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3-06-07 合作期刊: 《天文学进展》
摘要: GNSS 信号在卫星发射以及接收机接收的传输过程中存在设备时延。设备时延与钟差、模糊度等密切相关,很难将其与它们完全分开。通常,根据实际需要将设备时延与其相关参数组合形成不同的相对设备时延。如果能更好地将这些相对设备时延进行分类和区分,对高精度的GNSS 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分别介绍了目前基于设备时延提出的几个常用偏差:码间偏差、未校准的相位时延、频间钟差偏差和系统间偏差,详细说明了它们的概念、产生原因、解算策略及相关研究进展。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冲突事件是指当事某方采取的行动可能对另一方造成直接且明显的伤害、进而导致紧张关系的事件。拒绝他人请求、反驳他人观点、与他人一起参与竞争等皆有可能诱发冲突。有效的冲突管理有助于减少冲突带来的消极影响,发挥冲突潜在的积极影响。但是,广泛存在的预测偏差严重妨碍了冲突管理。因此,欲解决冲突管理的难题,必须探究人类在冲突中的预测偏差。现有研究多着眼于非冲突中的预测偏差,采取信息驱动的视角,将预测偏差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人受限于认知上的不足,因而认为预测偏差是一种错误,主要关注其消极影响。然而,现有研究忽视了冲突中的预测偏差的独特性。冲突中,预测偏差可能受人的自我保护动机和避免人际伤害动机驱动自上而下地产生,并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基于对现有研究的总结,本项目旨在突破当前的理论困境,探讨冲突事件中预测偏差的独特规律及其心理机制与后果,具体而言包括四大目标:(1)聚焦冲突事件中的预测偏差,并以对应的非冲突事件作为对照,揭示预测偏差在冲突中独特的表现形式,提出冲突事件的“偏差放大效应”,即与非冲突事件相比,在冲突事件中,预测偏差的程度会被放大,例如反驳他人者对他人的体验产生较大的错误预测,而赞同他人者则相对能更准确地预测他人的体验;(2)从动机性认知视角探讨“偏差放大效应”的心理成因,揭示“负性驱动机制”,即人因为担忧冲突事件的负性结果,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而在注意、知觉、思维等认知加工环节把冲突事件的潜在结果加工得更加消极,作最坏的打算以应对冲突;(3)考察“负性驱动机制”下预测偏差导致的后果,如使人采取回避行为,具体表现为人际退缩和不作为等;(4)设计有效的去偏差方案,以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改变预测者的动机,进而改变其认知加工,减弱预测偏差。 通过完成以上目标,本项目将构建解释冲突事件中预测偏差的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立足于动机性认知的视角,从现象层面揭示“偏差放大效应”,将负性偏差理论拓展到人际过程中;从机制层面突破信息驱动视角的局限,揭示动机性认知在人际互动中的指导作用;从思想层面基于生态理性观辩证分析预测偏差的适应性作用,促使研究者重新审视“何为理性”。该模型弥补了以往研究忽视动机对预测偏差的影响这一不足,并将预测偏差和负性偏差、动机性认知等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了更完整的理论框架。本项目有助于推动对预测偏差的全面理解,发展行为决策理论,帮助公众和社会治理者准确预测他人,提升冲突管理能力,提高决策质量。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2-25
摘要: 广泛存在的预测偏差严重妨碍了冲突管理,因此,欲解决冲突管理的难题,必须探究人类在冲突中的预测偏差。然而现有研究多着眼于非冲突中的预测偏差,未考虑冲突的独特性。本项目旨在突破当前的理论困境,探讨冲突事件中预测偏差的独特规律及其心理机制与后果,具体而言包括四大目标:(1)聚焦冲突事件中的预测偏差,并以对应的非冲突事件作为对照,揭示预测偏差在冲突中独特的表现形式,提出冲突事件的“偏差放大效应”;(2)从动机性认知视角探讨“偏差放大效应”的心理成因,揭示“负性驱动机制”;(3)考察“负性驱动机制”下预测偏差导致的后果;(4)设计有效的去偏差方案。本项目最终将构建冲突事件中预测偏差的理论模型,推动对预测偏差的全面理解,发展行为决策理论,帮助公众和社会治理者准确预测他人,提升冲突管理能力,提高决策质量。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情绪预测偏差是一种对未来事件发生时情绪反应的预测和实际体验之间的分离现象。梳理该领域最近10年(2009~2019年)研究文献可知, 热点研究主题涉及偏差的现象、成因和干预, 相应呈现为三点主要发现: 情绪预测偏差十分普遍, 情绪预测偏差成因多源, 情绪预测偏差可以干预。未来研究应着力关注情绪预测偏差的发生模式和心理机制, 着力揭示具体偏差的神经心理机制, 并从进化和文化视角综合考察偏差的发生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9-07
