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谢宝华
  • 入侵植物互花米草防治:理念、技术与实践

    分类: 统计学 >> 社会统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3-27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外来物种互花米草挤占本土动植物生存空间,导致潮间带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生态服务功能降低,因 此,亟须遏制互花米草在我国滨海地区快速扩张的势头。文章介绍了互花米草入侵我国的概况及其造成的主 要生态危害,提出了“生态危害评估—分区有效控制—监测预警”的互花米草防控理念,并对国内外互花米 草治理技术和我国互花米草治理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不同治理技术各有优缺点,把不同技术配合使用的综 合治理技术通常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截至2023 年6 月初,我国实施近200 项互花米草防治项目,治理 成本多数低于60 000 元/公顷。未来应着重研究:(1) 防与控相结合,建立互花米草防治长效机制;(2) 优化 综合治理技术,加强专业机械设备研发;(3) 加强对治理效果及治理工程对环境和生物影响的评估。

  • 海岸带蓝碳增汇:理念、技术与未来建议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盐沼、红树林、海草床等海岸带生态系统的蓝碳功能和固碳潜力已成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长期解决方案之一。然而以往的海岸带生态系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忽视了蓝碳固碳增汇技术,在项目实施及管理过程中对碳汇状况的动态监测和系统评估也不够完善。文章提出了海岸带生态系统蓝碳增汇理念,重点围绕土壤碳减排技术、植物固碳增汇技术、土壤微生物固碳技术、碳沉积埋藏技术这 4 个关键技术,探索海岸带蓝碳增汇技术体系与途径。建议未来应从研发海岸带蓝碳增汇技术、实现生态保护修复与固碳增汇协同增效、加强固碳增汇技术的监测与评估、建立海岸带蓝碳碳汇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加快前瞻布局和系统研究,为制定海岸带蓝碳增汇途径和提升碳汇功能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在增加生态碳汇能力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