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科学院院刊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基本信息

  • ISSN:1000-3045
  • 语种: Chinese;
  • 出版格式: Print;
  • 期刊网址: 点此访问

出版信息

  • 出版时间:1986-
  • 出版者:中国科学院
  • 出版格式: Print;
  • 总访问量:2413759次
  • 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风沙形势与防治任务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塔克拉玛干沙漠; 防沙治沙; 阻击战; 战略区; 沙化土地; 风沙形势;

    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709001

    提交时间: 2023-08-23

    摘要: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精神,文章以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为主要目标,深入开展了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 漠边缘风沙形势与防治任务研究工作。依据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沙化土地特征和风沙活动形势, 以“流沙不再漫延,尘源有效防控”为目标指向,以“防风、阻沙、控尘”为核心课题,确定河西走廊—塔 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思路。通过系统梳理“风、沙、尘”的源区和路径,瞄准沙漠边缘防沙治沙关键 带和突出沙害治理重点,提出了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防沙治沙重点任务区和重点任务,以期为打 好、打赢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

    点击量 528 下载量 75 评论 0
  • 打赢“三北”攻坚战,再造一个“新三北”:实现路径与战略规划

    关键词: “三北”工程; 荒漠化防治; 新“三北”工程; 三大标志性战役; 战略愿景;

    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706003

    提交时间: 2023-08-23

    摘要:45 年来,中国持续开展“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简称“三北”工程),工程区的土地沙化、盐 渍化、水土流失等环境恶化状况得到了有效遏制和根本性改善,沙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生活安康。新时 期、新要求,“三北”工程也面临一些新挑战,亟待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文章系统梳理和分析了当前 “三北”工程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聚焦“三北”工程总规和第6 期规划,立足实现“三个转变”的路 径安排,规划未来􀀁10 年“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的战略布局,擘画未来“新三北”工程的战略愿 景,提出加强机构和能力建设、打造示范样板、强化科技支撑等一系列政策建议。

    点击量 481 下载量 52 评论 0
  • 大国治理: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战略选择与未来愿景

    关键词: 荒漠化防治; 防沙治沙; 生态治理; 战略选择; 未来愿景;

    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706002

    提交时间: 2023-08-23

    摘要:中国70 余年来持续开展的荒漠化防治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中国荒漠化防治进入新阶段,仍面临沙化 土地基数大、治理难度高等问题,需要全方位满足生态建设、乡村振兴和沙戈荒地区风电光伏开发利用等国 家战略需求。新时期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战略选择是整体提升、重点突破,战略核心是全域治理、创新驱动、 技术集成,分类施策的制度安排是全面实施“一荒四制”(养、防、治、用),全力打好打赢“三北”攻坚战的“三大标志性战役”,优先布局一批重点示范工程,加快政策更新,打造科技新引擎,助力荒漠化防治提质增效、擘画“三生”融合、人沙和谐的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愿景,推进荒漠化防治的“中国方案”走向世 界、惠益全球。

    点击量 475 下载量 45 评论 0
  • 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的多源异构大数据融合探究

    关键词: 多源异构; 物理—事理—人理(WSR); 数据融合; 大数据;

    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20921003

    提交时间: 2023-08-23

    摘要:多源异构大数据时代下,大数据呈现出交叉性、多元性、变化性等新特征,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对数据 融合产生新需求,在此背景下数据融合的内涵得到丰富和扩展。广义的数据融合包含对数据资源的融合、模 型方法的融合及决策者知识和经验的融合。文章分析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在数据层、信息层和决策层3 个不 同融合层次的特点,探讨了数据融合在存储、使用、分析技术、数据管理及价值确定方面可能面临的挑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企业、政府等各类主体高效管理数据资源,进行更深入的数据融合分析提供 参考。

    点击量 968 下载量 45 评论 0
  • 适应“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的中国海洋保护区政策研究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国家公园; 大型海洋保护区; 珊瑚礁; 昆蒙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BBNJ协定;

    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407001

    提交时间: 2023-08-23

    摘要: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 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 样性框架”,确定了2030 年保护30%海洋的系列目标,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如何与框架目标协同增效成为 重要议题。文章从适应国际趋势、履行国际公约责任、维护海洋权益和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等方面分析了我国 加快推进海洋保护区建设的必要性,从国家资金保障、政策支持和海洋综合实力支撑等方面探讨了可行性。 总结梳理了我国海洋保护区规模小、发展慢、与国际差距大,管理理念上以陆管海、未实施陆海分类管理, 管理体制不完善、技术标准落后等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完善海洋保护区管理体制、优化整合近海保护 区、推进南海国家公园建设、关注全球海洋保护治理等对策建议。

