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先验态度对性信息行为与认知机制的影响探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2-11-27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旨在了解先验态度对于用户获取观点相反信息的影响,特别是其选择性暴露、选择性理解以及选择 性记忆等行为的特征。[方法/过程]采用实验法,首先通过前测问卷了解被试的先验态度,然后向被试提供观点 相同和相反的文章,被试自由选择文章进行阅读并有声思考,在读完之后重新做出决策并陈列理由;实验结束之 后被试填写后测问卷。[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被试存在选择性暴露与选择性记忆,先验态度对于选择性暴露行 为以及1天后的记忆情况具有显著的影响;在选择性暴露的基础之上,被试对于信息体现出4种认知与理解过 程,存在11种认知机制,包括关键项目提取重述语义契合以及排除等。本研究从理论意义来说,可以 补充选择性信息行为相关的研究成果,丰富信息行为领域的研究;从实践意义来看,有助于促进用户更加客观地 认知和科学地决策。

  • 女性食物的演化视角:基于性过程的理论探讨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1-10-03

    摘要: 性选择在人类心理、行为等表型的演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其对女性食物选择的影响却相对较少被关注。性选择塑造了男女不同的择偶策略,男性择偶时对女性外在吸引力的关注使得女性更加重视身材等外在吸引力信息。而女性身材与饮食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示性选择过程应该会对女性的食物选择产生影响。以之为基础,梳理求偶动机激活可能引发的女性食物选择的变化,以及女性生理期不同阶段在食物选择上的变异,有助于了解性选择过程对女性食物选择的影响。未来研究中,进一步从行为、激素、脑等不同层面剖析对应影响及涉及机制,对该领域的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

  • 自主偏好:表现、机制与应用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3-19

    摘要: 自主选择偏好指当面临自主选择或委托他人选择时,人们总是偏好自主选择,即使为此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自主选择偏好可能有过度自信、控制幻觉和模糊厌恶的原因,但更多可能源于自主选择本身承载了某种内在价值。奖赏系统(纹状体、内侧前额叶)的神经活动是其关键的神经基础,同时也受认知调控系统的调节。未来研究应在社会情景下揭示自主选择偏好的作用机制和调控因素,并探索它在群体间的平衡机制,以增进个体幸福和群体利益。

  • 默认选项设置的助推效果: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默认选项设置指通过设置默认选项以增加人们选择该选项可能性的助推方法, 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促进公众积极行为上, 然而这种方法在有效性上却受到了来自公众和学者的质疑。据此, 本研究运用元分析法整合了近几年有关默认选项设置的已有实证研究, 分析该助推手段的有效性, 并进一步考察可能影响其有效性的相关变量。研究共纳入符合要求的原始文献56篇, 含92个研究, 结果发现:(1)默认选项设置的确能有效助推人们的行为; (2)默认选项设置的助推有效性在东、西方文化下存在显著差异, 其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助推效果要显著好于其在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使用; (3)默认选项设置的助推有效性在不同情境应用领域中存在显著差异, 相较于健康和环保领域, 默认选项设置在金钱相关的情境领域下助推效果更好。

  • 默认选项设置的助推效果: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1-22

    摘要: 默认选项设置指通过设置默认选项以增加人们选择该选项可能性的助推方法,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促进公众积极行为上,然而这种方法在有效性上却受到了来自公众和学者的质疑。据此,本研究运用元分析法整合了近几年有关默认选项设置的已有实证研究,分析该助推手段的有效性,并进一步考察可能影响其有效性的相关变量。研究共纳入符合要求的原始文献56篇, 含92个研究,结果发现:(1) 默认选项设置的确能有效助推人们的行为;(2) 默认选项设置的助推有效性在东、西方文化下存在显著差异,其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助推效果要显著好于其在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使用;(3) 默认选项设置的助推有效性在不同情境应用领域中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健康和环保领域,默认选项设置在金钱相关的情境领域下助推效果更好。

