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评价及随机性收敛研究——基于SBM-Undesirable 模型与面板单位根检验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10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当前, 全局层面及工业视角下的碳排放绩效评价和收敛性分析已趋于成熟, 但农业碳排放方面的研究尚十分薄弱。为补充相关研究, 对区域农业碳排放总量、绩效及两者的收敛趋势有更清晰的认识, 本文在测算2000—2014 年我国30 个省市农业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 运用SBM-Undesirable 模型计算农业碳排放绩效,并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对全国和各区域的农业碳排放总量及绩效进行了随机性收敛检验。结果显示: 1)2000—2014 年间, 全国农业碳排放量整体呈递增趋势, 但各区域排放量差异明显。比较中部与全国、东部和西部各年总量均值, 发现2000 年的差值分别为3.357 4106 t, 3.965 0106 t 和5.904 7106 t, 到2014 年, 差距扩大至5.244 8106 t, 7.351 2106 t 和7.681 0106 t, 对应增长比例分别为56.2%、85.4%和30.0%。2)各区域农业碳排放绩效存在显著差异。绩效均值折线图显示, 东部平均绩效较高, 15 年来基本稳定在0.8 左右; 西部和中部绩效均值较低, 绝大多数年份处于0.3~0.5, 但西部不断改善, 中部则持续下降。3)对总量进行收敛性检验,发现全国、西部、中部呈现明显的随机性分异, 仅东部出现随机性趋同; 在绩效的收敛性检验中, 全国范围内不存在随机性收敛, 但东部、中部、西部各自呈俱乐部式随机性收敛态势。随机性收敛检验结果表明, 中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和绩效不会自动降低到稳态水平, 有必要进行相关政策干预, 以缩小各省市间的差距。本研究为制定区域间差异化和区域内统一性农业减排政策奠定了基础。

  • 四川农村人口土地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及时空演变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本文利用量化分析法和GIS 空间分析法, 以四川省为例, 研究了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 农村人口、土地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问题, 以探讨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出路。研究结果表明: 2014 年,四川农村人口-土地-经济系统以勉强协调过渡类和良好协调发展类为主, 但区域间差异较大, 表现为优质协调发展与严重失调衰退现象并存; 从时间特征看, 2000—2014 年农村人口-土地-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时序变化较大, 轻度失调衰退区和勉强协调过渡区有所减少, 良好协调发展区逐渐增多, 2000 年勉强协调过渡区和良好协调发展区分别占市(州)总数的61.90%和14.29%, 到2014 年则分别占总数33.34%和52.38%, 而优质协调发展区和严重失调衰退区均无变化, 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从空间特征看, 协调发展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 山地、高原等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区域的协调发展度则较低。总体而言, 由于受地形地貌、资源禀赋和地理区位等方面的影响, 四川各市(州)农村人口、土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三者间的协调发展度存在较大差异, 应根据区域发展特色与不足, 确定农业发展目标和重点, 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