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李志荣
  • 不同成熟度老鹰茶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8-04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研究两种不同成熟度老鹰茶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以对其进行辨识及质量 评价。该文首先利用LC-MS/MS 法测定老鹰茶中15 种酚类化合物,采用DPPH 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 基清除率、Fe3+还原能力评价两种茶叶抗氧化能力。然后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探讨嫩、老叶老鹰茶酚类化合物 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并基于此进一步探索老鹰茶中不同酚类化合物对于抗氧化的贡献。结果表明: (1)嫩叶茶中儿茶素、对香豆酸、异槲皮苷、金丝桃苷、烟花苷、紫云英苷、山奈酚、槲皮素、阿福豆苷 含量显著高于老叶茶,其中儿茶素、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平均含量比老叶茶分别高1 039、169、257 mg·100 g-1。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均可将二者区分。(2)在抗氧化能力上,二者在 DPPH 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Fe3+还原能力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嫩叶茶优于老叶茶。(3)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提示老鹰茶中的异槲皮苷、儿茶素、紫云英苷、绿原酸、金丝桃苷、对香豆酸、山 奈酚是其发挥抗氧化效能的主要化学成分。该研究可为老鹰茶的质量控制及应用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 基于 HPLC-ECD 研究牡荆叶抗氧化的谱-效关系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9-08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研究牡荆叶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该文首先建立 18 批牡荆叶的高 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指纹图谱,并对不同来源药材进行聚类分析;鉴 定主要酚类化合物并测定其含量;分析牡荆叶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采用 DPPH 自由基清 除法、ABTS 自由基清除法、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法及铁离子还原能力法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 性,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灰度关联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研究牡荆叶的谱-效关 系。结果表明:(1)牡荆叶的指纹图谱标定 21 个共有峰,共指认出 10 个峰,其含量顺序 为绿原酸>异荭草苷>木犀草苷>异牡荆素>异绿原酸 A>异绿原酸 C>原儿茶酸>荭草苷>异绿 原酸 B>新绿原酸;不同产地样品间相似性较高,相似度结果在 0.816~0.983 之间;(2)聚 类分析表明样品含量对分类有一定影响,不同来源样品被分为 3 类,其中南北方样品存在一 定差异;(3)牡荆叶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在 15.82~61.83 mgg-1 和 27.85~157.65 mgg-1 之间,样品均具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4)谱效关系表明,牡荆叶的抗氧化活性是多种 化合物协同作用的结果,峰 9(异荭草苷)、峰 4 和峰 5(绿原酸)等化合物对牡荆叶药材 抗氧化活性的贡献最大。该研究可为牡荆叶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筛选及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 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