  • 为什么被选的和被拒的会是同一个备择选项?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1-05

    摘要: 选项的排列和描述方式会对人们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选择和拒绝反应模式作为描述方式中的特殊变式,其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被研究者低估。靠“选择和拒绝”反应模式达成决策时的差异表现在认知努力、选择注意力、决策标准等五个层面,近30年来逐渐发展出了丰富选项范式、分阶段缩小技术和直接询问法等研究范式,并探索出兼容性假说、承诺假说和强调假说等较为成熟的理论假说,用以阐述选择和拒绝反应模式差异的内在机制。同时,选择和拒绝反应模式已在消费者行为、医疗卫生等领域中发挥出实在的推动作用,未来研究可考虑着眼于选择和拒绝反应模式作为助推手段的应用价值和助推实践。

  • 敏麻蜥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输出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8-09-03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两性异形在动物界中普遍存在,一般是由于雌雄两性在生活史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所导致, 它反映了两性在不同选择压力作用下适应的结果。为研究敏麻蜥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输出,于2014—2017年在新疆北部地区捕捉的152号活体进行8项形态学指标测量,怀卵雌性室内暂养用于收集繁殖数据。结果表明:敏麻蜥的雄性成体具有更大的头部、四肢以及更长的尾部,这是受性选择驱使;两性间局部形态的两性异形与异速增长无关,表明两性之间的差异可能在亚成体阶段乃至幼体阶段就已形成;雌性受繁殖力选择作用而具有更大的腋跨距,雌性通过增加对单个卵的投入,以及增加窝卵数来提高繁殖输出;雌雄两性间的断尾率与咬痕率没有显著差异,表明性选择作用在两性尾部上的选择压力相等,因为性选择作用下的雄性间竞争与雌雄个体的交配过程均有咬尾行为。表明,性选择与繁殖力选择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敏麻蜥局部形态的两性异形,并使头体长表现为雌雄同型。

  • 离散实验在卫生人力资源领域的应用进展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9-0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运用离散选择实验(DCE)对卫生人员工作选择倾向性进行研究,可以为制定农村及偏远地区吸引和留用卫生人员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且有效的依据。目的 对 DCE 应用于卫生人力资源领域的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和归纳,以期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于 2022 年 24 月,系统检索 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与 DCE 应用于卫生人力资源领域相关的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研究对象、分析模型、选择项设置及研究结果等。结果 最终纳入 44 篇文献,文献发表时间为 20002020 年。研究对象主要为在职卫生工作者、学生;纳入文献中,6 篇是标签式,其余为一般式;属性数量为 4~8 个;水平数量以 2~4 个居多(88.6%,39/44)。高收入国家的研究中将全科医生团队合作、工作量作为工作属性;中低收入国家的研究中工作属性选择最多的是住房(21 次),其次是设施、药物等的配备(19 次)、学习 / 培训机会(16 次)。各文献的工作属性均纳入了收入(工资)。形成的工作属性框架包含 4 个层面:社会层面,包括医院规模、社会支持 / 尊重、身份确认(编制或成为永久员工);工作层面,包括工作地点、工作条件、工作量、工作(管理)氛围、团队合作、上级指导(针对基层卫生工作者);职业发展层面,包括晋升年限、培训(继续教育)机会、学术和研究机会;生活层面,包括收入、住房、交通、子女教育。分析模型运用最多的是 Mixed Logit Model(19 次),其次是 Conditional Logit Model(9 次)、Generalized Multinomial Logit Model(3 次)。结论 该领域研究结果的异质性较大,难以得出统一结论。而且 DCE 在卫生人力资源领域的应用仍需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相关研究十分有限,得到的证据尚需进一步研究的证实。

  • 调节焦点视角员工追随分化: 前因与后果的影响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追随行为是组织员工以组织目标为导向, 能动地与领导力和组织情境交互作用的多态行为。经对国内外学界相关研究现状的梳理分析, 目前对这类多形态员工行为的研究还很薄弱。为此, 从调节焦点理论视角, 展开员工追随选择分化的前因及对后果差异影响机制的研究, 首先是基于两种不同调节焦点的员工追随行为的内涵结构与测量研究; 然后, 揭示影响员工追随选择分化的三层面前因机制, 即领导特征对员工追随选择分化的影响及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组织特征对员工追随选择分化的影响及员工组织公平感知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个体特征对员工追随选择分化的影响及领导反馈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最后检验员工不同调节焦点追随行为对工作绩效的差异作用效应。以期推动追随理论更加契合组织实务。

