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地质学
  • Environmental dynamic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lease from river sediments of arid areas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提交时间: 2024-05-15 合作期刊: 《干旱区科学》

    摘要: Human activities lead to the accumulation of a large amount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sediments in rivers. Simultaneously,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an be affected by environment and re-enter the upper water body, causing secondary pollution of the river water. In this study, laboratory simul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itially to investigate the release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river sediments in Urumqi City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 and determin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ir releas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significant short-term differences i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from sediments at different sampling points. The proposed secondary kinetics model (i.e.,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s model) better fitted the release process of sediment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The release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sediments is a complex process driven by multiple factors, therefore, we tested the influence of three factors (pH, temperature, and disturbance intensity) on the release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sediments in this study. The most amount of nitrate nitrogen (NO3–-N) was released under neutral conditions, while the most significant release of ammonia nitrogen (NH4+-N) occurred under acidic and alkaline conditions. The release of nitrite nitrogen (NO2–-N) was less affected by pH. The dissolved total phosphorus (DTP) rel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alkaline water environment, while the release of dissolved organic phosphorus (DOP) was more significant in acidic water. The release amount of soluble reactive phosphorus (SRP)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pH. The sediments release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t higher temperatures, particularly NH4+-N, NO3–-N, and SRP. The highest amount of DOP was released at 15.0°C. An increase in disturbance intensity exacerbated the release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sediments. NH4+-N, DTP, and SRP levels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the intensity of disturbance, while NO3–-N and NO2–-N were more stable. This study provides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protecting and restoring the water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s and has significant practical reference value.

  • Grain size and surface micro-tex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paleo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of Holocene sediment in southern margin of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 China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提交时间: 2024-05-15 合作期刊: 《干旱区科学》

    摘要: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alternating layers of aeolian and alluvial deposits. Investig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enaceous sediment in this area is of significant importa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ve processes of wind and water forces, as well as the provenance of sediment. However, there are relatively few investigation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sediment at present. In this study, we researched three aeolian-alluvial interactive stratigraphic profile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surface sediment on the desert-oasis transitional zone of southern margin of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 Based on the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 dating of aeolian sand and analyses of quartz sand grain size and surface micro-texture, we explored the aeolian-alluvi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t southern margin of the desert in Holocene, as well as the provenance of sedi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grain siz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sediment in the stratigraphic profiles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modern dune sand, interdune sand, muddy desert surface soil, and riverbed sand. Their frequency curves were unimodal or bimodal, and cumulative probability curves were two-segment or three-segment, mainly composed of suspension load and saltation load. The quartz sand in the sediment at southern margin of the desert had undergone alternating transformation of various exogenic forces, with short transportation distance and time,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was relatively humid. In Holocen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desert primarily featured braided river deposits, and during intermittent period of river activity, there were also aeolian deposits such as sand sheet deposits, stabilized dune deposits, and mobile dune deposits. The provenance for Holocene alluvial deposits at southern margin of the desert remains relatively constant, with the debris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being the primary provenance. Aeolian sand is mainly near-source recharge, which is formed by in situ deposition of fluvial or lacustrine materials in southern margin of the desert transported by wind erosion, and its provenance was still the weathered debris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In addition, the sand in interior of the desert may be transported by northwest wind in desert-scale, thu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unes in southern margin of the deser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composition and provenance changes of desert sand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 植物纤维毯覆盖对干旱区尾矿砂水热分布的影响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提交时间: 2023-09-27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覆盖会影响尾矿水、热分布,研究植物纤维毯覆盖对尾矿砂水热分布的影响,对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MICP)技术控制尾矿污染扩散过程中调控水热条件具有实际意义。于2022年夏季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莫索湾沙漠研究站,布设基于不同材料(黄麻、稻草、椰丝和棕榈)、不同规格(300 gm-2、500 gm-2、700 gm-2和900 gm-2)的植物纤维毯覆盖于尾矿砂的田间模拟试验,通过测定尾矿砂温度、含水率与蒸发量变化,探究植物纤维毯覆盖对尾矿砂水热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 植物纤维毯覆盖能降低0~20 cm尾矿砂温度、减小日温差及日变化幅度,其中900 gm-2的稻草纤维毯(D9)降温作用最强,日变化幅度最小。(2) 植物纤维毯覆盖能改善0~30 cm尾矿砂的保水性,减少水分蒸发损失。(3) 植物纤维毯覆盖能抑制尾矿砂水分蒸发,试验结束时,相同规格下累积蒸发抑制效率除D9略大于900 gm-2的黄麻纤维毯(H9)外,均表现为:黄麻>稻草>棕榈>椰丝,且均随规格增大而增大,其中D9抑制蒸发效率高达71.3%。(4) 植物纤维毯覆盖干旱区尾矿砂的最佳节水降温方案为D9。综上所述,植物纤维毯覆盖能有效节水降温,研究结果可为干旱区应用MICP技术控制尾矿污染扩散过程中调控水热条件提供理论支撑。