摘要: 情绪预测偏差是一种对未来事件发生时情绪反应的预测和实际体验之间的分离现象。梳理该领域最近十年(2009~2019年)研究文献可知,热点研究主题涉及偏差的现象、成因和干预,相应呈现为三点主要发现:情绪预测偏差十分普遍,情绪预测偏差成因多源,情绪预测偏差可以干预。未来研究应着力关注情绪预测偏差的发生模式和心理机制,着力揭示具体偏差的神经心理机制,并从进化和文化视角综合考察偏差的发生机制。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3-06-07 合作期刊: 《天文学进展》
摘要: 差分码偏差 (differential code bias, DCB) 在 GNSS 时空信息的生成及其传递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DCB 参数的特性分析对于促进 GNSS 高精度导航定位及授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科学院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和德国宇航中心 (German Aerospace Center, DLR) 发布的 DCB 产品,对 GPS 卫星频内偏差 (intra-frequency bias)、频间偏差(inter-frequency bias) 以及 BDS 卫星频间偏差平均月稳定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电离层处理策略对频间偏差周期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家分析中心提供的 GPS 卫星频内偏差的平均月稳定度小于 0.07 ns,GPS 卫星和 BDS 卫星频间偏差的平均月稳定度分别小于 0.08 ns 和 1.12 ns,GPS 卫星频间偏差的稳定度优于 BDS 卫星;部分 GPS 卫星 C1C-C2W 频间偏差存在周年或半周年的周期变化,且两家 DCB 产品的周期没有因解算方法不同存在差异。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体型知觉的准确性既和一般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关, 又对进食障碍的理解、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进食障碍患者可能高估自己的身体, 其体型知觉准确度可能受其BMI和症状的影响, 并与患者预后相关。其次, 通过和对他人体型估计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 对自己的体型的高估可能受到对自己身体态度因素的影响。第三, 一般人群对自己的体型估计的结果往往不一致, 这可能是体型知觉的不同量化方式所致。最后, 体型知觉准确性的相关认知机制主要有收缩偏差、视觉适应和序列依赖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25
摘要: 体型知觉的准确性既和一般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关,又对进食障碍的理解、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进食障碍患者可能高估自己的身体,其体型知觉准确度可能受其BMI和症状的影响,并与患者预后相关。其次,通过和对他人体型估计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对自己的体型的高估可能受到对自己身体态度因素的影响。第三,一般人群对自己的体型估计的结果往往不一致,这可能是体型知觉的不同量化方式所致。最后,体型知觉准确性的相关认知机制主要有收缩偏差、视觉适应和序列依赖效应。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0-01-30
