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母猪妊娠期营养水平对后代肌肉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妊娠期营养水平对后代仔猪肌肉生长和发育的影响。选取体重和日龄相近的长大(LY)杂交后备母猪33头,按体重[(150±9) kg]和日龄(255±10)随机分到3个组:低营养水平组(LN组)、适宜营养水平组(AN组)和高营养水平组(HN组)。每组11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妊娠前期(1~30 d)各组营养摄入量分别是0.75、1.0和1.5倍维持需要,妊娠中期(30~90 d)在前期基础上提高20%,妊娠后期(91~112 d)在中期基础上提高25%。结果表明:1)与LN组相比,AN和HN组仔猪出生体重和断奶体重及初生仔猪肌肉重(除比目鱼肌)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AN组仔猪半腱肌和背最长肌相对重极显著高于LN组(P<0.01),AN组新生仔猪肌肉蛋白质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LN和HN组(P<0.05或P<0.01)。2)AN组新生仔猪背最长肌肌球蛋白重链Ⅱx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低于LN组(P<0.01)。3)AN组新生仔猪背最长肌生肌调节因子4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LN和HN组(P<0.05)。由此可见,母猪妊娠期营养水平能显著影响仔猪出生和断奶体重及肌肉重,但是过高或者过低的营养水平都会降低后代肌肉重和肌肉蛋白质的浓度,这可能与生肌调节因子4基因差异表达有关。

  • 围产期母猪饲粮中添加壳寡糖对母猪、免疫功能及母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期母猪饲粮中添加壳寡糖(COS)对母猪、仔猪免疫功能和母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用体重、背膘厚度、胎次和预产期接近的40头健康大约克妊娠母猪,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 mg/kg COS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母猪妊娠第90天至分娩后第7天。结果显示:1)围产期母猪饲粮中添加COS对母猪产程、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仔猪初生窝重、仔猪平均初生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2)围产期母猪饲粮中添加COS显著提高了母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P<0.05),对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围产期母猪饲粮中添加COS显著提高了母猪初乳中IgG、IL-2和IL-6含量(P<0.05),对IgA、IgM和TNF-α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4)围产期母猪饲粮中添加COS显著提高了初生仔猪血清中IL-2和IL-6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血清中IgA的含量(P<0.05)。5)围产期母猪饲粮中添加COS显著降低了母猪粪便中沙门氏菌的数量(P<0.05),并有降低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的趋势(P<0.10)。由此可见,围产期母猪饲粮中添加COS能够改善母猪肠道健康,一定程度上提高产活仔数,显著增强母猪及初生仔猪的免疫功能。

  • 哺乳期梅山和大白血液生化指标及其胃肠道消化酶活性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比较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目的)比较研究哺乳期梅山仔猪和大白仔猪早期生理特性。(方法)选取6头预产期相近的纯种梅山母猪和大白母猪,于分娩后第14天每窝随机选取1头仔猪屠宰,采集血液、胰腺、胃肠道内容物和粪样,测定血液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结果)结果显示,哺乳大白仔猪血清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哺乳梅山仔猪(P<0.05);哺乳梅山仔猪胃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哺乳大白仔猪(P<0.05),而空肠乳糖酶活性显著低于哺乳大白仔猪(P<0.01);哺乳梅山仔猪盲肠乙酸、丙酸和总挥发酸含量以及丙酸比例极显著高于哺乳大白仔猪(P<0.01),而空肠乙酸浓度和结肠乙丙比则较哺乳大白仔猪低(P<0.05)。(结论)提示,在生长早期,哺乳梅山仔猪和哺乳大白仔猪在血液生化指标及其胃肠道消化酶活性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存在差异。

  • 牛至油对断奶生长性能、血清激素指标及小肠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牛至油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激素指标及小肠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含量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25日龄断奶“大白×长白”二元杂交仔猪1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500、800 mg/kg牛至油。预试期为5 d,正试期为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断奶仔猪第1~30天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提高(P<0.01),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腹泻率极显著降低(P<0.01);3个试验组断奶仔猪第15天的血清IGF-Ⅰ含量显著提高(P<0.05),第30天的血清IGF-Ⅰ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3个试验组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和回肠IGF-Ⅰ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牛至油可以提高断奶仔猪血清和小肠组织IGF-Ⅰ含量,促进断奶仔猪生长。