  • 旅游援疆效率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基于三阶段DEA和Tobit模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提交时间: 2023-09-19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援疆政策的深入实施推动旅游援疆效率提升,促进新疆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和Tobit模型,测度20152019年旅游援疆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环境因素对旅游援疆效率影响较强,旅游援疆综合效率提升空间较大且主要受规模效率影响,效率值变化趋势为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综合效率,旅游援疆效率呈现北高南低分布格局。(2)地区虚拟变量、投资水平、人均教育投资额、旅游资源吸引力显著正向提升旅游援疆效率。(3)从纵横相合与内外相宜视角归纳由3个时期、3个维度、7个方面构建的旅游援疆效率影响机制,提炼旅游援疆的方式变化与路径演化。研究结果对未来旅游援疆政策的宏观调整和援助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理论价值和参考意义。

  • 基于GEE的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NDVI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提交时间: 2023-09-19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区域植被动态变化研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使用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19952020年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逐年植被生长季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集,采用皮尔逊相关性、残差分析和Lindeman-Merenda-Gold(LMG)模型等方法对该保护区设立前后的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19952008年NDVI呈下降趋势的区域面积占比为69.04%,而在20082020年NDVI呈上升趋势的区域占比高达94.98%,研究区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后植被明显好转。(2) 19952008年负向人类活动与气候暖干化趋势导致实验区植被NDVI的减少,其中气候暖干化趋势是主导因素。(3) 降水量的增加和正向人类活动驱动了20082020年实验区植被NDVI的增加。其中,以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为代表的正向人类活动是该时间段植被恢复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治理与生态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风沙形势与防治任务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提交时间: 2023-08-23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精神,文章以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为主要目标,深入开展了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 漠边缘风沙形势与防治任务研究工作。依据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沙化土地特征和风沙活动形势, 以流沙不再漫延,尘源有效防控为目标指向,以防风、阻沙、控尘为核心课题,确定河西走廊塔 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思路。通过系统梳理风、沙、尘的源区和路径,瞄准沙漠边缘防沙治沙关键 带和突出沙害治理重点,提出了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防沙治沙重点任务区和重点任务,以期为打 好、打赢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

  • 打赢“三北”攻坚战,再造一个“新三北”:实现路径与战略规划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提交时间: 2023-08-23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45 年来,中国持续开展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简称三北工程),工程区的土地沙化、盐 渍化、水土流失等环境恶化状况得到了有效遏制和根本性改善,沙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生活安康。新时 期、新要求,三北工程也面临一些新挑战,亟待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文章系统梳理和分析了当前 三北工程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聚焦三北工程总规和第6 期规划,立足实现三个转变的路 径安排,规划未来􀀁10 年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的战略布局,擘画未来新三北工程的战略愿 景,提出加强机构和能力建设、打造示范样板、强化科技支撑等一系列政策建议。

  • 大国治理: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战略选择与未来愿景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提交时间: 2023-08-23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中国70 余年来持续开展的荒漠化防治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中国荒漠化防治进入新阶段,仍面临沙化 土地基数大、治理难度高等问题,需要全方位满足生态建设、乡村振兴和沙戈荒地区风电光伏开发利用等国 家战略需求。新时期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战略选择是整体提升、重点突破,战略核心是全域治理、创新驱动、 技术集成,分类施策的制度安排是全面实施一荒四制(养、防、治、用),全力打好打赢三北攻坚战的三大标志性战役,优先布局一批重点示范工程,加快政策更新,打造科技新引擎,助力荒漠化防治提质增效、擘画三生融合、人沙和谐的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愿景,推进荒漠化防治的中国方案走向世 界、惠益全球。

