与“V”形黏盘的结构与形态。结果表明:该种单花花期一般为18d,依其花部形态的变化可分为5个时期:(1)蕾期;(2)花萼未反转期;(3)花萼反转期;(4)唇瓣枯萎期;(5)花萼枯萎期。由于杂交指数(OCI)值为4,P/O值为253.89±21.09,结合人工异花授粉结实率分别为45%、75%,可以确定长萼兰花蕉属于异交,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石蜡切片结果观察到长萼兰花蕉黏盘区与柱头可授区之间是光滑的表皮细胞,根据人工授粉实验与分泌物含糖量测定结果,表明长萼兰花蕉的“V”形黏盘不具有可授性,其作用可能是分泌粘液附着在传粉者背部使其便于携带花粉。长萼兰花蕉整个花期周围环境湿冷、多雨,且开花同步性较低,这些因素很可能造成了其有效传粉媒介的缺乏,影响了传粉成功,在有性繁殖受到限制时,通过根状茎进行的无性繁殖是其分布范围狭窄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