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钙浓度对喜钙和嫌钙型金花茶光合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1-1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采用砂培法,分别以2 种喜钙型金花茶[直脉金花茶(Camellia multipetala)和柠檬金花茶(C. limonia)]和2 种嫌钙型金花茶[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和东兴金花茶(C.tunghinensis)]幼苗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Ca2+(设为5、25、50、100 mmol·L-1)营养液进行培养,研究其对两种不同类型金花茶的光合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探讨喜钙型金花茶对高钙环境的生理适应机制,分析嫌钙型金花茶的避钙机理。结果表明:两种嫌钙型金花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电子传递效率ETR、Chl a、Chlb、Chl 总量等均随Ca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表明高钙环境降低了嫌钙型金花茶的光合能力;喜钙型金花茶的这些指标在不同Ca2+浓度下并无显著变化,高钙环境并未影响其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嫌钙型金花茶叶片丙二醛含量和PSII 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在高钙环境下并未有显著变化,表明其光合膜系统还未受到伤害。随着Ca2+浓度的升高,嫌钙型金花茶叶片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并不大;喜钙型金花茶在不同Ca2+浓度下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均不明显,但其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高于嫌钙型金花茶。喜钙型金花茶对外界钙浓度的变化并不敏感,其适应高钙的生理机制可能与叶片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有关;而嫌钙型金花茶对高钙环境的适应性较差,这可能是其不能在钙质土上生长的主要原因。

  • 珍稀濒危植物金丝李种子脱水耐性和贮藏特性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6-1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测定不同脱水程度金丝李(Garcinia paucinervis)种子的萌发情况及其复水后的吸水率、脱水过程中抗性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不同贮藏方式下种子的萌发情况,研究金丝李种子的脱水敏感性和储藏特性。结果显示:(1)金丝李种子初始含水量为45.29%,室温下放置35d失水率即达45%。(2)种子失水率低于18%时,萌发率和复水后的吸水率变化不显著;失水率超过18%时,萌发率和复水后吸水率均显著下降,失水率为42%时萌发率为0。其种子的临界含水量为27.29%,半致死含水量为12.72%。(3)随着种子脱水程度的加深,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逐步上升;丙二醛含量在失水率低于24%时变化不大,高于24%时显著提高;SOD和POD的活性均呈波动性变化,失水率为18%时活性均最高。(4)室温干藏1个月和-1℃、-20℃下湿藏1个月的种子均不能萌发;水浸贮藏1个月的种子萌发率显著降低;4℃湿藏1、3和6个月均显著延缓种子萌发,但对萌发率无显著影响。表明金丝李种子在失水率低于18%时,种子可通过抗性调节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能忍受一定程度的脱水和低温,属于低度的顽拗性种子;当失水率超过18%时,种子代谢失衡发生劣变直至死亡。4℃湿沙藏(含水量7.5%)是短期贮藏其种子的较好方法。该研究为保育和利用珍稀濒危树种金丝李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