  • 基于LUCC和景观格局变化的广西山口红树林湿地 动态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提交时间: 2023-07-28

    摘要: 【目的】本研究在2022年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山口红树林保护区)实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结合LUCC和景观格局指数,选取1987-2021期间六个时期的遥感影像,利用面向对象的图像分类方法,着重探索广西山口红树林湿地变化过程和重要影响因素。【结果】从土地利用角度来看:研究区近35年间地类之间不断转换,其中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米草滩和养殖坑塘大比例增长,米草滩主要侵占原沿海滩涂,养殖坑塘主要由林地和耕地转换而来;就景观角度来看:景观破碎度持续增加,连通性逐渐降低,景观形状逐渐变得复杂,地类演替变得频繁;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沿海滩涂、米草滩和养殖坑塘的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在过去35年中,山口红树林保护区经历了重大的土地利用变化,入侵物种(米草滩)和人为干扰(养殖坑塘)是影响该地区红树林湿地变化的主要因素,也是景观破碎度持续增加的主要成因;研究采用多元方法,多角度分析,揭露区域影响因子的差异性,对典型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环境管理和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陕西省丹霞地貌景观特征、空间分布 与形成机理初探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提交时间: 2023-05-17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陕西省共有丹霞地貌54处,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和伊陕斜坡。正、负丹霞地貌兼具,沿西南东北方向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风成沙漠相砂岩丹霞分布面积最广,以狭缝型沟谷丹霞、波浪型丹霞、彩色丘陵为特色,多数处于发育青年期。运用最邻近点指数法、核密度分析法研究得出,陕西省丹霞地貌分布的空间结构类型为凝聚型,出现2个高密度区(延安甘泉志丹安塞富县丹霞片区和榆林靖边丹霞片区)、1个中密度区(照金旬邑彬县丹霞片区)和2个低密度区(宝鸡九龙山片区、神木公格沟府谷莲花辿片区)。从形成机理看,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沉积奠定了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燕山晚期以来的地势格局控制着正、负地貌的分布,节理和裂隙特征对丹霞地貌景观格局起关键性作用,水蚀、风蚀等为主导营力塑造出丹霞地貌景观形态。

  • 基于组合熵权RSR法的董志塬沟谷发育评价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黄土沟谷的发育演化进程研究对于发掘沟谷形成与土壤侵蚀的内在机理,指导黄土地区生态修复有深刻 的指导意义。基于沟谷水平空间、气候、沟谷点线面特征选取10个沟谷发育程度量化指标,利用组合熵权RSR法优 异的多因子综合性分档评价能力建立董志塬沟谷发育阶段分级评价模型,探究黄土沟谷的发育演化及分布规律。 研究发现:(1)基于熵权法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所占权重最高为16.08%,其次为沟谷密度(15.621%),两者 是判断沟谷发育程度的重要指标。(2)基于组合熵权RSR法将董志塬82条沟谷发育程度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 期和老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沟谷面积占比为88.48%,董志塬东部及北部发育程度较高,对于塬面侵蚀强烈。(3) 沟谷发育程度与其下伏古地貌、构造地质和黄土厚度有着高度相关性。(4)模型方差一致性检验显著性水平P< 0.001,线性回归拟合优度R2为0.986,评价模型表现良好。

  • 藏北高原砾石粒径空间异质性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提交时间: 2023-03-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砾石是各种水文和侵蚀等过程综合作用的产物,是草地和土壤退化、生态系统恶化的一个标志,反过来这 些砾石也影响到侵蚀的各个过程。研究藏北高原地表砾石的空间分异对区域生态环境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 以地表砾石粒径大小和空间位置为研究对象,通过Morans I 指数、空间变异函数、地理探测器、回归分析等方法对 其空间异质性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表明:(1)全局Morans I 指数值为0.481,呈显著的正相关,局部Morans I 指 数显示,研究区东部砾石聚集模式为高-高聚集,中部为低-低聚集,其余区域多呈随机分布。(2)砾石空间异质性由 结构因素主导,但是变异函数最佳拟合模型与特征参数值均存在一定差异性,即存在一定的各向异性特征。(3)地 理探测器结果显示,NDVI、土地利用类型为影响研究区砾石粒径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人口密度、植被类型、年均 降水为次要因素。(4)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最优尺度回归为最佳回归模型,NDVI对砾石粒径影响最大,其后依次为 土地利用类型、年均降水、植被类型。