摘要: 台风活动频次为每年汛期会商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所使用的方案主要以模式为主,但无法进行定量分析。为此采用了NCEP高度场月平均资料,基于其偏差信息,利用同化里的代价函数构建了一些表征西北太平洋5—10月的月尺度上台风活动个数的指数,并利用这些指数构建了活跃期台风月频次指数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指数序列与台风频次序列相关性可达0.7,且指数模型很好地表征了台风活跃季月频次信息,可为台风月尺度活动频次预测提供参考。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08-13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智能车联网通过大量的地面传感器收集的数据来获得有关交通状况的信息,所收集的数据通常具有不规则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数据丢失是面对智能车联网中的一个常见问题。鉴于此,考虑了大型和多样化车联网中的缺失数据问题。通过在智能车联网中提取公共交通模式,比较了函数估计和张量分解等方法来估计这些缺失值的优劣后,提出了张量低秩近似估计新方法,该方法在缺失数据的情况下获得流量模式,得到大规模车联路网的低秩表示。通过不同的道路车联网实验测试,表明新方法的估计精度、数据集的偏差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22-05-18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推荐系统偏差的研究众多但零散,相关研究综述较少,因此,根据偏差产生的主体将偏差分为用户行为导致的偏差、物品展示导致的偏差和推荐算法导致的偏差,进而又细分为选择偏差、一致性偏差等九种具体的类别,并给出各个偏差的定义和造成原因;着重对解决偏差问题的相关性推荐方法和因果性推荐方法的研究进行整理,并根据所采用技术手段或者所处训练模型的前、中、后三个阶段进一步分类,分析不同类别研究之间的区别和优势;总结了在常用数据集上的偏差研究概况和新提出的偏差衡量指标;从不同的类别角度对面向偏差问题的推荐方法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希望为推荐系统中的后续的偏差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1-03-02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中亚地区常规观测站点稀少,需借助星载高光谱AIRS资料分析出该地区数值预报最优初始场。以CRTM中输入探空模拟出的AIRS辐射亮温为参考值,分析了AIRS观测亮温偏差,并评估了AIRS卫星资料在中亚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各通道模拟所选站点上空亮温最大正偏差的平均值约为3.3 K,最大负偏差的绝对值约为2.6 K。(2)多个站点平均的AIRS观测辐射亮温整体略高于模拟亮温,其概率密度分布比单个站点更加接近正态分布曲线。(3)AIRS的同化改善了RMAPS-CA对位势高度、温度、比湿等高空要素的预报效果,并未改善高空风速的预报。对各个要素,AIRS的同化改善幅度在低层较高层大。同化后,位势高度、温度、比湿和风速的预报RMSE分别小于20 gpm、2 K、8×10-4 kg·kg-1以及5 m·s-1。
分类: 管理学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提交时间: 2023-11-16
摘要: 员工时间偷窃往往被认为是负面的职场偏差行为,会给企业带来不容忽视的损失。以往研究尚未系统探讨其产生机制,对其影响的研究更为有限。因此,如何科学地管理时间偷窃尚无定论。本研究从员工视角出发,构建时间偷窃动机的理论模型,并通过质性研究整合时间偷窃的具体动机并编制相应量表。在此基础上,从行为者和观察者视角探讨不同动机驱动的时间偷窃对职场行为的影响及机制,进而探究如何有效干预消极动机驱动的时间偷窃及其影响。本研究旨在全面理解时间偷窃动机,阐明不同动机的时间偷窃带来的差异化影响,为有效预防和干预时间偷窃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泛在信息环境下,云内的共享性、个性化服务过程及泛在接入使得用户的隐私威胁不断加大,探索用户感知威胁的削弱因素及应对策略,将有助于解析泛在信息环境下用户自身复杂的信息保护行为,促进云存储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和规模化应用。[方法/过程] 结合心理学中的乐观偏差及应对理论,基于削弱因素感知威胁应对策略的研究逻辑,从乐观偏差、使用经验、官方认证3个维度分析对云存储用户感知威胁的不同影响,并验证乐观偏差对感知威胁到应对策略的调节作用。通过在线问卷调查,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结构模型进行估计。[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使用经验、乐观偏差负向影响感知威胁,而官方认证的作用并不显著。