  • 离散模型法及其在健康心理学领域的应用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测量 提交时间: 2024-09-09

    摘要: 离散选择模型法是基于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发展而来的一种研究范式, 它能预测个体和群体的各种偏好并探究偏好的影响因素。其设计流程包括开发属性和水平、确定选择集、设计调查问卷、进行预调查并收集数据, 它已广泛应用于测量心理健康管理、健康行为促进以及慢性病自我管理等健康心理学领域的偏好。未来健康心理学研究应重点开发和应用纵向离散选择模型法的设计, 以考察长期动态的健康决策行为。建议在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中强化对该方法的介绍与培训, 以促进这一方法的普遍应用并提升相关研究的质量。

  • 考虑供应商的选址—库存—路径的联合优化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04-24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针对装配型制造企业供应链集成优化问题,建立了随机需求情形下整合供应商选择和各层级之间运输方式选择的多层级选址—库存模型。该模型通过对供应商的选择,装配厂和分销中心的选址,相邻两层级之间的分配服务关系及运输方式的确定,实现整体供应链网络成本最小化。为求解此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设计了一种矩阵编码的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的解的寻优能力明显优于标准遗传算法,得出了供应链总成本与装配厂的最大提前期存在一定规律性的结论。

  • 基于XGBoost的单脉冲信号识别研究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1-06-18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脉冲星搜寻是射电天文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随着大型射电望远镜的不断建设和发展,采集的数据呈指数级增长,如何及时从快速获取的海量数据中准确识别出脉冲星信号成为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以LOFAR联合阵列巡天项目的观测数据为例,设计了针对单脉冲信号识别的10个特征变量,进一步研究了XGBoost结合包裹式特征选择法在单脉冲信号识别中的应用,并对比分析了GBDT、AdaBoost、随机森林和BP神经网络等模型对单脉冲信号识别的实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XGBoost结合包裹式特征选择法在单脉冲信号识别方面更具综合优势,其误分类率最低,同时分类结果的精确率、召回率与F1-score值都最高,平均高出其它模型1到2个百分点。从特征选择上来说,有九个特征被选为最优特征。本研究设计的特征变量和识别方法可为我国开展以FAST探测信号为主的脉冲星搜寻提供方法和技术参考。

  • 我国未来产业科技发展战略

    分类: 统计学 >> 社会统计学 提交时间: 2023-12-03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未来产业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和新场景,显著依赖于颠覆性前沿科技的突破,迫切需要从未来 产业科技发展与管理的需求研究我国未来产业科技发展战略选择。研究发现,未来产业科技发展动力体现在 科技要素供给、科技场景培育、科技政策保障3 个方面,发展方向取决于新兴与重大前沿科学技术的突破和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文章对未来产业的科技发展宏观布局、前沿科技攻关、科技创新要素供给和 科技创新生态建设4 个方面的需求展开研究,总结典型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发展布局,梳理我国未来产业科技 发展现状与挑战;从加强未来产业科技发展的宏观布局、强化未来产业科技发展的场景驱动、扩大未来产业 科技发展的要素供给、构建未来产业科技发展的创新生态4 个方面提出优化我国未来产业科技发展布局。