  • 冻融干湿交替下灰绿板岩矿质元素释放特征及释放模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提交时间: 2023-02-02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地土壤肥力下降、灰绿板岩矿质元素淋溶释放规律不明等问题,通过室内模拟灰绿板岩冻融干湿循环交替试验,采用修正的Elovich方程、抛物线方程、双常数速率方程、一级动力学方程对各矿质元素的累积释放曲线进行拟合,研究不同粒径板岩在冻融干湿循环作用下的释放动力学特征及最优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两种粒径灰绿板岩淋溶液中矿质元素淋溶总量随循环次数增大而增大,1 cm粒径灰绿板岩矿质元素累积淋溶总量、淋溶速率在不同循环次数下均大于3 cm粒径。灰绿板岩矿质元素淋溶释放是多因素共同控制的物理、化学过程,其释放过程可大致分为快速反应阶段和反应趋于平衡阶段;压砂地土壤中Ca、K、Mg、P元素的供给量运用修正的Elovich方程预测结果较好,抛物线方程更适用于描述S元素的释放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宁夏中部干旱带旱作农田土壤肥力调控提供决策参考。

  • 陕西省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提交时间: 2022-12-20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生境质量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基础,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研究生境质量时空演 变及驱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利用InVEST模 型、泰尔指数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三大地区(陕南、陕北、关中)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子。结果表 明:( 1)20002020年全省平均生境质量呈现稳定且略微上升趋势,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表现为陕南和陕北地区高 于关中地区;( 2)全省三大地区间和地区内的生境质量差异较大,陕南和关中地区差异性大于陕北地区;( 3)受空 间尺度影响,全省和三大地区的驱动因子有所不同,植被与地形因子对全省生境质量影响最大,土地利用因子是三 大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且随着时间推移影响程度逐渐加强,地形因子与植被因子对三大地区的影响各有不同; ( 4)除单因子影响外,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因素的协同作用对三大地区生境质量变化影响显著。

  • 南疆塔中-38团沙漠公路沿线风沙输移规律与 防沙体系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提交时间: 2022-12-20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在建塔中-38团沙漠公路由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延伸至其东南缘,全程皆分布不同程度的风沙危害形 式,对沙漠公路的建设、服役、养护等造成严重威胁。基于该地区的遥感影像解译及风况数据分析,揭示了沙漠公 路沿线不同区段内的风沙环境特征和沙丘移动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沙害防治体系框架。通过研究发 现:(1)沙漠公路沿线区段盛行起沙风向为NE、ENE、E,起沙风频率由21.7%增长至33.8%,风向特征由锐双峰态势 发展为钝双峰态势,风沙环境逐步恶劣;(2)沿线区段输沙势介于178.23~309.43 VU,风能环境为低至中等,合成输 沙方向介于SW-WSW,风向变率为中等;(3)区段沙丘年平均移动速度在3.16~6.26 ma-1 之间,沙丘移动速度和方 向存在明显空间差异,且部分区段沙丘移动方向与合成输沙方向一致性较差。基于以上沙漠公路区段环境特征, 提出阻-固结合的沙漠公路防沙体系,对沙漠公路沙害的发展变化规律与公路的可持续研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氮沉降促进西北干旱区高寒湿地生态系统N2O排放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提交时间: 2022-12-20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大气氮沉降的增加会对干旱区高寒湿地N2O排放产生影响。以天山中部的巴音布鲁 克天鹅湖高寒湿地,不同水分条件的常年淹水区、季节性淹水区和常年干燥区为研究区,设置3个氮添加量处理( 0、 10 kg hm-2 a-1 和20 kg hm-2 a-1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监测了植物生长季生态系统N2O的排放量,并探究了 N2O排放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氮素增加显著促进了生态系统N2O 的排放( PPF)与施氮量(N)、土壤5 cm地温(T)呈多元一次方程关系( F=-2.763+0.209N+ 0.151T, R2 =0.483, P