  • 早期断奶对糖原含量以及肝脏糖异生和糖酵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早期断奶对仔猪机体糖代谢的影响。选择4窝18日龄健康仔猪,从每窝中各选4头共计16头仔猪,称重后其中4头直接屠宰用于取样(血液、肝脏、背最长肌),另外12头进行断奶处理(断奶组);每窝剩余仔猪由母猪继续哺乳(哺乳组)。在断奶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从断奶组和哺乳组各取4头仔猪测定平均日增重、血清中葡萄糖和乳酸含量、肝脏和背最长肌中糖原含量以及肝脏中丙酮酸激酶活性与糖代谢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哺乳组仔猪相比,在早期断奶阶段(断奶后1~7 d),断奶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下降(P0.05)、17.81%(P0.05),肝糖原含量分别降低了24.94%(P<0.05)、48.99%(P<0.05)和36.51%(P<0.05),肌糖原含量分别降低了44.49%(P<0.05)、39.68%(P<0.05)和25.52%(P<0.05);断奶组仔猪肝脏糖酵解关键酶丙酮酸激酶活性及其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在断奶后第3天和第7天均显著降低(P<0.05),而肝脏糖异生相关酶线粒体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断奶后第1天)、胞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断奶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和葡萄糖-6-磷酸酶的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断奶后第1天和第3天)均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早期断奶使得仔猪断奶后前期阶段血清葡萄糖含量、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降低,肝脏的糖异生作用被激活而糖酵解作用被抑制以维持体内的糖代谢平衡。

  • 丙氨酰-谷氨酰胺缓解Diquat诱导的断奶氧化损伤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缓解Diquat诱导的断奶仔猪氧化损伤的影响。试验采用双因子设计,选取24头健康状况良好、胎次相近的21日龄断奶仔猪,首先随机分成2个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2个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基础饲粮+0.3% Ala-Gln的试验饲粮。预饲喂7 d后,在前期饲喂基础上,将仔猪分成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为基础饲粮组、基础饲粮+0.3% Ala-Gln组、基础饲粮应激组、基础饲粮+0.3% Ala-Gln应激组。通过腹腔注射8 mg/kg BW Diquat模拟仔猪氧化应激,而未应激的组别则注射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试验期7 d。结果表明:1)仔猪氧化应激状态下,与基础饲粮应激组相比,饲粮中添加Ala-Gln显著提高了血清谷氨酰胺(Gln)、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2)仔猪正常生理状态和氧化应激状态下,与相应基础饲粮组和基础饲粮应激组相比,饲粮中添加Ala-Gln显著提高了空肠GSH-Px活性和T-AOC(P<0.05),显著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Ala-Gln显著提高了肝脏GSH-Px活性和T-AOC(P<0.05),显著降低了MDA含量(P<0.05)。3)仔猪氧化应激状态下,与基础饲粮应激组相比,饲粮中添加Ala-Gln显著提高了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mRNA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了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mRNA表达量(P<0.05)。由此可知,仔猪正常生理状态和氧化应激状态下,饲粮中添加Ala-Gln可提高仔猪抗氧化能力,降低MDA含量,从而减缓氧化应激对断奶仔猪机体组织的损伤;且在氧化应激状态下效果更为显著

  • 螺旋藻对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及粪便菌群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为开拓螺旋藻饲料资源,本试验研究了螺旋藻单独及其与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的益生菌联用对仔猪生长性能、免疫性能以及粪便菌群的影响。按2×2析因试验设计,将80头平均体重为(8.85±0.20) kg、口蹄疫(FMD)母源抗体为阴性的断奶仔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螺旋藻组(添加0.5%的螺旋藻)、益生菌组(添加0.5 kg/t的益生菌)以及藻菌组(添加0.5%的螺旋藻与0.5 kg/t的益生菌),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饲粮以粉料形式饲喂。试验期28 d。第8日免疫猪O型及A型FMD疫苗,第7日及第28日采集血清及新鲜粪便。结果显示:1)螺旋藻显著提高了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2)第7日和第28日螺旋藻对O型和A型FMD抗体滴度皆无显著影响(P>0.05)。3)第28日螺旋藻极显著提高了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补体3含量(P<0.01),对血清补体4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4)第7日和第28日螺旋藻对仔猪粪便中乳酸菌、大肠杆菌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除第28日IgG、IgM和补体3含量外,螺旋藻与益生菌无互作(P>0.05)。结果表明,FMD疫苗免疫期间饲粮中添加0.5%的螺旋藻可以促进仔猪的生长,与益生菌配伍能够提高仔猪的体液免疫性能。

