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热应激状态下羊的体温调节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热应激是由高温环境所引起的,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当环境有效温度超过羊的等热区上限温度时,羊就会出现热应激。然而由热应激引发的不良影响广泛存在,不仅严重影响羊的生存质量,而且导致羊体温升高、生长性能降低、免疫力减弱以及肉品质下降。本文综述了导致羊产生热应激的因素以及热应激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机制。在热应激的情况下,机体通过吸收环境辐射热和累积机体代谢产热,使机体获得很高的热负荷,超过了机体的散热能力。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的羊只,可通过增加机体散热消除过多的热负荷。当空气温湿度发生变化时,作为恒温动物,绵羊和山羊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产热量、采食量、饮水量、呼吸频率和行为等方式,来维持机体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总之,羊可以利用复杂有效的散热机制维持体温平衡,适应高温环境。

  • 不同加工方式针茅草对干物质采食、消化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针茅草的不同加工方式对绵羊采食、消化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选用体重[(45±2) kg]、年龄(1.5~2.0岁)相近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乌珠穆沁羯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析干草、草颗粒、草块、草粉4种加工方式的针茅草对绵羊干物质采食量、表观消化率及瘤胃液pH及总氮、氨氮、总可利用氮、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影响。预试期10 d,正试期7 d。结果表明:1)针茅草颗粒的干物质采食量及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与其他各组相比,针茅草颗粒组的绵羊食后1 h瘤胃液pH显著降低(P<0.05),总氮、氨氮和总可利用氮浓度较高。3)草颗粒组的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干草和草粉组(P<0.05)。由此可见,针茅草颗粒的干物质采食量、表观消化率以及在绵羊瘤胃内的发酵指标均较优,是饲喂绵羊的最佳利用形态。

  • 青稞秸秆对生长期藏体增重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用青稞秸秆替代燕麦干草作为唯一粗饲料来源,研究其对生长期藏绵羊体增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18只4~5月龄健康河谷型藏绵羊,随机分为2组,即:青稞组(青稞秸秆300 g/d+精料300 g/d)和燕麦组(燕麦干草300 g/d+精料300 g/d)。试验期4周,第1周为预试期,第2~4周为正试期。正试期结束后,按公母各占1/2原则,各组分别选取6只羊屠宰采样。结果发现:青稞组与燕麦组藏绵羊的体重、日增重、脾脏重和脾脏指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青稞组与燕麦组藏绵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溶菌酶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青稞组中溶菌酶含量有高于燕麦组的趋势(P=0.083);青稞组与燕麦组血清、胸腺和脾脏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来看,与燕麦干草相比,饲喂青稞秸秆不会降低生长期藏绵羊的体增重及免疫性能,且有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因子(溶菌酶)含量的潜力,可作为藏绵羊的粗饲料来源。

  • 肉用常用粗饲料有效能值的预测与方程的建立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应用套算法分析肉用绵羊常用10种粗饲料的概略养分含量对其有效能值及消化率的影响,基于概略养分含量建立粗饲料代谢能(ME)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预测模型。采用消化代谢试验和呼吸代谢试验结合套算法测定10种常用粗饲料的营养物质消化率、消化能(DE)及ME,在分析各种原料概略养分含量、消化率、DE和ME的基础上,筛选出最佳预测因子并建立有效能值预测方程。结果表明:单一粗饲料各营养物质消化率、有效能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单一粗饲料干物质(DM)、有机物(OM)、总能(GE)、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消化率与其DM、OM、GE、CP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其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DE和ME与其DM、OM、GE、CP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其NDF和ADF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合得出,可以通过概略养分预测粗饲料营养物质消化率,能量消化率(ED)的预测方程为:ED(%)=99.013+9.588GE+0.157CP-0.457ADF-1.981OM-0.213NDF(R2=0.974,n=60,P<0.01)。可以通过概略养分预测粗饲料有效能值,随着预测因子的增加,方程精确性有所提高,ME的预测方程为:ME(MJ/kg)=-6.943-0.101NDF+0.704GE-0.101ADF+0.138OM+0.032CP(R2=0.994,n=60,P<0.01)。

