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陈年来
  • 黑果枸杞茎叶生长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灌水施肥的响应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0-04-26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在石羊河中游田间条件下,通过灌水和施肥调节黑果枸杞生长。测定不同时期黑果枸杞茎、叶生长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变化,分析器官水平生长速率与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关系,验证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生长速率假说”。灌水施肥显著促进了茎长、基径和叶片长、宽及叶干重的生长(P <0.05),而茎长、基径、叶面积和叶干重的相对生长速率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各处理下黑果枸杞新梢C含量及C∶N、C∶P随生育期进程呈增加趋势,而N、P及N∶P呈降低趋势;灌水和施肥处理后茎C含量及C∶N、C∶P、N∶P低于对照,茎N、P含量高于对照。各处理叶片C、N、P含量在生育期内呈降低趋势,而C∶N、C∶P及N∶P呈增加趋势;灌水和施肥后叶片C含量及C∶N、C∶P、N∶P低于对照,叶片N、P含量高于对照。茎C含量及C∶N、C∶P显著高于叶片(P <0.05),而N、P含量及N∶P显著低于叶片(P <0.05)。生长速率假说认为,生物个体的生长速率与体内的N∶P、C∶P具有负相关关系, 与N、P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处理黑果枸杞茎、叶的生长速率与其N、P含量及C∶P、N∶P总体相关性不显著。表明施肥灌水调节下黑果枸杞茎叶生长及化学计量学特征不支持生长速率假说。

  • 不同间作播期和密度对甜瓜/向日葵间作系统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6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在大田条件下以甜瓜和向日葵为试材, 研究两种作物单作和向日葵间作播期(甜瓜伸蔓期、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间作密度[高(24 975 株·hm-2)、中(22 200 株·hm-2)和低(19 980 株·hm-2)]对间作系统和两种作物单作的氮素积累量、氮素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间作显著提高了间作系统甜瓜的氮素累积和利用效率, 却降低了向日葵的氮素累积和利用效率。间作甜瓜植株地上部的氮素累积量平均为195.08 kg·hm-2, 较单作甜瓜(172.61 kg·hm-2)提高13.0%, 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单作(分别提高40.5%和55.4%)。间作系统向日葵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较单作降低8.2%和58.4%, 而氮素收获指数较单作提高4.9%。在甜瓜伸蔓期、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间作向日葵, 间作系统的氮素利用效率较同播期的单作向日葵分别提高43.5%、12.5%和59.8%; 果实膨大期间作向日葵, 间作系统的氮素利用效率较单作甜瓜提高6.7%。在甜瓜伸蔓期、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间作向日葵, 间作系统的氮肥偏生产力较同播期的单作向日葵提高6.5%、32.1%和40.4%, 较单作甜瓜分别降低22.5%、10.1%和34.3%; 在甜瓜伸蔓期、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间作向日葵, 间作系统的氮素收获指数较同播期的单作向日葵分别降低7.2%、7.7%和12.5%。高、中和低3 个间作密度下, 间作系统的氮素利用效率较同密度甜瓜单作分别降低14.2%、20.4%和13.9%, 较向日葵单作分别提高25.2%、20.0%和9.5%, 氮肥偏生产力较同密度甜瓜单作降低29.6%、15.6%和21.1%; 高密度和低密度间作处理的间作系统氮素收获指数较向日葵单作提高2.7%和1.4%, 而中密度间作降低7.6%。间作系统甜瓜的光能利用效率与氮素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向日葵的光能利用效率与氮素利用效率无显著相关。在河西绿洲灌溉条件下, 氮素利用率较高的适宜向日葵间作播期为甜瓜果实膨大期, 适宜间作株距为40 cm(密度为24 975 株·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