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详细浏览

中国东北季风边缘区沙地风成沉积剖面光释光定年研究及其古环境意义 后印本

请选择邀稿期刊:
摘要: 中国东北季风边缘区沙地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是研究风沙演化历史的理想场所。本文对科尔沁沙地(KE)和浑善达克沙地(HS)的两个典型风成沉积物剖面进行光释光定年分析,结合剖面沉积相所指示的环境信息,重建区域风沙演化历史,并探讨影响风沙堆积的因素。结果表明:(1)KE剖面在9.8~3.0 ka期间发育深黑色砂质古土壤,指示了风沙活动较弱;近0.2 ka以来剖面发育了较厚的浅灰色砂质古土壤,暗示了区域风沙活动较强,导致表层较厚的沉积物不断地被“翻新”而难以形成沉积年代较老的沉积物。(2)HS剖面在13.4 ka、1.2~0.5 ka及0.5 ka以来沉积灰黄色风沙层,指示了风沙活动较强;在1.6~1.9 ka 前后发育深黑色砂质古土壤,指示了风沙活动较弱。(3)13.4 ka以来研究区域古气候与风沙演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3.4 ka至早全新世整体转暖,风沙活动较强;早-中全新世温暖湿润,风沙活动弱;晚全新世气候波动转冷,风沙活动较强。(4)KE与HS剖面深黑色砂质古土壤发育时间差异可能反映了沙地边缘区局地地形、气候等因素对风沙堆积和古土壤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版本历史

[V1] 2025-07-14 11:39:24 ChinaXiv:202507.00160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预览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205
  •  下载量51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