  • 棉秆营养价值研究及其对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生长和羊肉安全性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通过测定棉秆部位比例及其概略养分、绵羊对棉秆整体消化率、绵羊对棉秆饲粮的自由采食量、消化代谢和饲喂棉秆饲粮对绵羊生长、屠宰性能、羊肉安全的影响,旨在对棉秆的饲料特性、营养价值与棉秆饲粮营养价值及饲喂棉秆饲粮的绵羊羊肉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本研究中试验1测定棉秆不同部位比例及概略养分;试验2在限饲条件下,以差数法测定绵羊对棉秆的消化率;试验3采用自身对照设计,以玉米秸秆饲粮为对照,测定绵羊对棉秆饲粮的消化代谢;试验4通过120 d的饲喂试验,研究玉米秸秆饲粮和棉秆饲粮对绵羊生长及屠宰性能的影响,并测定棉秆组绵羊组织样中游离棉酚和主要农药残留含量。结果表明:棉秆中粗茎、细枝、叶和棉桃壳比例分别为31.48%、10.99%、17.12%和40.41%,棉秆的有机物、粗蛋白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分别为90.00%、6.40%、34.80%、15.60%和10.30%。绵羊对棉秆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纤维素、半纤维素、能量、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38.20%、38.00%、1.58%、60.50%、58.10%、44.10%、57.80%和45.00%,消化能为10.28 MJ/kg DM。饲喂棉秆饲粮绵羊的有机物、纤维素、能量表观消化率比饲喂玉米秸秆饲粮分别低5.30%、10.00%和13.60%,钙、磷表观消化率分别高52.40%和36.70%,饲喂2种饲粮绵羊间的自由采食量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喂棉秆饲粮和玉米秸秆饲粮绵羊间的平均日增重、胴体重和胴体瘦肉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喂棉秆饲粮的绵羊组织样中游离棉酚及主要农药残留含量的检测结果为均未检出。本研究表明,棉秆中棉桃壳、细枝和叶3部分比例之和约70%,可采食、可利用部分资源量较大;棉秆是一种能量营养低于玉米秸秆、钙磷营养高于玉米秸秆的粗饲料,其木质素含量较高,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极低(在生产中可计为0);棉秆饲粮组与玉米秸秆饲粮组对绵羊增重、屠宰性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二者的饲喂效果相当;饲喂棉秆饲粮的绵羊组织样中未检出游离棉酚及主要农药残留,其食品安全性未受到影响。

  • 补喂5-羟基色氨酸、过瘤胃5-羟基色氨酸对血浆中5-羟基色氨酸、褪黑素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喂5-羟基色氨酸、过瘤胃5-羟基色氨酸对绵羊血浆中5-羟基色氨酸、褪黑素含量的影响,探究通过5-羟基色氨酸调节绵羊机体中褪黑素分泌模式及含量的可能性。试验选取1岁、平均体重为(55.78±3.24) kg的陶赛特母羊18只,按体重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每天每只羊的粉状精料饲喂量为体重的1%,玉米青贮饲喂量为0.6 kg,混合干草自由采食,在此基础上,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羊只分别补喂5-羟色氨酸50 mg/kg BW、过瘤胃5-羟色氨酸111 mg/kg BW,进行15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在早上、下午饲喂后试验组血浆中5-羟基色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在下午饲喂后2个试验组血浆中5-羟基色氨酸含量呈波动性上升,但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早上饲喂后1.5 h,各组血浆中色氨酸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在下午饲喂后的1.5~6.0 h,各组血浆中色氨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在白天时,各组血浆中5-羟色胺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下午饲喂后1.5~6.0 h,各组血浆中5-羟色胺含量呈波动性上升。在早上饲喂后3.0~9.0 h,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血浆中褪黑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在早上饲喂后6.0 h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下午饲喂后的1.5~9.0 h,各组血浆中褪黑素含量均呈波动性上升,且在下午饲喂后1.5、3.0、6.0 h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下午饲喂后9.0 h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补喂5-羟基色氨酸(50 mg/kg BW)或过瘤胃5-羟基色氨酸(111 mg/kg BW)均可显著提高绵羊血浆中5-羟基色氨酸含量,改变白天机体中褪黑素分泌模式及含量,且过瘤胃5-羟基色氨酸的作用更有效,但对血浆中色氨酸、5-羟色胺含量均无显著影响。

