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地理学
  • 新疆农业碳排放的时空差异与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通过测算2007—2020年新疆13个地州市的农业碳排放总量与强度,利用基尼系数分解法揭示新疆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新疆农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与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考察期内新疆农业碳排放总量的演变特征大致分为3个阶段:快速上升、持续下降和平稳上升。最大的碳源是秸秆燃烧,其次是禽畜养殖。考察期内农业碳排放强度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2)考察期初与期末农业碳排放强度表现较大空间差异,呈现出“北低南高”的特征。基于碳排放构成的差异可将新疆划分为5类不同地区。新疆整体、北疆和南疆地区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基尼系数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最大。(3)考察期内新疆农业碳排放强度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且各地州市间农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联系程度随时间推移变得更加紧密。新疆农业碳排放主要受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影响,从市场层面来说,产业聚集、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发展水平以及种植结构与农业碳排放强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具有显著的区域间溢出效应。从政府层面分析,环境治理水平和地区灾害发生面积与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 基于生态网络的生态修复关键区识别——以延安市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划定生态修复关键区是落实差异化生态修复策略的前提与基础。以延安市为例,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法构建景观格局,融合可能连通性指数识别生态源地。基于土地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等影响因子,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计算最小累积阻力差值,提取生态廊道,构建生态网络,并通过成本连通性划分廊道等级,利用图论法分析网络结构特征,最后叠加生态廊道与景观格局,识别延安市生态修复关键区。结果表明:(1)延安市森林、草地等覆盖基数较大,但整体较分散,景观连通性较差。(2)延安市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东南部,而东北部生境质量较差,不宜物种栖息。(3)延安市生态廊道以森林景观为主,其中重要廊道占10%,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南部,生态网络空间分布极不均匀。(4)生态网络的闭合度、复杂度和连通度均较低,网络稳定性较差。(5)延安市生态孤岛主要分布在洛川县,生态修复关键区主要集中在富县和黄龙县,其中一级修复区占比21.93%。研究结果可为延安市及其他市域生态修复关键区识别及生态网络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 宁夏区域发展对环境胁迫的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区域发展引发的环境胁迫已经成为制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黄河上游地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研究区,构建环境胁迫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2012—2020年宁夏各县域的环境胁迫指数进行测度,并系统分析环境胁迫指数的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借助GWR模型对影响环境胁迫空间分异的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1)虽然宁夏各县域环境胁迫指数的平均值由0.56580降至0.49762,但是环境胁迫指数的最小值由0.056359增至0.091005,最大值也仅由0.948896降至0.911162,区域发展对环境造成的胁迫压力仍然较重,表现为整体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局部环境胁迫压力依然趋紧的特点。(2)环境胁迫指数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较高环境胁迫等级和高环境胁迫等级的县域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资源相对较丰富的宁夏北部川区,而低环境胁迫等级和较低环境胁迫等级的县域主要分布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宁夏南部山区。Moran’s I 指数和Getis-Ord G*指数分析表明,环境胁迫指数的空间聚集性在逐渐增强,且其强度和冷热点区的分布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相关性。(3)人口因素、城镇化因素和能源消耗因素对环境胁迫具有正相关性,产业结构因素和土地利用因素对环境胁迫具有负相关性。为此,宁夏应该有序促进人口在空间合理分布,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 山西黄河流域水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条件的要素,其中水生态系统服务对于维持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流域水生态服务研究相对薄弱。基于In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 offs)模型量化了山西黄河流域2000—2020年的产水量、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服务的时空分布格局。探讨了气候条件和土地利用与产水量、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服务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20 a,流域的产水量出现了波动上升的变化,且高峰值的出现在2020年,达152.37 mm。在空间上产水量分布差异明显,高值区范围扩大,低值区范围缩小。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共同影响山西黄河流域产水服务时空变化。气候变化对流域产水服务的贡献率远大于土地利用变化。(2)近20 a,流域水源涵养量与产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高峰值的出现在2020年,达100.32 mm。空间上,林地水源涵养量增加最多,其次为草地,降水量大且蒸散相对较小的地区水源涵养能力显著高于其他地区。相比土地利用,气候因素对水源涵养量的影响更大。(3)在水质净化方面,同时期流域N、P输出量呈现逐年递减的态势,在2020年N、P输出量均达到最低值,分别为0.4739 kg·hm-2和0.0366 kg·hm-2。空间上,山区和丘陵地区的N、P输出量显著低于平原和盆地。人类农业活动特别是对农业用地中化肥的广泛投入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同时伴随城市化发展的不透水地面的扩张也会对研究区水质净化造成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山西黄河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及生态补偿与流域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 山西省乡村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成效 评价及驱动路径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基于融合发展的自组织过程视角,从内外双驱力层面构建了评价体系,以山西省11个乡村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村落为研究样本,综合评估两者服务融合发展水平,并通过定性比较分析探讨了其驱动路径。研究表明:(1)内驱动力权重高于外驱力,资源融合、设施融合、机构融合是影响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2)案例地整体处于局部融合发展阶段,揭示出其在融合动力、融合保障、融合深度及融合过程等发展上存在明显不足。(3)内驱动力组合上,文旅公共服务平台被视为核心条件,反映出融合表现形式上具有“小而精”特征。外部驱动力上,文旅消费市场潜力是核心条件,反映出存在城乡社会服务融合发展短板。(4)驱动路径分析提炼出了自上而下方式的统筹管理路径、改革供给模式的功能创新路径、扩宽融合渠道的资源共享路径、优化要素协同的融合保障路径。 

