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noErrors.js
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中国跨国公司外派人员多目标主动行为的前因与后果——挑战性-阻碍性压力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传统研究强调跨文化多重压力阻碍外派成功, 但相对忽视压力具备的动力作用。该研究基于挑战性-阻碍性压力视角, 遵循“压力-动机-行为-结果”的逻辑框架, 对中国跨国公司外派人员多目标主动行为及结果的产生机制展开研究。依据自我决定理论分析挑战性-阻碍性两种不同属性压力如何通过影响动机和主动行为进而影响外派人员的职业发展、工作绩效及组织绩效的过程, 并根据工作要求-控制模型, 从组织和工作资源两方面识别两种压力影响外派结果的边界条件, 以及跨文化背景下主动行为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该研究揭示外派主动动机及行为在高不确定性跨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功效, 可以为中国跨国公司挑选、培训、激励和保留国际化人才提供实践的参考。

  • 情绪智力的负面效应及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3-19

    摘要: 情绪智力是知觉、使用、理解与管理情绪的一组能力。既有研究常将情绪智力与其亲社会性联系起来,却忽视了它可能存在的负面效应。工作场所中情绪智力的负面效应体现为对内有损身心健康和工作绩效,对外导致情绪操控和消极行为,其内在机制可结合自我损耗效应与情绪智力策略模型进行探讨。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情绪智力负面效应的内在心理机制和特定情境机制,以及开展群体层次的情绪智力负面效应研究。

  • 基于论文合著网络的学术社区分析方法研究——以《美国地理学家联合会会刊》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摘要: 【目的】对论文合著网络进行分析, 划分并分析学术社区, 发现领域发展与变化规律。【方法】利用社区快速发现算法识别合著网络中的学术社区, 建立学者论文影响力与合作影响力的综合指标, 评价学术社区中学者的学术影响力, 并以学术影响力最大的三个社区为例, 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和讨论学术社区的发展和演化。【结果】基于《美国地理学家联合会会刊》的数据分析表明: 本文提出的综合指标能够有效地挖掘学术社区中的杰出学者; 基于生命周期的合著网络中学术社区分析方法可以发现不同学术社区的研究趋势和热点变化。【局限】以单一期刊为例, 可能导致学术社区的组成相对单薄, 增加不同来源的期刊数据能够进一步提升研究结果的可信性。【结论】本文提出的学术社区分析方法, 可以从不同角度发现与解释领域的发展方向和规律, 为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和认识。

  • 南山站的光学观测环境监测与分析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17-09-26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为分析南山站的光学观测环境条件,在南山观测站使用SBIG, SQM-LE等设备分别对大气视宁度、夜天光亮度和气象数据进行长期监测,在筛选和整理大量监测数据的基拙上,进行逐月、逐年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使用SBIG视宁度仪监测南山站年平均视宁度为1. 74",夜天光亮度为21.7 mag arcsec-Z,年平均温度为3. 4 0C,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7. 3 % ,风速主要分布区间为2}3 m/s,主要风向为西南风。上述参数表明,南山观测站的光学观测环境良好,可以满足中、小型望远镜的观测环境要求,测量结果可为其他光学台址起参考作用。

  • 掌舵者力有余, 撑船者齐创新?领导资质过剩感对团队创造力的促进机制

    分类: 管理学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提交时间: 2023-11-08

    摘要: 以往研究更多关注资质过剩的消极面, 而且相对忽视了管理层的资质过剩现象。本文基于自我调节理论和基于过程的团队创新整合理论, 探讨了资质过剩的领导何时以及如何提升团队创造力。通过对106个护理团队数据的分析, 结果发现: 领导感知到的团队能力调节了领导资质过剩感通过领导鼓励创新和团队创新过程投入对团队创造力的间接效应: 当团队能力较高时, 领导鼓励创新和团队创新过程投入对领导资质过剩感与团队创造力的链式中介效应更强。本文通过对领导资质过剩现象的关注, 揭示了其对团队创造力产生积极影响的边界条件和过程, 为资质过剩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

  • 团队建设性偏差的形成与影响过程:组织惯例演变的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组织惯例能为企业发展提供稳定性和效率, 但有时也会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变得无价值, 甚至老化过时。建设性偏差正是一种来自员工的、自下而上的组织惯例创新与变革的推动力量, 但规范挑战的本质使得建设性偏差很难在个体层面展开或是发挥作用。有鉴于此, 本项目聚焦于团队建设性偏差, 在编制相关行为量表与事件清单的基础上, 结合事件系统理论与团队认知-情感的双重过程视角深入探讨团队建设性偏差的形成与影响过程, 包括:分析组织惯例僵化背景下团队建设性偏差的形成过程; 探索团队建设性偏差与组织惯例更新的倒U形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不仅是对以往建设性偏差研究的推进, 而且还能为探究组织惯例演化的黑箱过程提供新思路。