  • 不同中性洗涤纤维与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比值饲粮对肉用甲烷排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与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比值(NDF/NFC)饲粮对肉用绵羊甲烷排放的影响。试验采用4×4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将16只杜泊×小尾寒羊杂交羯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4只,按维持水平饲喂NDF/NFC分别为3.02(饲粮1)、2.32(饲粮2)、1.58(饲粮3)、1.04(饲粮4)的全混合颗粒饲粮(玉米秸秆为粗饲料来源)。试验共进行4期,每期18 d,包括3 d的调整期、7 d的预试期和8 d的正试期,在正试期内测定甲烷产量、饲粮总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饲粮2的甲烷日排放量显著高于饲粮3和4(43.43 L/d vs. 38.88和35.98 L/d;P0.05)。随着NDF/NFC的降低,每千克可消化有机物(DOM)的甲烷排放量逐渐降低,饲粮4的每千克DOM的甲烷排放量显著低于饲粮1、2和3(58.78 L/kg DOM vs. 75.00、73.35和64.11 L/kg DOM;P<0.05)。随着NDF/NFC的降低,每千克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NDFI)或酸性洗涤纤维采食量(ADFI)的甲烷排放量逐渐增加,且各饲粮之间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结合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甲烷排放效率,在维持水平下,采用NDF/NFC为1.04的玉米秸秆饲粮作为肉用绵羊甲烷减排的饲粮最合适。

  • 饲粮中棉秆比例对生长性能和消化性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比例棉秆对绵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及棉秆中营养物质在绵羊体内的消化代谢参数。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体重相近的50只试验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CK组)饲喂全价颗粒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以棉秆替代10%(A组)、20%(B组)、30%(C组)和40%(D组)的基础饲粮。试验全期68 d,其中预试期7 d,饲养试验53 d,消化代谢试验8 d。结果表明:结果表明:1)ADG随棉杆替代比例的增加而下降,表现为C组和D组极显著低于CK组(P<0.01),显著低于A组(P<0.05),CK组、A组和B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变化(P>0.05)。2)饲粮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随棉杆替代比例的增加而依次下降,其中D组比CK组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粗纤维(EE)、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低17.17%(P<0.01)、18.22%(P<0.01)、12.14%(P<0.01)、36.36%(P<0.01)、26.26%(P<0.01)和36.24%(P<0.05)。3)棉秆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随替代比例的增加表现不一。当棉秆替代比例为30%时,棉秆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处于较高水平。C组和D组DM和OM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1);A组CP和NDF的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B组、C组和D组(P<0.01)。本试验条件下,棉秆可以作为粗饲料用于育肥羊生产,替代比例以30%为宜。

  • 酵母甘露寡糖对蒙古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和炎症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甘露寡糖对蒙古绵羊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和炎症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体重[(28.91±1.81) kg]相近的18只蒙古绵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饲喂基础饲粮,甘露寡糖组和瘤胃素组在对照组饲粮的基础上在精料中分别添加0.1%酵母甘露寡糖和0.015%的瘤胃素。试验期为7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第1~30天,饲粮精粗比为4:6,第31~60天饲粮精粗比逐步过渡到7:3。于正试期第1天、第30天和第60天空腹称重并采集血清,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脂多糖结合蛋白(LBP)、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一氧化氮(NO)的浓度,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甘露寡糖和瘤胃素均能显著提高高精料饲养模式下蒙古绵羊的生长性能,表现为体重(第60天)、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且甘露寡糖组在第1~30天的阶段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瘤胃素组(P﹤0.05),第31~60天,瘤胃素组的阶段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第30天,甘露寡糖组绵羊血清中的IgM浓度、LBP浓度和T-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60天,与对照组相比,甘露寡糖组绵羊血清中SAA浓度显著升高(P﹤0.05),血清T-AOC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瘤胃素组血清T-AOC也显著降低(P﹤0.05)。综合得出,添加酵母甘露寡糖能改善饲喂高精料饲粮蒙古绵羊的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与添加瘤胃素有相似的效果,且在精粗比4∶6时效果较好。