  • 民航运输对入境旅游经济的影响——基于异质性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民航运输是入境旅客来华通道的物质主体,是实现旅游产品价值的先决条件。收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1—2022年的经济数据,按照入境旅游经济发展程度引入分区域测度法探究航空运输对入境旅游的异质性溢出。研究扩展单一时间序列数据为时间和空间面板数据,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模拟实证。结论表明:(1)我国入境旅游业总体呈现聚集合作的态势。(2)民航运输对入境旅游的溢出存在空间差异。在入境旅游发达区域,空间溢出为正,在入境旅游不发达地区则为负。(3)不同地区,入境旅游的空间集聚特征不同。在入境旅游发达地区,存在明显的竞争和集聚效应;在入境旅游不发达地区,没有明显的集聚特征,旅游生产要素没有空间关联。研究结果为民航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推动我国区域入境旅游一体化的形成,实现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

  • “交旅”融合下旅游经济与高速交通协调发展分析——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关中平原城市群是我国西部旅游资源的重要聚集地,其众多旅游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均衡发展亟需高速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撑。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高速交通和旅游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剖析高速交通与旅游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并从时空维度分析两者耦合协调的演化态势,最后探究不同高速交通方式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关中平原城市群高速交通与旅游经济综合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且城市群内部发展存在较大差异。(2)城市群高速交通和旅游经济尚未形成明显协调发展格局,其耦合协调度在时序上呈逐步上升趋势,在空间上逐步向“一圈一轴三带”格局演化。(3)不同的高速交通对系统协调程度和旅游经济边际效应存在明显差异,且与旅游经济的耦合协调度也不同。

