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疏勒河上游土壤有机碳同位素的垂直分布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3-02

    摘要: 摘要: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及其δ13C 值的剖面分布对揭示 SOC 循环过程及其规律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东北缘疏勒河上游的不同高寒草地类型覆盖下的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对高寒草原,草原化草甸和高寒草甸土壤的 SOC 含量,土壤 pH 值,碳氮比及其有机碳δ13C 值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高寒草甸土,草原化草甸土以及高寒草原土的 SOC 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 4.7-36.1 g·kg-1,2.4-21.7 g·kg-1以及 4.0-26.1 g·kg-1;3 种土壤的 SOC 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2)3 种土壤的δ13Csoc值均随着土壤剖面的加深呈现先增加再减少后稳定的格局,在 10-30cm 深度内,δ13Csoc达到极大值,随后逐渐减少,60cm 以下δ13Csoc值基本稳定;不同土壤剖面δ13Csoc值变化幅度不同,高寒草甸土的δ13Csoc值变幅最大。3)3种土壤的碳氮比值均随着土壤剖面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P<0.01),表层土壤的分解程度低于深层土壤,草原化草甸土的分解程度最高。

  • 融创与交汇:江苏新华报业集团平台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 绿洲带地表水与地下水δD、δ18O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9-10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为探明新疆南部地区河流绿洲带地表水与地下水δD、δ18O特征,于2016年7、8、11月和2017年7、8月在研究区进行δD、δ18O样品采集。通过对河流绿洲带同一时期不同区域、不同时期同一区域的地表水与地下水δD、δ18O在大气降水线上的分布特征分析发现:无论是同时期不同区域还是不同时期同一区域的地表水与地下水δD、δ18O分布特征相似,分布于研究区冬、夏半年降水数据的交汇区域,并没有体现出取样月份的降水同位素特征,并且δD、δ18O值均处于降水-融雪水-冰川水的δD、δ18O值范围内,体现出其补给源存在多样性、变化性、累积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同时,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分析表明,河流绿洲带水体的δD、δ18O特征表现出其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

  • 田间玉米苗期高通量动态监测方法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3-02-17 合作期刊: 《智慧农业(中英文)》

    摘要: 目前对玉米出苗动态检测监测主要是依靠人工观测,耗时耗力且只能选择小的样方估算整体出苗 情况。为解决人工出苗动态管理不精准的问题,实现田间精细化管理,本研究以田间作物表型高通量采集 平台获取的高时序可见光图像和无人机平台获取的可见光图像两种数据源构建了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玉米出 苗过程图像数据集。考虑到田间存在环境背景复杂、光照不均等因素,在传统Faster R-CNN的基础上构建 残差单元,使用ResNet50作为新的特征提取网络来对Faster R-CNN进行优化,首先实现对复杂田间环境下 玉米出苗识别和计数; 进而基于表型平台所获取的高时序图像数据,对不同品种、不同密度的玉米植株进 行出苗动态连续监测,对各玉米品种的出苗持续时间和出苗整齐度进行评价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 提出的方法应用于田间作物高通量表型平台出苗检测时,晴天和阴天的识别精度分别为95.67%和91.36%; 应用于无人机平台出苗检测时晴天和阴天的识别精度分别91.43%和89.77%,可以满足实际应用场景下玉米 出苗自动检测的需求。利用表型平台可获取时序数据的优势,进一步进行了玉米动态出苗检测分析,结果 表明利用本模型得到的动态出苗结果与人工实际观测具有一致性,说明本研究提出的模型的具有鲁棒性和 泛化性。

  • 基于三维数字化的小麦植株表型参数提取方法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3-02-17 合作期刊: 《智慧农业(中英文)》

    摘要: 针对小麦植株分蘖多、器官间交叉遮挡严重,难以用图像或点云准确提取植株和器官表型的问题, 本研究提出了基于三维数字化的小麦植株表型参数提取方法。首先提出了小麦植株各器官数字化表达方法, 制定了适用于小麦全生育期的三维数字化数据获取规范,并依据该规范进行数据获取。根据三维数字化数 据的空间位置语义信息和表型参数的定义,提出了小麦植株表型参数计算方法,实现了小麦植株和器官长 度、粗度和角度等3类共11个常规可测表型参数的计算。进一步提出了定量描述小麦株型和叶形的表型指 标。其中,植株围度通过基于最小二乘法拟合三维离散坐标计算,用于定量化描述小麦植株松散/紧凑程度; 小麦叶片卷曲和扭曲程度为定量化叶形的指标,根据叶面向量方向变化计算得到。利用丰抗13号、西农979 号和济麦44号三个品种小麦起身期、拔节期、抽穗期三个时期的人工测量值和提取值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在保持植株原始三维形态结构的前提下,提取的茎长、叶长、茎粗、茎叶夹角与实测数据精度相对较高,R2 分别为0.93、0.98、0.93、0.85; 叶宽和叶倾角与实测数据的R2分别为0.75、0.73。本方法能便捷、精确地提 取小麦植株和器官形态结构表型参数,为小麦表型相关研究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 中西医结合治疗1例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体会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9-06