  • 亚麻籽油对脂多糖刺激肝脏TLR4和NOD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亚麻籽油对脂多糖(LPS)刺激仔猪肝脏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24头断奶仔猪,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LPS组、2.5%亚麻籽油组(2.5%亚麻籽油+LPS)、5.0%亚麻籽油组(5.0%亚麻籽油+LPS),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21 d。试验组注射100 μg/kg体重的LPS,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LPS或生理盐水4 h后屠宰仔猪,取肝脏,测定TLR4和NOD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及相关炎性介质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LPS刺激显著提高了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酶2(COX2)、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2.5%亚麻籽油可显著降低COX2、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5.0%亚麻籽油可显著降低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2)LPS刺激显著提高了肝脏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NOD1、NOD2、受体互作蛋白2(RIPK2)、核因子-κB(NF-κB)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2.5%亚麻籽油可显著降低NOD1、NOD2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有降低RIPK2 mRNA相对表达量的趋势(P<0.10);5.0%亚麻籽油可显著降低NOD2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这表明LPS刺激导致仔猪发生炎症反应,亚麻籽油可能通过抑制NOD信号通路进而缓解肝脏炎症反应。

  • 壳寡糖对断奶免疫力及相关理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壳寡糖对断奶仔猪免疫力及相关理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21日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256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100和150 g/t壳寡糖的饲粮。预试期7 d,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分别降低了26.71%(P0.05)和16.64%(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6.37%、16.78%和1.24%(P>0.05);试验组血清总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分别提高了45.40%(P0.05)和137.26%(P0.05),血清IgM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9.29%和5.69%(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分别提高了51.76%(P0.05)和88.29%(P<0.01)。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伪狂犬、猪瘟、蓝耳抗体效价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试验3组血清伪狂犬和蓝耳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适宜壳寡糖能一定程度提高断奶仔猪能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能力以及血清抗体效价,缓解断奶应激。

  • 高产母猪窝内体重变异的营养调控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发展,母猪的产仔数不断提高,然而,初生仔猪窝内体重变异也随之增大,导致断奶前死亡率增加,断奶后体重差异大,成为现代养猪生产中影响营养精准供给、管理效率提高和生产效益增加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综述了初生仔猪窝内体重变异的影响因素,探讨了能量来源、蛋白质与氨基酸水平以及功能性添加物对降低初生仔猪窝内体重变异的调控作用及可能机制,为通过营养途径提高窝内整齐度提供参考依据。

  • 甘氨酸对脂多糖刺激肝脏能量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甘氨酸(Gly)对脂多糖(LPS)刺激断奶仔猪肝脏能量代谢、能量代谢关键酶和相关调节因子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选取24头杜×长×大仔猪,分成4个组,每组6个重复。4个组分别为:1)对照组(基础饲粮);2)LPS组(LPS+基础饲粮);3)1.0%Gly组(LPS+基础饲粮+1.0%Gly);4)2.0%Gly组(LPS+基础饲粮+2.0%Gly)。试验第28天,试验组仔猪腹膜注射100 μg/kg BW的LPS,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试验猪于注射LPS或生理盐水4 h后屠宰,取肝脏样品待测。结果表明:1)与LPS组相比,1.0%Gly显著提高了仔猪肝脏三磷酸腺苷(ATP)浓度和能荷(EC)水平(P<0.05),显著降低了(一磷酸腺苷)AMP/ATP值(P<0.05),并有降低AMP浓度的趋势(P<0.10);2.0%Gly有降低AMP/ATP值的趋势(P<0.10)。2)与LPS组相比,1.0%Gly显著降低了仔猪肝脏己糖激酶2(Hexok2)和柠檬酸合成酶(CS)的mRNA表达量(P<0.05);2.0%Gly显著降低了肝脏Hexok2和丙酮酸激酶(PK)的mRNA表达量(P<0.05),并有降低肝脏CS mRNA表达量的趋势(P<0.10)。3)与LPS组相比,1.0%Gly显著提高了仔猪肝脏腺甘酸活化蛋白激酶α1(AMPKα1)的mRNA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Gly能够改善LPS刺激引起的断奶仔猪肝脏能量代谢紊乱,调控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等代谢途径中相关酶的表达。

