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 2023 年,中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 2.96 亿,占总人口的 21.1%。这一数据凸显了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在这种宏观背景下,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已经显示出明显的局限性。随着老年人口的持续增加,传统的养老方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这不仅考验着社会福利体系,也迫使我们寻求创新的技术手段和服务模式来填补这一供给缺口。因此,智慧养老产业政策应运而生,它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为老年人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活。基于此,本文将探讨智慧养老产业政策干预下的“银发经济”,并全面分析这些外部和内部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基于 2008—2023 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多维实证方法探讨智能养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机制,并重点关注资本投资、劳动效率和消费结构带来的中介效应。首先,采用双差法(DID)评价智慧养老试点政策的经济效果,结果表明,该政策的实施使试点地区的GDP增长率平均提高了约1.8个百分点,智慧养老政策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其次,本研究在省级层面检验其机制,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发现,智能养老政策通过资本投入、劳动力供给和消费结构 3 条路径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当城市老龄化程度较低时,这种效果可能会减弱。最后,采用阈值模型分析智慧养老产业政策的异质性。当该地区人口老龄化,经济快速发展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更加显著。研究表明,智慧养老产业政策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倒逼技术创新和需求侧激活的三重机制,有效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建议构建“需求识别—技术赋能—政策协同”的立体化发展体系,针对区域老龄化和区域经济差异实施梯度
产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