    摘要: 本文总结1例带状疱疹水疱并引起疼痛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经验。首先根据患者情况辨证分型,做好护理评估,然后根据证型实施中药溻渍、耳穴压豆、拔火罐等中医干预措施,同时结合西医抗病毒、止痛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中西医相互补充,互起协同作用,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皮肤不适症状,缓解疼痛。

  • 龙脑香热带雨林附生苔藓沿宿主垂直梯度的微生境偏好及其指示作用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0-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附生苔藓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水分和养分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然而,由于访问技术的限制,附生苔藓多样性及其在林冠三维空间中的分布格局却鲜为人知。本研究首次借助林冠塔吊调查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脑香热带雨林样地内69棵树13个垂直高度上的附生苔藓植物,通过统计不同垂直高度上的苔藓物种及其生活型,并利用典范相关分析法(CCA)和物种指示法对该区域附生苔藓植物沿宿主垂直梯度上的微生境偏好及其指示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龙脑香热带雨林69棵树上共记录到隶属于25科60属的90种附生苔藓,其中细鳞苔科物种数最多,占比达25.6%。13个垂直高度上共划分出三种生态类型:喜阳苔藓(>45m散生巨树的垂直高度上),喜阴苔藓(<15m的乔木树干上),广布苔藓(通常广泛分布于各个宿主垂直高度上,生态位宽),并筛选出对微生境有特殊偏好的17种苔藓指示种(IndVal ≥ 0. 7,P < 0. 05)。随宿主垂直高度的升高,扇型和交织型的苔藓占比降低,悬垂型苔藓占比先升高后降低,细平铺型和粗平铺型的苔藓占比升高。大气湿度、水汽压、胸径以及树皮粗糙度对附生苔藓生活型的分布偏好具有显著影响。总之,沿宿主垂直高度上的附生苔藓对微环境变化在生活型和形态结构上有着不同的响应方式,而同一种生态型的苔藓群落有相似的适应机制。因此,在森林林冠生境变化的监测和管理中,对微生境具有明显偏好的附生苔藓物种或生活型可作为有效的指示材料。

  • 基于Micro-CT 的玉米籽粒显微表型特征研究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3-02-17 合作期刊: 《智慧农业(中英文)》

    摘要: 植物显微表型主要是指植物组织、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表型信息,是植物表型组学研究的重要组 成部分。针对传统籽粒显微性状检测方法效率低、误差大且指标单一等问题,本研究利用Micro-CT扫描技 术对5种类型11个品种玉米籽粒开展显微表型精准鉴定研究。基于对CT序列图像的处理解析,共获取籽粒、 胚、胚乳、空腔、皮下空腔、胚乳空腔和胚空腔的34项显微表型指标。其中,胚乳空腔表面积、籽粒体积、 胚乳体积比和胚乳空腔比表面积等4项表型指标在不同类型玉米间差异显著(P-value<0.05)。普通玉米胚乳 空腔表面积和籽粒体积显著大于其它类型玉米,高油玉米胚乳空腔比表面积最大,甜玉米胚乳空腔比表面 积最小,爆裂玉米胚乳体积比最大。进一步利用34项玉米籽粒表型指标开展差异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将11 个不同品种玉米分为四类,其中第一类以普通玉米为主,第二类以爆裂玉米为主,第三类是甜玉米,第四 类是高油玉米。结果表明,Micro-CT扫描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玉米籽粒显微表型的精准鉴定,还可以为玉米 籽粒分类、品种检测等提供技术支撑。

  • 乌拉特荒漠草原红砂生物量预测模型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0-04-26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红砂(Reaumuria soogorica)是一种广泛分布在中国半荒漠地区的多年生半灌木,是干旱荒漠区分布最广的植物种之一,具有固沙、固土的优良特性。其生物量估算对评价荒漠草原红砂的生态功能和荒漠草原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红砂生物量模型是估测红砂生物量的重要方法之一。本研究采用全挖法,以乌拉特荒漠草原优势种之一红砂为研究对象,基于对红砂地上、地下和整株生物量及株高(H)、冠幅(C)、基径(D)等的测定,通过数理统计的回归分析方法,利用相关生长模型(幂函数W=aXb),分别构建了地上部分(W1)、地下部分(W2)和全株生物量(W)的预测模型。通过对比判别系数R2的大小,挑选最佳生物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① 以冠幅(C)为指标的估测模型W1=0.555×C1.867(R2=0.866)能较好地反映红砂单株地上生物量累计特征。② 以复合因子基径×基径×株高(D2H)为指标的估测模型W2=2.259×(D2H)0.762(R2=0.769)能较好地反映红砂单株地下生物量累计特征。③ 以复合因子基径×基径×株高(D2H)为指标的估测模型W=7.057×(D2H)0.813(R2=0.859)能较好地反映红砂总生物量的累计特征。利用此类方法建立的生物量模型,精度高,简便易行,为评价乌拉特荒漠草原红砂的生态功能和准确测定其生物量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