  •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及协同/权衡关系研究 ——以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提交时间: 2022-12-20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国土空间面临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破坏、区域发展失衡等问题,明晰国土空间功能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以1990年、2000年、2010年、2018年为观测期,在分析呼包鄂地区国土空间功能演变特征的基础上,采用耦合 协调度及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对国土空间功能演变的协同/权衡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近28 a,研究区生产/ 生活功能局地上升,空间分布呈现以各市辖区为高值中心、向外梯度递减的圈层/半圈层格局;生态功能有所下降, 空间分布具有自然山水规模尺度依赖效应;国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升,协同关系旗县数量增加,但整体水 平较低,空间分异表现为生产-生活功能协同/权衡关系集聚分布;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协同/权衡关系趋于离散;各 功能协同/权衡关系空间耦合效应水平较低,国土空间功能亟需调整优化。

  • 黄土高原典型县域碳排放特征与时空格局 ——以庆城县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提交时间: 2022-12-20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县域是中国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碳汇功能的主要承载空间,更是双碳目标和政策落实的关键行政单 元。以庆城县为例,探讨黄土高原典型县域的碳排放特征和时空格局,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 和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启示和参考。结果表明:( 1)欠发达地区县域碳排放变化和结构具有鲜明的特征。规模以下 工业是庆城县最大的碳排放来源,工业碳排放比重低,第三产业和生活碳排放比重相对较高。( 2)庆城县碳排放空 间分布符合帕累托法则,即80%的碳排放集中在20%的区域,总体表现为整体分散,局部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 高碳区主要集中在川区、残塬区和县城区;中碳区主要分布在残塬区和交通沿线;低碳区则广泛分布于梁峁沟壑 区。( 3)受地形地貌影响,黄土高原县域碳排放呈现出明显的时空格局差异。县城、工业集中区、主要乡镇等中、高 碳区最大斑块指数增加,整体性提高,碳源多样性减少,类型趋于单一化。交通沿线和城乡居民聚居区等中碳区与 低碳区交错地带碳源多样性增加,聚集度降低。

  • 镍铜砷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提交时间: 2022-12-20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土壤中的微生物和酶活性是表征土壤质量的重要生物学性状。以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宁远堡镇白家咀 村冶炼厂附近下风向遭受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调查的方法对其020 cm和2040 cm 土层的重金属(Zn,Pb,Cd,Cr,Cu,Ni,As,Hg)、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和酶活性(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 酶、脱氢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1)土壤在020 cm土层,Ni、Cu和As点位超标率依次为15.4%、30.8%和 38.5%;在2040 cm土层,Ni、Cu和As点位超标率均为7.7%。( 2)Pb、Hg、Ni、Cu、Cd、As与细菌、脲酶、碱性磷酸酶、 过氧化氢酶、脱氢酶呈负相关关系;Cr与放线菌和真菌之间呈正相关关系;Zn与细菌生物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细 菌与放线菌生物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3)Pb、Zn 和 Cr 为主导土壤生物学性状的主要因子,其贡献率依次为 72.4%、16.2%和4.9%。在铜镍砷复合污染区,过氧化氢酶活性对重金属Cu、Ni、Cd、As较为敏感,可作为该区土壤质 量评价的有效指标。

  • 呼伦贝尔草原风蚀坑土壤水分异质效应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提交时间: 2022-12-20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风蚀坑是沙质草原常见的一种风蚀地貌,是草地沙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对草原植被破坏性强。本 文选择呼伦贝尔草原处于活跃发展阶段的风蚀坑为研究对象,并以周边草地为对照,对风蚀坑内外不同位置、不同 深度的土壤含水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风蚀坑造成草原土壤水分的破口效应,导致其周边近20 m范围草 地土壤含水量显著降低,且在沙坑边缘0~3 m范围内形成了一条干燥带,其土壤含水量比对照低45.15%;( 2)沙 坑内土壤含水量较对照降低44.44%,但沙坑下风向积沙区土壤含水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3)风蚀坑的沙坑及积 沙区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异质性较大,变异系数CV可达到50%以上,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呈现先 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4)经过雨季,风蚀坑的积沙区有一定的储水作用,而沙坑及边缘区却呈现出严重的失水 效应,土壤处于极度干燥状态,为沙坑的风蚀扩张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