此外,乐观偏差会负向调节感知威胁与问题应对之间的关系,但不会影响其与情绪应对的关系。研究结果可有助于揭示云储存用户感知威胁与应对策略的发生规律及内在机理,并为云服务提供商的风险管控以及国家工信部门的监管政策提供建议和参考。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好心帮倒忙事件时有发生, 帮忙失败的施助者往往认为受助者会苛责自己, 因而可能不愿再次提供帮助。这种预测准确吗?通过6个研究( N = 1763), 对比施助者对受助者反应的预测和受助者的实际反应, 发现了施助者在好心帮倒忙时的预测偏差:他们高估了受助者的负面反应。而在帮忙成功时, 施助者未出现预测偏差或预测偏差的强度较弱。导致该预测偏差的原因是, 施助者更为关注自身的能力, 以为受助者也关注自己的能力, 而受助者更为在意施助者的温暖程度。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11-14
摘要: 好心帮倒忙事件时有发生,帮忙失败的施助者往往认为受助者会苛责自己,因而可能不愿再次提供帮助。这种预测准确吗?通过六个研究 (N = 1763),对比施助者对受助者反应的预测和受助者的实际反应,发现了施助者在好心帮倒忙时的预测偏差:他们高估了受助者的负面反应。而在帮忙成功时,施助者未出现预测偏差或预测偏差的强度较弱。导致该预测偏差的原因是,施助者更为关注自身的能力,以为受助者也关注自己的能力,而受助者更为在意施助者的温暖程度。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0-08
摘要: 辱虐管理,作为负性领导的典型代表,对员工的心理、行为和绩效乃至组织的发展均会产生显著负性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应对和预防辱虐管理是学者和管理实践者共同关注的课题。基于自我调节理论,以正念为切入点,系统考察正念在员工应对辱虐管理负性影响以及预防上司辱虐管理行为发生中的作用。一方面,采用情境实验、大样本问卷调查和干预实验检验员工正念和正念训练对上司辱虐管理影响员工负性情绪、偏差行为和绩效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采用日志研究考察上司正念对辱虐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通过干预实验来验证上司正念训练不仅可以预防辱虐管理行为的发生,而且还可以随之改善员工的负性情绪、偏差行为和绩效。预期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正念在辱虐管理研究中的作用,推进辱虐管理应对和预防研究的发展,同时对组织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5-02-18
摘要: 多样化观点有助于提高决策质量。然而,当与他人意见相左时,人常避免表达自己的观点。本研究(N = 2,094)揭示一种全新的预测偏差:提异议者高估异议接收者的消极反应。研究将被试随机分为提异议者和异议接收者,提异议者预测自己提异议后接收者的反应,接收者报告自己的实际反应。结果表明,提异议者高估接收者的负性情绪、对提异议者的负性评价以及与提异议者的负性关系。研究通过测量被试的关注点揭示导致此错误预测的原因:提异议者比接收者更多关注提异议伤害接收者自尊,而非给接收者提供信息价值。提示提异议者更充分地考虑信息价值可以减轻这种错误预测。本研究拓展了人际交流中的预测偏差研究;为鼓励谈话双方表达不同意见提供可行方法,使人从多样化观点中获益。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1-31
摘要: 助人者在决定是否主动展示自己的利他行为时常常面临困境,既希望获得他人赞赏,又害怕招致负面评价。对利他行为的炫耀是否真的会遭到负面评价?助人者对社会评价的预测准确吗?本研究通过7个实验(N = 1362),揭示了利他炫耀中的预测偏差及其潜在机制:对于利他炫耀行为,助人者会低估来自旁观者的社会评价;感知到的利他动机在这一过程中起中介作用。这一发现有助于深化对利他炫耀行为及其社会评价的理解,为鼓励助人者主动传播利他行为并进而在社会层面增强利他氛围提供依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人们在决策前需要对决策可能带来的结果进行预测。人们往往会高估未来事件对情感的影响, 这被称为影响偏差。本研究从双系统理论出发, 考察了分析思维是否会降低情感预测影响偏差。实验1(采用图片启动)和实验2(采用语言流畅性任务)考察了分析思维对影响偏差的影响, 并分析了情感预测程度的中介作用。实验3在现场中以真实的决策(生育二孩)为例, 考察了分析思维启动对情感预测的影响。结果发现:分析思维会降低情感预测强度, 进而降低影响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