  • 早期断奶血浆氨基酸代谢谱动态变化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仔猪早期断奶过程中血浆氨基酸代谢谱的动态变化。选取8头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在断奶后0、1、3、5、7、10、15、30 d采集血液样本用于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仔猪血浆精氨酸、瓜氨酸和鸟氨酸含量在断奶后1~5 d内显著下降(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随着断奶后时间的延长,仔猪血浆氨基酸代谢谱与断奶后0 d的代谢谱差异逐渐变大,然后逐渐向断奶后0 d代谢谱位置靠拢,并趋于稳定,其中断后3~5 d血浆氨基酸代谢谱变化幅度最大。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表明,谷氨酸在NRC(1998)饲养标准下区分断奶后各时间点血浆代谢谱最重要的氨基酸。由此可见,仔猪在早期断奶阶段机体的蛋白质或者氨基酸代谢发生明显变化,且在断奶后3~5 d变化幅度最为显著。

  • 二肽螯合铁对生长性能、血清铁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二肽螯合铁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铁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0日龄健康三元杂交仔猪8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和试验组饲粮中的铁添加量均为180 mg/kg(以铁计),对照组仅添加硫酸亚铁,试验组仅添加二肽螯合铁。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ADG)提高了10.37%(P>0.05),料重比(F/G)降低了5.59%(P<0.05);试验组血清铁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铁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二肽螯合铁可明显促进仔猪生长,改善仔猪体内铁代谢状况,增强仔猪抗氧化能力。

  • 早期断奶对空肠和回肠兴奋性氨基酸载体1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仔猪出生后10~20 d,早期断奶仔猪小肠谷氨酸转运载体基因表达情况与哺乳仔猪的差异。试验分别从40头不同母猪的仔猪中各选出体重相近,10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1头,共40头仔猪,随机不配对分为2组,每组20头仔猪,对照组(哺乳组)为哺乳仔猪,随母猪喂养;试验组(断奶组)为断奶仔猪,隔离断奶饲养;试验期10 d。饲养结束,每组随机取12只仔猪,宰杀取空肠和回肠,测定谷氨酸转运载体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载体1(EAAC1)蛋白质表达情况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断奶显著降低了仔猪空肠和回肠EAAC1(57和73 ku)及其相关蛋白谷氨酸转运联合蛋白(GTRAP3-18)(50 ku)的蛋白质和基因表达量(P<0.05)。断奶提高了仔猪空肠游离谷氨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却降低了仔猪回肠游离谷氨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早期断奶降低EAAC1和GTRAP3-18的蛋白质含量,这可能与早期断奶仔猪遭受营养谷氨酸缺乏导致的肠道氨基酸吸收转运障碍有关。

  • 酵母多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肠道健康的影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断奶应激会导致仔猪肠道代谢紊乱,肠道内环境失衡,健康受损。酵母多糖能够改善仔猪肠道健康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强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减少臭气排放,改善仔猪养殖环境,对发展生态健康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酵母多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仔猪肠道健康的影响作了综述

  • 饲粮添加β–葡聚糖对断奶生长性能和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β-葡聚糖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区系和微生物氨基酸脱羧酶活力的影响。试验选取30头28日龄断奶健康的(大约克荣昌)长白内三元杂交阉公仔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杆菌肽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的杆菌肽锌,β-葡聚糖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 mg/kg的β-葡聚糖。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28 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β-葡聚糖组和杆菌肽锌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腹泻指数显著提高(P0.05)。与杆菌肽锌组相比,饲粮中添加β-葡聚糖能显著降低断奶仔猪回肠微生物色氨酸脱羧酶和赖氨酸脱羧酶活力(P<0.05)。杆菌肽锌组和β-葡聚糖组结肠微生物蛋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和赖氨酸脱羧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色氨酸脱羧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粮中添加β-葡聚糖未改变结肠微生物优势菌群的组成,但提高了结肠乳酸杆菌、韦荣球菌、拟杆菌、厚壁菌、毛螺菌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有害菌梭状芽孢杆菌的相对丰度,且与添加杆菌肽锌效果相当。综上,在饲粮中添加400 mg/kg的β-葡聚糖提高了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了肠道中微生物氨基酸脱羧酶的活力,并提高了结肠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和降低了有害菌的相对丰度;β-葡聚糖在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方面优于杆菌肽锌。