  • 团队建设性偏差的形成与影响过程:组织惯例演变的视角

    提交时间: 2023-03-25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组织惯例能为企业发展提供稳定性和效率, 但有时也会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变得无价值, 甚至老化过时。建设性偏差正是一种来自员工的、自下而上的组织惯例创新与变革的推动力量, 但规范挑战的本质使得建设性偏差很难在个体层面展开或是发挥作用。有鉴于此, 本项目聚焦于团队建设性偏差, 在编制相关行为量表与事件清单的基础上, 结合事件系统理论与团队认知-情感的双重过程视角深入探讨团队建设性偏差的形成与影响过程, 包括:分析组织惯例僵化背景下团队建设性偏差的形成过程; 探索团队建设性偏差与组织惯例更新的倒U形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不仅是对以往建设性偏差研究的推进, 而且还能为探究组织惯例演化的黑箱过程提供新思路。

  • 建言导向人力资源实践促进员工持续建言行为的动态作用机制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10-09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在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 组织的长治久安迫切需要员工持续反馈有关市场和业务一线的关键信息和有效方案, 员工建言献策的持续性愈发重要。既有文献大多关注如何激发员工建言, 却对如何激发员工持续建言的认识不足。本研究基于现象驱动, 先对本土业界卓有成效的建言实践进行总结, 探究建言导向人力资源实践的概念内涵及内容结构; 再以行动者视角下员工后续建言行为的初始诱发和后续反思两阶段模型为基础, 进一步探究建言导向人力资源实践在两个不同阶段的差异化调节作用; 最后运用案例研究法, 揭示建言导向人力资源实践促进员工持续建言的多阶段动态演化过程。研究结论有望增进对员工持续建言前因机制的理解, 并为本土企业建言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 建言导向人力资源实践促进员工持续建言行为的动态作用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7-17

    摘要: 在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 组织的长治久安迫切需要员工持续反馈有关市场和业务一线的关键信息和有效方案, 员工建言献策的持续性愈发重要。既有文献大多关注如何激发员工建言, 却对如何激发员工持续建言的认识不足。本研究基于现象驱动, 先对本土业界卓有成效的建言实践进行总结, 探究建言导向人力资源实践的概念内涵及内容结构; 再以行动者视角下员工后续建言行为的初始诱发和后续反思两阶段模型为基础, 进一步探究建言导向人力资源实践在两个不同阶段的差异化调节作用; 最后运用案例研究法, 揭示建言导向人力资源实践促进员工持续建言的多阶段动态演化过程。研究结论有望增进对员工持续建言前因机制的理解, 并为本土企业建言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 卷叶贝母法尼基焦磷酸合酶FPPS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3-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克隆卷叶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中与生物碱合成途经相关的关键酶法尼基焦磷酸合酶基因(far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 FPPS),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其表达变化,为后续卷叶贝母FPPS基因功能研究打下基础。该研究基于转录组测序结果,通过PCR技术克隆川贝母FPPS基因(FcFPPS)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进行分析,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并通过qRT-PCR检测FcFPPS基因在野生鳞茎和再生鳞茎(通过激素组合刺激获得的组织培养物)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利用煎煮法测定野生鳞茎和再生鳞茎的总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获得了1 059 bp的FcFPPS ORF片段,编码352个氨基酸,并与NCBI上公布的麝香百合、虎眼万年青、春兰等植物FPPS蛋白的相似性达85%以上;对FcFPPS蛋白的二级、三级结构预测发现FcFPPS蛋白主要由α螺旋构成;qRT-PCR与总生物碱含量测定实验表明FcFPPS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总生物碱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都是再生鳞茎高于野生鳞茎。FcFPPS蛋白质特征区及同源性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qRT-PCR的测定结果证明FcFPPS可能是一个有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该研究为后续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卷叶贝母中生物碱含量奠定了理论基础。

