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红团簇星测定距离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3-06-07 合作期刊: 《天文学进展》

    摘要: 超新星遗迹 (supernova remnants, SNRs) 是星际介质的重要来源,是理解超新星爆发机制、银河系宇宙线的加速和星际介质中化学元素丰度的重要载体。对 SNRs 距离的准确测量能对遗迹的其他物理参数进行更好的约束。在目前已经证认的 SNRs 和新发现的 SNRs 候选体中,有约 1/3 的 SNRs 及候选体有比较可靠的距离测量信息。通常测量 SNRs 距离的主要方法有 3 种:运动学方法、Σ-D 关系法、消光-距离法。近几年,基于消光-距离的测距原理,利用红团簇星作探针来测量 SNRs 距离的方法得到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红团簇星是一类正处于 He 核燃烧阶段的小质量恒星,它们的绝对光度和本征颜色弥散小,很容易被识别出,故常被用来作为标准烛光进而测量天体的距离。介绍了目前 SNRs 测距的进展,总结了利用红团簇星测量 SNRs 距离的进展。

  • 年轻脉冲星周期-磁场分类及演化

    分类: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4-12 合作期刊: 《天文学报》

    摘要: 年轻脉冲星多处于超新星遗迹(Supernova Remnant, SNR)中, 其分为转动供能脉冲星(Rotation-powered SNR-PSR)、磁星(Magnetar)和中心致密天体(Central Compact Object, CCO), 这3类年轻脉冲星有着不同的自旋周期及磁场强度分布. 其中, 遗迹磁星(SNR-Magnetar)的平均自旋周期比转动供能遗迹脉冲星大近一个量级, 平均磁场强度高近两个量级. 同时, 中心致密天体比转动供能遗迹脉冲星的平均磁场强度低近两个量级. 这3类年轻脉冲星不同的物理性质, 可能源于其不同的前身星或不同的超新星爆发过程, 也可能源于其中子星诞生后的不同演化过程. 此外, 转动供能遗迹脉冲星比年轻的转动供能非遗迹脉冲星具有更快的平均自旋周期、更大的平均磁场强度和更短的平均特征年龄. 这暗示新诞生的中子星经时间约为105--106\;yr的演化过程, 其自旋速度将减小近一半, 同时其磁场强度也将衰减近一半.

  • 和脉冲星风云的 X 射线偏振成像

    分类: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3-26 合作期刊: 《天文学进展》

    摘要: 年轻超新星遗迹和脉冲星风云中的高能粒子可以通过同步辐射产生 X 射线。对该辐射的 偏振测量有助于揭示粒子加速区磁场的性质,进而研究粒子加速的机制。首颗 X 射线偏振成像 卫星于 2021 年底发射升空,已揭示了数个年轻超新星遗迹和脉冲星风云的 X 射线偏振图像。观 测显示,仙后 A 和第谷超新星遗迹的偏振度较低,平均值分别约为 2.5% 和 9%;而蟹状星云和 船帆脉冲星风云的偏振度较高,平均值分别约为 20% 和 45%。结果表明脉冲星风云的磁场较为 有序,而两个年轻超新星遗迹的粒子加速区磁场是高度湍动的,且激波附近的磁场结构呈现径向 分布。未来,随着对 IXPE 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以及与我国建设中的增强型 X 射线时变与偏振 探测器 (eXTP) 等更多望远镜投入使用,以上两类天体的磁场构型和粒子加速模型将得到进一 步的限定。

  • 和脉冲星风云的 X 射线偏振成像

    分类: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3-22 合作期刊: 《天文学进展》

    摘要: 年轻超新星遗迹和脉冲星风云中的高能粒子可以通过同步辐射产生 X 射线。对该辐射的 偏振测量有助于揭示粒子加速区磁场的性质,进而研究粒子加速的机制。首颗 X 射线偏振成像 卫星于 2021 年底发射升空,已揭示了数个年轻超新星遗迹和脉冲星风云的 X 射线偏振图像。观 测显示,仙后 A 和第谷超新星遗迹的偏振度较低,平均值分别约为 2.5% 和 9%;而蟹状星云和 船帆脉冲星风云的偏振度较高,平均值分别约为 20% 和 45%。结果表明脉冲星风云的磁场较为 有序,而两个年轻超新星遗迹的粒子加速区磁场是高度湍动的,且激波附近的磁场结构呈现径向 分布。未来,随着对 IXPE 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以及与我国建设中的增强型 X 射线时变与偏振 探测器 (eXTP) 等更多望远镜投入使用,以上两类天体的磁场构型和粒子加速模型将得到进一 步的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