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我国大豆供给能力路径刍议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近年来我国大豆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如何保障大豆安全供给已成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根据2011—2020 年我国大豆消费和供给状况,分析了目前我国大豆国内供给严重不足、国际供给依存度高及进口渠道较集中等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强大豆科学研究提高我国大豆产量、开展大豆国际科技合作及拓展大豆生产国际布局等提升我国大豆产业水平、拓宽大豆进口渠道的政策建议,以实现提高我国大豆供给能力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目标。

  • 海洋牧场 3.0:历程、现状与展望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海洋牧场的建设先后经历了以农牧化和工程化为特征的海洋牧场 1.0(即传统海洋牧场)阶段和以生态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海洋牧场 2.0(即海洋生态牧场)阶段,如今即将进入以数字化和体系化为特征的海洋牧场 3.0(即涵盖淡水和海洋的全域型水域生态牧场)阶段。海洋牧场 3.0 必须坚持“生态、精准、智能、融合”的现代化水域生态牧场发展理念,以保护与利用并进、场景空间拓展、核心技术突破、发展模式创新为特征,构建科学选址—规划布局—生境修复—资源养护—安全保障—融合发展的全链条产业技术发展格局,打造北方海洋牧场“现代升级版”,拓展南方海洋牧场“战略新空间”,开启水域生态牧场“淡水新试点”,支撑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引领国际现代化水域生态牧场建设与发展。

  • 中医药农业与乡村振兴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这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体现现代农业多重效益,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然途径。因文化包容性、理念特殊性和技术无创性,发展中医药对于促进健康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具有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文章探讨中医药在助力乡村振兴繁荣富强、文明和谐、绿水青山和巩固脱贫成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关发展政策建议。

  • 草食畜牧业乳肉功能性产品发展的战略思考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我国畜牧业历经 40余年快速增长,科技创新要素和全面小康社会新发展理念“双轮驱动”畜牧业步入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安全型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发展动物功能性产品是畜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文章在分析国内畜牧业行业和国内外草食畜牧业功能性动物产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草食畜牧业乳肉功能性产品研究的前沿科学和技术问题,同时围绕生物技术(遗传改良与生物合成)和非生物技术(饲养管理)对目前草食家畜乳肉功能性产品研发方面的实践探索做了简要介绍;以期在国家相关产业发展战略层面,针对不同生态区域特点和消费需求,加大草食畜牧业高质量转型和乳肉功能性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不断夯实草食畜牧业乳肉功能性产品调控理论和技术。唯如此则对于引导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消费者健康膳食,以及我国畜牧业新发展格局形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华北山前平原农田关键带观测研究平台(栾城关键带观测平台)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以下简称“栾城站”)位于华北太行山前冲洪积平原的中段,是地下水灌区高产农业生态类型的典型代表。由于近几十年来大规模、高强度的农业生产,区域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污染风险加剧。然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表生态系统与地下含水层被厚包气带隔开,地表农业生产活动对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目前,开展贯穿整个包气带的原位监测试验,是揭示这一过程机理的唯一途径。因此,建立大型农田关键带观测平台,是开展农业与地下水关系研究的重要需求。在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网络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下,栾城站建设的“栾城关键带观测平台”,通过对作物根系层—深层包气带—饱和带的土壤水、热、溶质等关键要素和变量的监测,可开展水分、溶质和污染物在厚包气带内的运移、转化规律研究,揭示饱和—非饱和过渡带水文过程及其与地下水补给关系,阐明农田生产活动的水肥迁移、转化及其对地下水量质变化的影响机制,为回答地表过程对地下水量质演化影响机理提供实验平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