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血清TOS,TAS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浆载脂蛋白(a)的关系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2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血清总氧化态(TOS),总抗氧化态(TAS)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浆载脂蛋白(a)[Apo(a)]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采用抗氧化剂联合达因-35治疗患者作为A组(45例),采用达因-35治疗患者作为B组(45例),同期选取月经正常,基础体温双相的健康自愿者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二甲酚橙法测定血清TOS水平,采用ABTS法测定血清TAS水平,采用双波长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浆Apo(a)水平。组间比较TOS 、TAS、OSI (TOS/TAS)与Apo(a)水平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TOS 、TAS、OSI与Apo(a)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血清TOS,OSI、血浆Apo(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A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血清TOS,血浆Apo(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与B组,TAS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与B组,月经自然恢复率明显高于B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TOS、OSI与血浆Apo(a)水平呈正相关(r=0.524,0.531,P<0.05);血清TAS水平与血浆Apo(a)水平呈负相关(r=-0.519,P<0.05)。结论 抗氧化剂治疗通过显著降低TOS、OSI、Apo(a)水平与增高TAS水平,从而显著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损伤程度,改 善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预后与并发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 使用time-lapse筛选早期IVF/ICSI 胚胎及其临床结局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使用time-lapse(延迟摄像)和传统形态学方法筛选IVF/ICSI胚胎的临床结局,评价time-lapse用于早期胚胎观察和筛选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39个IVF/ICSI 周期的资料,根据胚胎的筛选方法,分为time-lapse monitoring 组(TLM组)(n=68)和对照组(n=71),比较两组间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并根据女方年龄、受精方式进行亚组分析。 结果 TLM组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分别为:66.2%、61.8%、47.1%;对照组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分别为:47.9%、43.7%、30.3%;TLM组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30岁)或者是进行IVF周期的患者更能从中获益。

  • 人类精子中段形态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2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在高倍镜下观察精子中段的形态,从而评估精子中心体功能,从而探讨精子中段形态与中心体功能的关系以及中段形态不同的精子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针对57例在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CSI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治疗的患者,将首先在低倍镜(×200~×400)下挑选过的精子再次利用MSOME(精子细胞器官形态学检查)系统,在6 000倍放大镜下对精子进行精子中心体形态分组(A组:1≤a/b≤1.2;B组:a/b≥1.5;C组:其他不规则形态),然后分别将这3组精子注射入卵后,分组进行胚胎培养,最终观察每组胚胎发育和着床情况。结果 A,B,C 3组比较发现D3移植优胚率(79.7% vs 55.6% vs33.3%)和胚胎着床率(43.2% vs 11.1% vs 0%)在3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心体形态较好的精子注射入卵后,可获得较高正常受精的胚胎,能显著提高第3天可移植优胚的几率,同时能显著改善胚胎的着床率,但由于样本量较少,仍然需要较大的样本量来进一步证实,为精子中心体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单纯男性因素不育患者行形态选择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对胚胎发育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使用放大系统对不育男性患者的精子进行形态选择性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MSI),观察IMSI技术能否改善因男性精液问题而不孕不育夫妇的助孕结局。方法 回顾分析本中心2013年1月~2014年11月共82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将行TESA(经皮睾丸穿刺抽吸精子术)获得的睾丸精子通过放大系统(×6600)挑选后行卵母细胞注射(IMSI组),2013年1月~2014年11月共91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经TESA取精术后行常规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组);2014年1月~11月共44例畸精子症患者行形态选择性包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IMSI组),2014年1月~11月共71例畸精子症患者行常规ICSI治疗(ICSI组)。统计分析ICSI组和IMSI组患者的实验室结局和临床结局。结果 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中正常受精率IMSI组显著高于ICSI组(84.3% vs 77.0%)(P0.05)。畸精子症患者的正常受精率IMSI组显著高于ICSI组(68% vs 75.5%)(P0.05)。结论 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睾丸精子经放大系统选择后行ICSI,正常受精率较传统ICSI有显著性提高;畸精子症患者射出的精液标本经放大系统挑选后行ICSI,正常受精率、囊胚形成率较传统ICSI有显著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