  • 不同形式氧化锌对断奶肠道健康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锌是动物机体所需的重要微量元素,在机体内多种生理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肠道既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又是阻止饲料与外界环境中有害物质侵入机体的一道天然屏障。大量研究显示,氧化锌可影响动物肠道屏障,促进肠道功能的正常发挥,但也存在使用药理剂量氧化锌污染环境的问题。本文就氧化锌与新型氧化锌(纳米氧化锌、蒙脱石-氧化锌、包被氧化锌等)对断奶仔猪肠道机械屏障、生物屏障、免疫屏障的影响进行综述,为未来研究新型氧化锌在幼畜中的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饲粮中添加表皮生长因子对断奶血清生化指标、血清游离氨基酸和小肠黏膜水解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表皮生长因子(EGF)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血清游离氨基酸和小肠黏膜水解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的21日龄断奶仔猪42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1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和Ⅲ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和400 µg/kg EGF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14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EGF对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2)断奶后7 d,Ⅱ组血清尿酸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而Ⅱ组和Ⅲ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断奶后14 d,Ⅲ组血清肌酐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且Ⅲ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值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饲粮中添加EGF对断奶仔猪血清尿素氮、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生长激素含量,白蛋白/球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3)断奶后7 d,Ⅱ组血清牛磺酸、丙氨酸、瓜氨酸和组氨酸含量显著低于Ⅲ组(P<0.05),Ⅱ组血清精氨酸、谷氨酸和丝氨酸含量显著低于Ⅰ组和Ⅲ组(P<0.05),各组之间其他血清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断奶后14 d,与Ⅰ组和Ⅲ组比,Ⅱ组空肠黏膜缬氨酸和回肠黏膜半胱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Ⅱ组空肠黏膜丝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和组氨酸含量也有升高趋势(P<0.10)。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高剂量EGF能够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A等生化指标含量,而饲粮中添加低剂量EGF能够降低血清和小肠黏膜部分氨基酸含量。

  • 断奶血清氨基酸含量和生化参数对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的动态响应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断奶仔猪血清氨基酸含量和生化参数对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的动态响应。选取18头35日龄平均体重为(10.0±1.0) kg三元(杜×长×大)杂交断奶阉公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并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LP)、17%(MP)和20%(HP)的饲粮。每头试验猪安装颈动脉血管插管,术后恢复5 d,于第6~8天正式试验。每天采食前,采食后30、60、120、180和300 min连续采集颈动脉血液10 mL,分别检测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相关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仔猪采食前后各时间点血清中游离赖氨酸(Lys)、蛋氨酸(Met)、苏氨酸(Thr)、色氨酸(Trp)、天冬氨酸(Asp)、丝氨酸(Ser)、甘氨酸(Gly)和谷氨酸(Glu)含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血清中Lys、Met、Thr、Trp含量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降低而升高。HP组仔猪采食前后各时间点血清游离氨基酸[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精氨酸(Arg)]和尿素含量显著高于MP和LP组(P0.05)。综上所述,断奶仔猪饲粮在平衡4种氨基酸(Lys、Met、Thr、Trp)的基础上,常规饲粮蛋白质水平降低3个百分点,血清游离Val、Ile、Arg含量显著降低,但对血清中其他氨基酸和相关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而蛋白质水平降低6个百分点,血清游离Leu和尿素含量显著降低,TP、ALB含量和ALP活性显著升高,但对血清中其他氨基酸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不显著。

  • 谷氨酸对脂多糖刺激断奶肠道能量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谷氨酸(Glu)对脂多糖(LPS)刺激断奶仔猪肠道能量代谢的影响。选择24头断奶仔猪分为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LPS组、LPS+1.0% Glu组和LPS+2.0% Glu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于试验第28天,试验组猪注射100 μg/kg BW LPS,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4 h后屠宰,取肠道样品待测。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导致断奶仔猪空肠三磷酸腺苷(ATP)、腺苷酸池(TAN)含量和能荷(EC)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导致空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及回肠沉默信号调控因子1(Sirt1)和PGC1α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LPS组相比,LPS+2.0% Glu组有提高空肠PGC1α(P=0.067)和回肠Sirt1(P=0.053)mRNA表达量的趋势,LPS+1.0% Glu组有提高回肠Sirt1的mRNA表达量的趋势(P=0.070)。由此可见,Glu可以改善LPS刺激导致的肠道能量损耗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