  • 饲粮中燕麦干草含量对瘤胃液pH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为了研究饲粮燕麦干草含量对绵羊瘤胃液pH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9只体况和体重[(70.32±2.14) kg]相近、装有永久性瘘管的德国美利奴与蒙古羊杂种公羊,采用3×3拉丁方设计,随机分为3组,每组3只,各组分别采用全株玉米青贮、全株玉米青贮+燕麦干草(1:1)(混合组)、燕麦干草3种粗饲料。饲粮精粗比34.50∶65.50。进行3期饲养试验,每期20 d,15 d预试期,5 d采样期。采集饲喂前(0 h)和饲喂后1、3、5和7 h的瘤胃液,测定pH,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微生物相对含量。结果表明:1)全株玉米青贮组的瘤胃液pH在1、5 h均显著低于燕麦干草组(P<0.05),3 h极显著低于混合组(P<0.01);2)混合组和燕麦干草组瘤胃液真菌的相对含量在0 h均极显著高于全株玉米青贮组(P<0.01),燕麦干草组在5 h真菌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全株玉米青贮组(P<0.05);3)混合组原虫的相对含量在1、5 h显著低于全株玉米青贮组(P<0.05);4)饲喂后5 h,混合组和燕麦干草组的纤维分解菌相对含量均较高,其中燕麦干草组黄色瘤胃球菌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全株玉米青贮组(P<0.05),白色瘤胃球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相对含量极显著高于全株玉米青贮组(P<0.01)。综上所述,在精粗比为34.50∶65.50的饲粮中采用全株玉米青贮+燕麦干草(1:1)的粗饲料,有利于维持绵羊瘤胃内环境的稳态及瘤胃微生物的生长,白色瘤胃球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为优势菌。

  • 直接法与替代法测定羊草对肉用代谢能的比较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比较直接法和替代法测定羊草对肉用绵羊代谢能。选用体重约为45.00 kg的体况良好的杂交肉用羯羊30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分别是直接法的全羊草饲粮、用于替代法的基础饲粮(精粗比为1:1)和3个试验饲粮,3个试验饲粮分别以60%、40%、20%羊草替代基础饲粮。饲粮均于08:00、18:00各饲喂600 g饲粮。试验每期19 d,包括预试期10 d,正试期9 d。结果表明:干物质、有机物、总能、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为基础饲粮组>20%组>40%组>60%组>全羊草饲粮组(P20%组>40%组>60%组>全羊草饲粮组(P0.05)。直接法和替代法对测定原料羊草的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直接法中全羊草饲粮组的羊草干物质、有机物、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60%组(P0.05)。全羊草饲粮组羊草的消化能和代谢能显著高于60%组(P0.05)。综合得出,直接法与替代法在测定羊草的代谢能时,替代比例不同会对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在采用替代法测定羊草的代谢能时,最佳的替代比例为20%。

  • 肉用饲粮营养物质消化率和代谢能预测模型的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建立肉用绵羊饲粮营养物质消化率和代谢能(ME)的预测模型。选用66只体重为(45.0±2.0) kg的体况良好的杜泊×小尾寒羊F1代杂交肉用羯羊,随机分为11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测定11种不同粗饲料组成的饲粮的营养物质含量,通过物质代谢试验和气体代谢试验测定这11种饲粮的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消化能(DE)及ME,在分析饲粮营养物质含量、可消化营养物质、DE和ME的基础上,筛选出最佳估测因子并建立估测方程。结果表明:饲粮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总能(GE)消化率与饲粮中CP、GE和OM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与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饲粮NDF消化率与饲粮中DM、OM、CP、GE含量达到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与NDF含量达到极显著正相关(P<0.01)。利用饲粮中营养物质含量对ME进行估测的最佳方程为ME=–49.593+0.594OM–0.107NDF(R2=0.949,P<0.01)。由此得出,饲粮营养物质消化率、ME与营养物质含量均有较强的相关性,可通过营养物质含量对饲粮的营养物质消化率、ME进行合理估测。

