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李 琪
  • 北方地区叶面积指数变化对蒸散和产水量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10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伴随植树造林/再造林等工程实施, 我国北方地区叶面积指数(LAI)近年来变化明显。但有关植树造林等引起的LAI 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利用卫星遥感LAI 数据和生态 过程模型(BEPS)评价了2000—2014 年北方地区LAI 变化对蒸散和产水量的影响。首先评价了北方地区LAI 的变化趋势; 在此基础上采用“去趋势”法去除LAI 变化趋势而仅保留其年际变化; 而后分别基于原始和去趋势后LAI 序列驱动BEPS 模拟北方地区蒸散; 最后基于两种情景比较分析LAI 变化对蒸散和产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北方地区LAI 发生显著变化的地区占北方地区面积的20.2%, 其中LAI 显著升高和显著降低地区面积分别占18.8%和5.5%。在像元尺度上, LAI 升高会促进蒸散并降低产水量, LAI 降低则相反。在区域尺度上,LAI 升高分别对蒸散和产水量产生了显著的正负效应; LAI 变化对水循环影响取决于研究区覆盖范围和研究区内LAI 升高和降低的比例。考虑到LAI 升高对产水量可能产生的负效应和北方地区的缺水危机, 未来植树造林活动或许应该考虑更多集中于南方地区。

  • 基于地形因子的土壤侵蚀评价指数修正——以陕北安塞集水区为例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6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地形是影响土壤流失的重要因素, 小流域尺度上的土壤侵蚀评价指数(SLsw)对于地形的研究过于简 单, 因此本研究对SLsw 中的地形因子(G)进行修正, 进而得出G 因子修正后的土壤侵蚀评价指数(SLsw_G)。以黄土丘陵沟壑区—— 安塞集水区为研究区, 基于GIS 技术, 利用2006—2012 年安塞集水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水文观测站的日降雨量数据、土壤采样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 计算研究区2006—2012 年逐年的SLsw, 利用安塞集水区实测的输沙量, 验证修正的SLsw_G 指数的有效性, 并分析安塞集水区土壤侵蚀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修正前后土壤侵蚀情况分布基本相同, 均呈现东南部地区SLsw 指数高, 而西北部地区相对较低。在安塞集水区东南部, 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 土壤保持措施相对较弱, 同时土壤中黏粒和粉粒质量较轻, 黏粒和粉粒湿时有明显的黏结性, 降雨过程中容易被水冲刷;根据土壤采样点的采样数据表明, 东南部地区土壤中黏粒和粉粒的含量较高, 较容易造成土壤侵蚀。修正前后指数通过T 检验得出, SLsw 和SLsw_G具有方差齐次性, P=0.0370.36), 修正后的相关性较修正前的相关性有所增加, 说明修正是有效的, 修正后的SLsw 指数能够更好地评价研究区域土壤侵蚀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