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张文忠
  •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地理图景设计研究

    分类: 统计学 >> 社会统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3-27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文章以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对地理图景进行框架设计,认为地理图景是以地学研究要素为 对象,根据人地关系互动机理及重要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做出的一系列关于人地系统的合理展望,其目的是确 立并保持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文明建设地理图景需要分要素、分阶段、分区域设计,其重要目的之一 是达到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因此其设计是对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的扩展。不同区域地理图景的建设路径 是有差异的,各区域将根据各自综合发展状态的具体特征设计不同的地理图景建设方案。当前学界在我国美 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对标设计中,对联合国的相关指标体系参照较多,但相较而言,欧 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指标体系参考价值更大;选定合适的对标对象,对科学合理设计我国地理 图景具有重要意义。

  • 中国重污染产业空间集聚及其环境效应:特征与启示

    分类: 统计学 >> 社会统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3-27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重污染产业是工业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了解中国重污染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影响因素、集聚机制及 其环境效应,可以识别潜在的污染风险区域,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文章梳理了中国1999—2021 年的工业经济数据,刻画了重污染产业的空间分布和集聚特征,发现:(1) 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是过去 20 多年重污染产业发展的高产值地区,而新疆、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和四川则是未来重污染产业集聚 的潜在地区;(2) 生产成本(要素禀赋)、环境规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份额和产业结构是重污染产业发 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劳动力成本和重污染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的“倒U”关系;(3) 重污染产业发展存在区域 异质性,东部地区的“污染避难所”效应显著,中西部地区寻求低劳动成本、资源富集的区位导向性更加明 显;(4) 重污染产业的集聚显著增加了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重污染产业的集聚与环境污染存在明显的“倒 U”关系,而环境规制却没有发挥降污减排的有效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各地区应对重污染 产业集聚,以及降低潜在污染风险的规避措施和政策建议,以期能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提供参考。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网络及其溢出效应研究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知识的网络溢出效应在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文章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活动为研究对象,基于新能源汽车专利数据构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城市合作矩阵,并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的结构及其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计算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基于创新网络关系的溢出效应,并将结果与基于城市距离关系与邻接关系的溢出效应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示:(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活动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创新网络,但城市间、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并不密切;(2)新能源汽车的创新活动主要集中于规模较大的城市中,并且此类城市拥有更强的辐射带动能力;(3)企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是推动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但整体上并未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

  • 中国不同层级科技创新中心的布局与政策建议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科技创新中心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集聚、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支撑,以及创新组织和企业的合作与相互促进。中国在面向未来发展征程中,建设不同层级的科技创新中心网络体系,形成能够对接全球创新网络体系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全国科技研发和技术转移的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区域科技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以及促进地方特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地方科技创新中心。围绕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需要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吸引高素质人才,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统筹规划和建设各种科技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平台,以企业为创新活动主体,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

  • 我国重大生产力布局的历史沿革与“十四五”时期优化策略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重大生产力布局作为我国制度优势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关系到我国未来15—20年中长期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文章在重新审视和回顾我国重大生产力布局的主要理论基础和历史变迁过程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我国未来区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重大问题。提出重大生产力布局应该面向国家战略安全,以建设创新型地域经济综合体为主要抓手,构建自主、完备、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战略发展区主导+特殊类型区补充”为主的生产力总体格局,打造多主体参与的开放式重大生产力布局体系;不断强化东部沿海战略竞争能力、西部沿边战略开放能力和中西部战略保障能力,支撑我国实现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第二个百年目标。

  • 资源禀赋视角下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影响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黄河流域半数以上城市是资源型城市,该类型城市生态和产业协调发展对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以环境治理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门限模型、熵值法等方法,基于资源禀赋分异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进行类型划分,解析资源禀赋、环境规制和产业路径创造交互作用关系,归纳高、中、低等级资源禀赋下环境规制对产业路径创造的影响机制,进而针对不同等级资源禀赋条件下资源型城市提出高质量发展建议。结果表明:2003—2016年,黄河流域城市环境规制水平增长显著,且地区差距不断缩小,总体呈现上、中、下游逐级递增态势;2003—2013年,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产业路径创造水平提升明显,但地区差异显著;不同资源禀赋条件下,环境规制对资源类和非资源类产业路径创造的影响机制具有显著差异。为此,环境政策的制定和选择要考虑当地资源禀赋条件和经济发展对资源行业的依赖程度,科学设计精细化的环境政策,充分发挥环境规制对生态保护和产业转型的调节作用。

  • 黄河流域电力产业时空发展格局及绿色化发展路径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黄河流域能源矿产资源丰富,风、光、水能富集,电力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历史悠久。能否充分发挥电力产业经济、社会积极效益,严控生态环境负面影响,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也关乎我国能源供应与安全保障的整体格局。文章通过对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微观数据的分析,从电厂建设、电力生产等方面刻画了2003—2017年黄河流域电力产业时空发展格局。当前,黄河流域电力产业时空发展格局的形成主要受到资源禀赋和用电需求的双重影响。黄河流域电力产业现存问题主要表现在水电增量空间较小、火电装机过剩且发电效率偏低、风电和光电消纳不足。为了实现电力产业绿色化发展,应推动火电去产能,实现火电清洁高效利用,通过电力改革和制度创新,推进资源型产业融合发展;通过“煤电灵活性改造”“水光互补”等手段,解决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消纳问题,协调风电和光电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矛盾问题;推动电力技术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带动区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