  • 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对瘤胃养分降解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采用尼龙袋法研究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甘露寡糖(MOS)对绵羊瘤胃养分降解率的影响。选取6只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羯羊(白萨福克♂×小尾寒羊♀),采用4×6双因子析因试验设计,共设饲粮精粗比和MOS添加水平2个因子,其中饲粮精粗比分别为20:80(A1)、30:70(A2)、40:60(A3)和50:50(A4),MOS添加水平分别为0(B1)、0.4%(B2)、0.8%(B3)、1.2%(B4)、1.6%(B5)和2.0%(B6)。结果显示:饲粮精粗比对不同时间点绵羊瘤胃干物质(DM)、有机物(OM)和粗蛋白质(CP)的降解率、降解参数[DM、OM:快速降解部分(a)、慢速降解部分(b)和可降解部分(a+b);CP:a、b和b部分的降解速率(c)]及有效降解率均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饲粮精粗比为50:50时绵羊瘤胃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蛋白质的有效降解率最高,MOS添加水平达到1.6%时绵羊瘤胃粗蛋白质的降解率最高。

  • 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甘露寡糖(MOS)对绵羊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采用4×6二因子析因试验设计,在4种不同精粗比饲粮(20:80、30:70、40:60、50:50)中分别添加6个水平的MOS(0、0.4%、0.8%、1.2%、1.6%、2.0%),制备出24种底物,以体外产气法对各底物培养3、6、9、12和24 h,对体外培养液pH、氨态氮(NH3-N)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精粗比对培养液pH、NH3-N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和丁酸含量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MOS水平对培养液NH3-N浓度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精粗比与MOS水平对培养液NH3-N浓度产生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随着精粗比的提高,培养液TVFA浓度和丁酸含量升高,而pH和NH3-N浓度降低;随着MOS水平升高,培养液NH3-N浓度略有升高。综合得出,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MOS对绵羊体外瘤胃发酵NH3-N浓度有显著影响,其中MOS的影响较轻微,尚未呈现剂量效应,主体起作用的仍是精粗比;饲粮精粗比的提高增加了绵羊体外瘤胃发酵VFA浓度,降低了pH和NH3-N浓度。

  • 瘤胃保护性色氨酸饲粮中添加亚叶酸钙对血浆色氨酸、犬尿氨酸和褪黑素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研究在瘤胃保护性色氨酸(RPTrp)的饲粮中添加2种剂量的亚叶酸钙(CF)对绵羊血浆色氨酸(Trp)、犬尿氨酸(Kyn)和褪黑素(MT)含量的影响,旨在探究调控反刍动物体内MT合成的方法。试验选取(3.0±0.5)岁、平均体重(64.45±3.48) kg健康的萨福克绵羊15只,按体重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每天每只羊精料补充料饲喂量为12 g/kg BW,玉米青贮为1.8 kg,RPTrp为222.2 mg/kg BW,自由采食混合干草,在此基础上,试验Ⅰ组添加50 mg的CF、试验Ⅱ组添加100 mg的CF,进行15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上午饲喂后0~12 h期间,各组间血浆Trp、Kyn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6、8 h时,试验组血浆Trp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087 2、P=0.053 1);在4.5、6、8、10 h时,试验组血浆Kyn含量也有降低的趋势(P=0.094 8、P=0.066 7、P=0.090 9、P=0.054 2)。2)上午饲喂后4.5、8 h时,试验组血浆5-羟色胺(5-HT)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增加的趋势(P=0.080 7、P=0.054 1),在10 h时,试验组极显著升高(P=0.005 7);上午饲喂后6、8 h时,试验组MT含量也有增加的趋势(P=0.089 0、P=0.070 4),10 h时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 2)。3)上午饲喂前0 h,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也显著提高(P<0.05)。因此,每天每只绵羊饲喂RPTrp(222.2 mg/kg·BW)饲粮基础上添加50或100 mg的CF,在饲喂后4.5~10 h期间有降低血浆Kyn含量的趋势,对血浆Trp、5-HT、MT含量整体没有显著影响,但可提高绵羊血浆抗氧化能力。