    点击量 479 下载量 43 评论 0
  • 气候变化心理学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心理学; 心理健康; 减缓与适应; 气候政策;

    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610001

    提交时间: 2023-08-23

    摘要: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态度、情绪、情感等心理反应是其参与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的重要先决因 素。追踪并监测公众的气候变化心理对气候变化教育、大众传媒宣传沟通、气候政策制定与实施具有至关重 要的作用。文章系统论述气候变化与公众心理反应的相互影响,梳理影响气候变化心理的多维度因素,从气 候变化心理对气候治理实践价值的角度提出发展建议,以期提高我国心理学、气候相关学科和政府有关部门 对公众气候变化心理的关注和应用,助力全民参与的气候适应型社会构建。

    点击量 513 下载量 58 评论 0
  • 印度数据本地化的范式评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 数据本地化; 数据保护; 数据规制; 印度;

    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318001

    提交时间: 2023-08-23

    摘要:数据本地化是全球数据治理的焦点问题,其对全球数据治理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国一域。多年 来,印度在跨境数据流动和数据本地化等方面一直遵循独特的政策框架,而对数据主权的坚持也反映了其在 国际舞台上的立场。文章以印度数据本地化的范式为研究依托,讨论数据本地化的政策动机和实际效果之间 存在脱节这一普遍现象,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入印度目前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数据本地化措施作为发 展中国家应对数据安全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印度数据本地化的范式研究,发现这一政策动机和实际效果的脱 节既是共性问题,也存在框架建构上的不合理及研究方法上的局限;通过调整本地化的现行治理框架,有助 于缓解数据国际化和规制本地化之间的紧张关系。不仅如此,合理的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应寻求安全与发展的 价值平衡。中国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倡导者也是重要推动者;积极参与数据跨境流动国际规则制定,提升跨境 数据治理的话语权,将是中国的应然选择。

    点击量 1057 下载量 152 评论 0
  •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背景形势、策略建议和未来展望

    关键词: 新型能源体系; 能源革命; 现代能源体系; 综合能源服务;

    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320002

    提交时间: 2023-08-23

    摘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新提法和新论断,为我国能源事业指明了新的发 展方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站在新的起点上,该如何准确理解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要义,新型能源体系包 含了哪些重点建设任务,应当在哪些关键点寻求突破,又有哪些重要关系需要揭示和兼顾,文章基于我国能 源领域当前面临的背景形势对上述问题予以梳理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为我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 供决策参考。

    点击量 450 下载量 36 评论 0
  • RCEP缔约国数据跨境流动政策的数字生产力基础及其影响——以数字融合指数为参照

    关键词: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数据跨境流动; 数字生产力; 数字经济;

    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21013004

    提交时间: 2023-08-23

    摘要:文章通过梳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缔约国关于数据跨境流动的新近立法和政策, 按照禁止数据传输、数据本地存储、许可制、标准制和其他情况进行归类;以《东盟数字融合指数》报告的 支柱指数及其标准化评估指标为参照,梳理RCEP缔约国数字生产力的主客体要素及数字经济现状。引入数 据价值链理论,阐述数字生产力主体要素对数据跨境流动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影响;援引数据话语权理论,解 释客体要素是政策制定的基础;基于“数据殖民”理论,解释数字经济与政策“自由度”之间的无线性关 系。最后,文章提出推动RCEP缔约国数据跨境自由流动的建议。

    点击量 985 下载量 45 评论 0
  • GPT技术变革对基础科学研究的影响分析

    关键词: ChatGPT; 大语言模型; 基础科学; 科研诚信; 科研生态;

    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512003

    提交时间: 2023-08-23

    摘要:以ChatGPT为代表的GPT生成式大模型发展日益蓬勃,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讨论,对基础科研的 发展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文章首先梳理了GPT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并讨论了该技术在科学研究中带来 的新变革。然后,基于应用牵引、原理驱动、创新主体迁移3 个视角,讨论了GPT技术革命对基础科学研究 带来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发展建议。研究认为GPT技术固然可以对知识生产、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甚至促进科研范式变革,但也可能造成科研不端、削弱研究可信度、放大互联网固有偏见、知识产权“卡脖 子”等问题。因此,本研究最后讨论了如何基于GPT技术发展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明确在投资与研发国家 自主可控、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数据与计算平台的同时,鼓励人机协作与科研诚信监管并重,为人工智能 (AI) 推动基础科学发展营造公开透明的环境。本研究旨在为政策制定者、一线研究工作者理解GPT技术对 于基础科学的影响提供理解视角,推进GPT技术的合理使用,并为未来学术生态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点击量 980 下载量 51 评论 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