  • 三脉水丝梨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5-03-19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三脉水丝梨(Sycopsis triplinervia)是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水丝梨属(Sycopsis) 的一种常绿灌木。由于水丝梨属的系统发育地位仍存在争议且与假蚊母属(Distyliopsis)、 蚊母树属(Distylium)等近缘属之间的亲缘关系尚不明确,该研究对三脉水丝梨的叶绿体基 因组进行了测序与组装,并结合公共数据库中金缕梅科其他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开展 了比较基因组分析和叶绿体基因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三脉水丝梨基因组大小 为159 375 bp,共编码133 个基因,包括8 个rRNA 基因、37 个tRNA 基因、87 个蛋白编 码基因和1 个假基因。(2)在其基因组中共检测到33 个散在重复序列、39 个串联重复序 列和82 个简单重复序列(SSRs)。(3)密码子偏好以A/U 结尾,共包含9 个最优密码子 且密码子偏好主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4)与近缘种相比,三脉水丝梨的叶绿体基因组整 体较为保守。从水丝梨属中筛选到的15 个高变异区域具有潜在用于分子鉴定的价值。(5) 系统发育分析显示,金缕梅科为单系类群,金缕梅属(Hamamelis)、白缕梅属(Parrotiopsis)、 水丝梨属、假蚊母属、波斯铁木属(Parrotia)和蚊母树属6 个属形成了一个强力支持的单 系分支,几个属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中三脉水丝梨与该分支中的其他类群互为姐妹 群。然而,水丝梨属、波斯铁木属、假蚊母属和蚊母树属均非单系。该研究为金缕梅科的系 统发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参考。

  • 1990—2021年全球先天性心脏缺陷疾病负担变化情况及未来趋势预测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先天性心脏缺陷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5 岁以下出生缺陷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先天性心脏缺陷仍是全球健康的巨大挑战,同时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健康不平等问题,疾病的生命周期管理尚有进步空间,因此需要全面评估先天性心脏缺陷疾病负担以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目的 探究1990—2021 年先天性心脏缺陷疾病负担变化,并预测至 2050 年的发展趋势,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并有望为实现 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借鉴。方法 利用 2021 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 2021),统计和分析全球、21 个区域和 204 个国家先天性心脏缺陷患病、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及伤残损失寿命年(YLDs)的数量和标化率,结合相关性分析、健康不平等分析及前沿分析法进一步综合描述先天性心脏缺陷的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并采用贝叶斯年龄 - 时期 - 队列模型预测 2022—2050 年疾病负担情况。结果 2021 年全球先天性心脏缺陷标化患病、死亡、DALYs 和 YLDs 率分别为 210.70/10 万、3.86/10 万、345.24/10 万和 14.25/10 万,1990—2021 年其估计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别为 0.02%、-2.53%、-2.48% 和 0.11%;1990—2021 年,低社会人口学指数(SDI)地区的标化死亡、DALYs 率最高,而高 SDI 地区的标化患病、YLDs 率最高。SDI 与先天性心脏缺陷的标化患病率(ρ=0.45,P<0.001)和标化 YLDs 率(ρ=0.71,P<0.001)呈正相关。相反,SDI 与先天性心脏缺陷的标化死亡率、DALYs 率呈负相关(ρ 值均为 -0.54,P 值均 <0.001)。1990—2021 年先天性心脏缺陷的绝对健康不平等有所下降,但相对健康不平等却有所增加;预测到 2050 年,全球先天性心脏缺陷标化患病、死亡、DALYs、YLDs 率将分别达到 218.24/10 万、0.91/10 万、118.48/10 万、14.73/10 万。结论 1990—2021 年,全球先天性心脏缺陷疾病负担呈下降趋势,并且地区的负担随着 SDI 的增加而下降。

  • 心脏瓣膜钙化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预后的影响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2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钙化(HVC)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组2009~2011年302例MHD患者(其中99例伴HVC),所有患者随访2年,采用生存曲线分析心血管终点事件,Cox回归分析心脏瓣膜钙化对心血管预后的影响。结果 患者初始透析的平均年龄为58.2岁,男性占53.6%。随访 2年,HVC与非HVC组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新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0.3% vs 16.3%、22.2% vs 6.9%和48.5% vs 25.6%(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两组在全因死亡率(Log Rank P=0.006)、心血管死亡(P<0.001)和新发心血管事件(P<0.001)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Cox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后HVC 仍然显著增加患者全因死亡[HR 1,88,95%CI:(1.11-3.19)]、心血管死亡[3.47(1.76-6.84)]和新发心血事件风险[1.64(1.09-2.47)]。结论 HVC是MHD患者心血管死亡及新发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 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型乳腺炎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型乳腺炎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乳中脂肪酸组成及其绝对含量的影响。根据奶牛乳房结构,试验组利用通乳针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悬液经乳头管注射入奶牛乳房内,建立诱导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乳腺炎模型,对照组灌注磷酸盐缓冲液,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乳中的脂肪酸绝对含量。结果表明:乳中共检出34种脂肪酸,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对感染乳区脂肪酸合成产生直接影响。按不饱和度和碳链长度划分的6大类脂肪酸中,试验组在感染后11 h与感染前24 h相比,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绝对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有相同变化趋势,但除短链脂肪酸外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感染后23 h试验组6大类脂肪酸的绝对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型乳腺炎影响了奶牛脂肪酸的合成过程,降低了脂肪酸各组分的绝对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