  • 饲粮中添加番茄红素对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番茄红素对绵羊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为(22.0±0.5) kg的3月龄湖羊公羔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单栏饲养。对照组每天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每天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和400 mg番茄红素。试验期共11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100 d。结果显示:1)饲粮添加200和400 mg/d番茄红素有提高绵羊平均日增重的趋势(0.05≤P0.05);4)饲粮添加200和400 mg/d番茄红素有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趋势(0.05≤P<0.10),添加200 mg/d番茄红素可显著提高血清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结果表明,饲粮添加番茄红素对绵羊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和血清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作用,本试验条件下以200 mg/d添加量的效果较优。

  • 瘤胃保护性5-羟基色氨酸对胃肠道内容物和血浆中5-羟基色氨酸、褪黑素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绵羊胃肠道内容物中褪黑素的分布特点,探究瘤胃保护性5-羟基色氨酸对绵羊胃肠道内容物和血浆中5-羟基色氨酸、褪黑素含量的影响,探讨通过5-羟基色氨酸调节绵羊肠道中褪黑素合成的可能性。试验选取健康、平均体重为(47.79±3.70) kg的3岁哈萨克母羊15只,按体重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每天每只羊的粉状精料饲喂量为体重的1.2%,玉米青贮饲喂量为0.9 kg,混合干草自由采食,在此基础上,试验Ⅰ、Ⅱ组羊只分别饲喂111、222 mg/kg BW瘤胃保护性5-羟基色氨酸,进行15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绵羊胃肠道内容物中5-羟基色氨酸含量的分布特点是:盲肠>空肠、结肠>瘤胃液、十二指肠、回肠;褪黑素含量分布特点是:十二指肠>瘤胃液、空肠>回肠、盲肠>结肠。除盲肠和结肠外,试验Ⅰ、Ⅱ组绵羊胃肠道内容物中5-羟基色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十二指肠内容物中5-羟色胺、N-乙酰-5-羟色胺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肠内容物中5-羟色胺、N-乙酰-5-羟色胺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空肠、回肠内容物中5-羟色胺、N-乙酰-5-羟色胺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Ⅱ组(P<0.01)。试验Ⅰ、Ⅱ组结肠内容物中褪黑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Ⅱ组十二指肠、空肠内容物中5-羟基吲哚乙酸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试验Ⅱ组盲肠、结肠内容物中5-羟基吲哚乙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血浆中5-羟基色氨酸、5-羟色胺、褪黑素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绵羊胃肠道内容物中5-羟基色氨酸含量的分布特点是:盲肠>空肠、结肠>瘤胃液、十二指肠、回肠;褪黑素含量分布特点是:十二指肠>瘤胃液、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瘤胃保护性5-羟基色氨酸补喂量为222 mg/kg BW时能提高胃肠道内容物中5-羟基色氨酸含量,但对5-羟色胺、褪黑素含量的影响在各胃肠段表现不同。瘤胃保护性5-羟基色氨酸补喂量为111、222 mg/kg BW时均能提高绵羊血浆中5-羟基色氨酸、5-羟色胺、褪黑素含量。

  • 湿热应激对藏和山羊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藏绵羊和山羊在相同营养及湿热应激条件下血清激素、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变化规律,考察湿热应激对藏绵羊和山羊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以及免疫功能影响的差异。选取年龄和体重[(45.83±3.54) kg]相近的藏绵羊与山羊(波尔山羊×本地黄羊)各6只,试验共进行13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120 d。每日测定温湿度指数(THI),每月测定藏绵羊和山羊的血清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5—7月份,羊舍THI随月份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6—8月份羊舍THI均大于72,因此将6—8月份定为湿热应激期。2)7、8月份藏绵羊和山羊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均显著高于5月份(P<0.05),且湿热应激期内藏绵羊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均显著高于山羊(P<0.05)。3)正试期内,湿热应激使得藏绵羊和山羊的干物质采食量最大降幅分别为10.70%和10.44%,平均日增重(ADG)最大降幅分别为50.00%和47.82%。4)羊舍THI由71.17(5月份)升高到76.82(7月份),藏绵羊和山羊血清皮质醇和胰岛素浓度显著升高(P<0.05),血清葡萄糖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湿热应激下,藏绵羊血清中生长激素和甲状腺素浓度的最大降幅均大于山羊。5)除藏绵羊7月份和山羊8月份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藏绵羊和山羊7、8月份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低于5月份(P<0.05),血清丙二醛浓度均显著高于5月份(P<0.05)。湿热应激下,山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和丙二醛浓度变化幅度均大于藏绵羊。6)与5月份相比,藏绵羊和山羊8月份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和白细胞介素-2浓度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则显著升高(P<0.05)。湿热应激下,藏绵羊血清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的变化幅度均大于山羊。综上所述,湿热应激状态下藏绵羊和山羊的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升高,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降低,从而导致生长性能降低。藏绵羊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受湿热应激影响较大,而山羊抗氧化能力受湿热应激影响较大。

