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科技助力南方乡村振兴智慧农业发展模式的思考

    分类: 统计学 >> 社会统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5-1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农业是乡村的根本,发展智慧农业是实现乡村振 兴的重要手段。南方丘陵山区是我国土地石漠化的集中分布区,农业基础条件劣势明显,是我国乡村振兴难 啃的“硬骨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时期,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 等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南方丘陵山区如何实现信息化,如何走出一条合理的现代化农业农村发展 道路,如何以农业发展带动农村和美、农民富裕,是当下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文章立足南方丘陵山区人 口、耕地、地形地貌等基本现状,深入剖析限制南方丘陵山区农业发展的痛点,围绕智慧农业的智能感知、 智能通信、智能决策、智能作业全流程环节,借助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出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发展智慧农 业的思路和步骤,形成一套助力南方乡村振兴的智慧农业发展模式,并以贵州省水城区为例进行示范,以期 全面展开推广。最后,围绕南方丘陵山区发展智慧农业的短板和挑战,提出4点发展建议。

  • 智慧农业助力粮食生产节本增产增效的“九步法”

    分类: 统计学 >> 社会统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3-27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技术提 升等均为粮食增产增效作出了贡献。在当前严守18 亿亩耕地红线的局势下,大水大肥等依靠农用物资投入提 升粮食产量的增长效应已进入平台期,持续增产的空间有限。在信息化、智能化、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 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将数字经济与农业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智慧农业,将是我国粮食增产增效的 新增长点。围绕粮食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3 个阶段,针对从整地到粮食入库的全过程,文章提出了智慧 农业的“九步法”,即“两精”“三变”“三减”“一用”,并分别阐述了每个环节的内涵、存在的技术瓶颈和 对粮食生产节本增效的作用。最后,针对我国智慧农业发展,就大数据的获取、标准化、应用和安全提出了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