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魏亚伟
  • 放牧对沙地樟子松林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土壤学 提交时间: 2023-03-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为探究放牧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选取了放牧和围封沙地樟子松林为研究对象,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并测定土壤化学指标,分析放牧与围封土壤中养分、微生物群落组成以及多样性的差异。研 究结果显示:(1)放牧后全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也降低,但差异并不显著(P> 0.05)。(2)从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上来看,真菌分类学门水平中担子菌门比例放牧显著低于围封(P<0.05),但对细 菌门水平并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3)就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而言,放牧极显著降低了细菌的Chao1指数和 Shannon指数(P<0.01),对真菌群落多样性无明显影响(P>0.05),可见,放牧对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较真菌 更大。综上所述,沙地樟子松林的放牧行为对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所以该地区应适 度减少放牧行为,缓解土地压力,以保障樟子松人工林的可持续利用。

  • 阔叶红松林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对纬度梯度的响应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6-09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为研究红松叶片的养分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依据我国温带阔叶红松林的分布特点,沿纬度梯度,选取长白山(42°27'N)、张广才岭(44°16'N)和小兴安岭(48°05'N)等3个地区的典型阔叶红松老龄林,测定红松叶片碳(C)、氮(N)、磷(P)含量,及表层土壤(0-15 cm)、中层土壤(15-30 cm)的有机碳(SOC)、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红松叶片C、N、P含量显著高于土壤。表层土壤C、N、P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27.6-87.4,2.0-7.2 mg/g和0.26-0.92 mg/g;中层土壤为8.1-59.7,0.7-4.6 mg/g和0.2-0.82 mg/g;而叶片为495.5-507.4,12.7-172.5 mg/g和1.1-2.1 mg/g。2)土壤中的SOC、C/N、C/P均随纬度升高极显著增加,而叶片各元素计量特征随纬度的变化不显著。3)叶片N、P含量分别与土壤N、P含量显著正相关,同时,叶片N与土壤C/N、P与土壤N/P显著相关。相比较而言,红松叶片N、P含量较低,这可能说明阔叶红松林土壤N、P供应不足,而叶片N/P仅为9.9,说明东北阔叶红松林N限制更加明显。本研究为阐明东北温带阔叶红松林的养分供应状况和限制因素,为阔叶红松林区提高红松生产力的管理措施的提出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