  • 饲粮中添加梧桐籽油和罗格列酮对组织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tearoyl-CoA desaturase,SCD)的抑制剂(梧桐籽油)和促进剂(罗格列酮)对绵羊背最长肌及皮下脂肪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选用18只平均体重为(27.71±2.64) kg、生理状况相似的杂交公羊(美利奴♂×小尾寒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饲粮+4.8%胡麻籽,梧桐籽油组(W组)饲喂C组饲粮+15g/d梧桐籽油,罗格列酮组(L组)饲喂C组饲粮+8 mg/d罗格列酮。试验期50 d,其中过渡期10 d,预试期5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1)与C组相比,W组背最长肌中反-11油酸(trans-11 C18:1)、反-9,12亚油酸(trans-9,12 C18:2)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2)与C组相比,L组背最长肌中trans-11 C18:1、trans-9,12 C18:2、顺-9,反-11共轭亚油酸(cis-9,trans-11 CL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和PUFA/饱和脂肪酸(SFA)显著增加(P<0.05),C18:3(n-6)和SF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皮下脂肪中癸酸(C10:0)、顺-9油酸(cis-9 C18:1)和花生三烯酸(C20:3)(n-3)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梧桐籽油增加了绵羊背最长肌中trans-11 C18:1、trans-9,12 C18:2的含量,降低了C18:3(n-6)的含量,增加了皮下脂肪中C20:1的含量;饲粮中添加罗格列酮增加了绵羊背最长肌中trans-11 C18:1、trans-9,12 C18:2和cis-9,trans-11 CLA的含量,降低了C18:3(n-6)的含量,增加了皮下脂肪中C10:0、cis-9 C18:1和C20:3(n-3)的含量。

  • 补喂瘤胃保护性色氨酸对血浆色氨酸及部分相关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色氨酸(RPTrp)对绵羊血浆色氨酸(Trp)及相关代谢物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年龄(3.0±0.5)岁、平均体重(53.49±2.41) kg、健康的萨福克绵羊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精料饲喂量为10 g/(kg BW·d),玉米青贮为1.8 kg/d,混合干草自由采食,在此基础上,试验Ⅰ、Ⅱ组绵羊分别添喂150 mg/(kg BW·d) Trp和333 mg/(kg BW•d) RPTrp,进行25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上午和下午饲喂后2 h,试验Ⅰ组血浆总色氨酸(T-Trp)、游离色氨酸(F-Trp)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犬尿氨酸(Ky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午饲喂后6 h,试验Ⅱ组血浆T-Trp、F-T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下午饲喂后4 h,试验组血浆F-T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上午饲喂后10 h、下午饲喂后8 h,试验Ⅱ组血浆5-羟色胺(5-H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午饲喂后6、8 h,试验组血浆褪黑素(ML)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下午饲喂后4、8 h,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下午饲喂后2 h,试验组血浆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各时间点各组间血浆白蛋白(ALB)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可以极显著提高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并极显著降低血浆丙二醛(MDA)含量(P<0.01),试验Ⅱ组还可极显著提高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1)。因此,补喂Trp可使绵羊采食后血浆T-Trp、F-Trp和Kyn含量迅速升高,而补喂RPTrp时上述作用则较平缓。补喂Trp、RPTrp对绵羊血浆ALB、FFA、5-HT含量影响较小,仅有个别时间点作用显著。补喂Trp、RPTrp使绵羊白天血浆中ML含量升高,补喂Trp对夜间绵羊血浆中ML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补喂RPTrp可使绵羊夜间血浆ML含量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补喂Trp、RPTrp可提高绵羊血浆抗氧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