  • 双加工模型的视角下的儿童性信任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0-29

    摘要: 选择性信任能力是儿童学习所需要基本能力之一。通过选择性信任,儿童逐渐建构起自己的认知世界。选择性信任的双加工模型的提出,为解释儿童的学习背后的认知机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本文在介绍双加工模型的基础之上,对儿童选择性信任研究结果进行梳理,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 抗旱优良红砂家系的早期与评价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0-06-21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本实验于武威市凉州区育苗建立试验地,分别在2014、2015、2016、2017、2018年7月,以红砂家系(2a、3a、4a、5a、6a生红砂)叶片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片中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总叶绿素(Chl a+b)、叶绿素a/b(Chl a/b)和叶绿素荧光等16个指标,连续5 a研究红砂家系抗旱性早期选择可行性及性状表现稳定性,选择和综合评价抗旱优良红砂家系。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及叶绿素荧光相关指标在77个红砂家系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抗旱优良红砂家系选择创造条件;通过5 a连续观察及测定,2 a、3 a、4 a生红砂家系综合排序逐年表现稳定,重合率逐渐增加至83.33%,5 a、6 a生各层次红砂家系表现稳定,重合率大于83.33%;经过综合分析筛选出小甘沟-3号(XGG-3)、巴彦浩特3-4号(BYHT-3)、乌达-1号(WD-1)、泉眼山-2号(QYS-2)、海石湾-1号(HSW-1)等5个优良抗旱家系,入选率为6.49%。

  • 基于权重的 Apriori 算法在文本统计特征 提取方法中的应用*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17-12-05 合作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摘要: 【目的】解决在海量客户评论信息中抽取产品特征时噪声大的问题。【方法】运用 TF-IDF 和方差选择的 统计方法在众多初步提取出来的特征中进行选择, 设置阈值后将各自提取出来的特征取交进行过滤, 得到产品 特征集合, 根据基于矩阵和权重改进的 Apriori 算法产生频繁项集, 设定不同阈值得到最优特征集合, 实现对用 户评论中产品特征的自动提取。【结果】以手机评论文本为例, 从中抽取手机类的产品特征, 根据人工标注的 183 个特征和算法识别出来的特征, 查准率 P 为 72.44%, 查全率 R 为 77.59%, 综合值 F 为 74.93%。【局限】查准率 偏低, 存在人工标注特征错误的情况。【结论】实验结果表明, 在用统计方法和改进后的 Apriori 算法进行特征提 取时可以提高各性能指标。

  • 多元宇宙样分析:简介及应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选择性分析和报告是造成心理科学研究可重复性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研究者提出用多元宇宙样分析的方法, 囊括多种数据分析策略, 减少分析过程中的主观选择性和随意性, 并进行稳健性检验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以手机使用与手机压力的关系为例, 介绍该方法和操作步骤。该方法已在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未来研究应继续发展和完善该方法的统计推断, 使之运用到更多的数据类型和更广的研究领域中。

  • 多元宇宙样分析:简介及应用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统计 提交时间: 2022-07-09

    摘要: 选择性分析和报告是造成心理科学研究可重复性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研究者提出用多元宇宙样分析的方法,囊括多种数据分析策略,减少分析过程中的主观选择性和随意性,并进行稳健性检验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以手机使用与手机压力的关系为例,介绍该方法和操作步骤。该方法已在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未来研究应继续发展和完善该方法的统计推断,使之运用到更多的数据类型和更广的研究领域中

  • 高层次主体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进化论 提交时间: 2024-07-01

    摘要: 达尔文自然选择论最初是个体选择论,但是不能合理解释生物的“利他主义行为”,由此产生了著名的“达尔文主义难题”。学者们又提出了群体、亲缘、基因、多层次等多种选择论,难题依然未解。本文提出了高层次主体选择论,指出生物和人类的体内和体外存在不同层次的主体,每一层次主体都可以成为自主需要主体,成为支配生物发生适应自然行为的高层次主体,成为自然选择单位。生物本性是利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需要。依据这一理论可以圆满解答“达尔文主义难题”以及一切生物行为和生物进化事实。

  • 通过直觉或深思熟虑的方式认识真实自我:东方文化的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09

    摘要: 三个实验探讨了东方文化背景下,人们如何通过直觉或深思熟虑的选择方式认识真实自我。实验1复制Maglio和Reich(2019)的研究,使用商品选择任务,采用指导语启动选择方式;实验2和3扩展至择偶、旅游目的地选择等任务,采用时间压力操纵选择方式。结果发现,与西方已有结论相反,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认为,基于深思熟虑做出的选择更能反映他们的真实自我;选择信心起到中介作用。这些发现初步揭示了人们通过选择方式认识真实自我的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