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李 爽
  • 类黄酮参与调控中亚滨藜幼苗对盐胁迫的耐受性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10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中亚滨藜是一种典型的盐生植物, 广泛分布在我国盐碱地区。前期研究中, 我们发现盐胁迫显著诱导了中亚滨藜幼苗根尖类黄酮的累积, 但其中的生理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在不同盐浓度(50 mmol·L1、100 mmol·L1、250mmol·L1、500 mmol·L1、600 mmol·L1 NaCl)处理下, 通过添加KNO3(25 mmol·L1、35 mmol·L1)和外源槲皮素 (100 nmol·L1 quercetin), 采用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研究方法, 分析了盐诱导的类黄酮累积在调节中亚滨藜幼苗耐盐性中的生理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使用外源类黄酮类物质——槲皮素进行处理, 一方面更加抑制了盐胁迫下幼苗主根的生长, 同时还显著降低了根部H2O2 的累积和幼苗在盐胁迫下的MDA 水平, 但使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这些结果表明, 槲皮素通过抑制主根生长, 影响了中亚滨藜根系结构; 通过降低氧化伤害,提高了中亚滨藜幼苗对盐胁迫的耐受性。盐胁迫还显著诱导了中亚滨藜幼苗对硝酸盐(NO3)的累积, 使用25mmol·L1 和35 mmol·L1 KNO3 处理, 可显著诱导其幼苗根尖类黄酮的累积。这些结果表明, 硝态氮可能通过影响类黄酮途径, 从而参与调控了中亚滨藜幼苗的耐盐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中亚滨藜耐盐的生理与分子机制, 以及类黄酮参与调控中亚滨藜耐盐性的生理与分子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为使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农艺措施提高作物耐盐性、改良盐碱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外源抗坏血酸与谷胱甘肽对打顶后烟草氧化还原平衡及烟碱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6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烟碱含量偏高是我国烤烟的现状。如何有效降低烟叶烟碱含量, 提高烤烟工业可用性是烟叶生产中 的一个难题。根据烟草打顶导致烟碱含量急剧上升和机械损伤造成细胞氧化迸发的的现象, 本试验从打顶创伤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入手, 采取打顶后在伤口涂抹抗氧化剂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和抗坏血酸(AsA)两种方法来抑制活性氧含量的上升, 探究茉莉酸刺激烟碱含量上升和活性氧含量之间的关系, 并比较两种方法在抑制活性氧及烟碱上升的效果。结果发现, 涂抹AsA+GSH 和AsA 处理对烟草叶片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丙二醛的上升有抑制效果, 过氧化氢降解速度慢于超氧阴离子, 在烟草内有积累现象。涂抹AsA+GSH和AsA 处理在打顶6 h 时茉莉酸含量低于常规打顶, 对茉莉酸的产生有抑制效果。其中处理96 h 后, 打顶后涂抹AsA+GSH 的处理叶片烟碱含量比常规打顶低21.5%, 打顶后涂抹AsA 的处理叶片烟碱含量比常规打顶低17.5%。且各检测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另外, 打顶后24 h, 各处理的活性氧含量回到对照(不打顶)的水平。试验表明, 抗氧化型物质(AsA+GSH)涂抹打顶后烟草的伤口能有效抑制活性氧、茉莉酸和烟碱含量的上升, 且活性氧、茉莉酸、烟碱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AsA+GSH 比AsA 有更强的抗氧化性, 能更好地抑制打顶后烟碱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