  • 基于RF分类调优和SNIC 聚类的新疆红枣种植区遥感提取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论文旨在快速提取新疆红枣种植区分布信息和种植面积,为预测产量、价格,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数据支持。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快速获取覆盖全疆的Sentinel-1雷达影像、Sentinel-2光学影像及SRTM地形数据,从中提取光谱、纹理、地形等44个特征并进行特征优选过程,在对随机森林分类器进行超参数调优后,得到新疆2021年10 m分辨率红枣种植区空间分布图,运用超像素聚类的方法对全疆主要红枣种植区域进行分类后处理及分区统计,最终得到全疆红枣种植面积。结果表明:(1)通过基于简单非迭代聚类算法进行分类处理,得到全疆红枣种植面积为4253 km2,其主要分布在南疆的阿克苏、喀什、和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东疆的吐鲁番市、哈密市等地。(2)对随机森林分类器进行超参数调优后,能够有效提高提取精度,基于混淆矩阵计算的平均总体分类精度为0.86,平均Kappa系数为0.82,红枣提取的生产者精度为0.87,用户精度为0.80。(3)Sentinel-1极化波段特征在红枣信息提取中占据重要地位,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次之。结合多源遥感数据能够快速提取新疆红枣种植区分布与面积信息,对推动该地区农业现代化、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2001—2021 年内蒙古荒漠草原水分利用效率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是表征水碳过程的重要指标,对研究生态脆弱区水碳耦合规律及其响应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总初级生产力(GPP)、蒸散发(ET)、气温、降水量和土壤水分系统分析了2001—2021年内蒙古荒漠草原WUE的时空变化特征,讨论了影响WUE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1)内蒙古荒漠草原2001—2021年WUE平均值0.877 g C·mm-1·m-2,空间变化范围在0.35~2.42 g C·mm-1·m-2。(2)预测其未来变化趋势发生转变的区域占比较大(约占69.00%),这些区域WUE未来变化趋势容易逆转。(3)空间上超过60.00%研究区的WUE与降水量、ET、土壤水分呈现正相关,其中降水量与WUE正相关最为明显(正相关区域占比约91.00%,通过显著性检验P<0.05区域占比约30.00%)。(4)WUE与气温总体呈现负相关,负相关区域占比超过60.00%。(5)气候变化在内蒙古荒漠草原WUE变化中起主要作用。内蒙古荒漠草原WUE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荒漠草原地区WUE研究提供参考。

  • 阿克达拉大气本底站地表辐射收支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地表辐射收支变化影响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利用阿克达拉大气本底站基准辐射观测系统的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地表辐射四分量数据,分析阿克达拉大气本底站地表辐射与反照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太阳总辐射年曝辐量为5772.74 MJ·m-2。太阳总辐射曝辐量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不同月份太阳总辐射和反射短波辐射日峰值集中在11:00—12:00,地面长波辐射日峰值集中在12:00—13:00,大气逆辐射日峰值出现时间没有明显规律。(2)净收入辐射最大值主要出现在正午,净支出辐射最大值出现时间主要在日落时。(3)降雨对太阳总辐射、反射短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地表反照率具有削弱作用,降雪过程太阳总辐射受到削弱,降雪后地面积雪导致地表反照率增大,地面反射短波辐射增强,日间地面长波辐射和地面净辐射减弱,由于雪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夜间地面长波辐射较降雪前增强;降雨与降雪均对大气逆辐射具有增强作用。(4)雨天地表反照率最小值为0.16;当积雪深度达到5 cm时,地表反照率可达0.96,新雪地表反照率大于老雪,且稳定积雪的地表反照率日均值在0.72~0.88。

  • 西藏高原人体舒适度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利用西藏高原38个气象站1981—2020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及1970—2000年30 s空间分辨率气候数据,对人体舒适度指数(ICHB)及高原人体舒适度指数(PICHB)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西藏高原近40 a ICHB呈显著上升趋势,整个西藏高原年ICHB升高率为0.76·(10a)-1,各气候区年ICHB升高率为(0.57~0.98)·(10a)-1。季ICHB升高率在时间上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2)年ICHB和季ICHB的升高率在空间上表现为西部>北部>东北部>东南部>中部、南部边缘。(3)PICHB空间上表现为寒冷特不舒适、重度高原反应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及东北部的高山上;冷不舒适、重度高原反应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及南部边缘的高山上;冷不舒适、中度高原反应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和南部边缘等区域的较低海拔地区;凉较不舒适、轻度高原反应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南部边缘地区;不冷不热舒适、无高原反应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错那县南部和墨脱县南部。随着西藏高原近40 a 和未来气候“暖湿化”的变化趋势,各地月ICHB、季ICHB、年ICHB明显提高,PICHB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均向着舒适度升高的方向发展。

  • 关中地区人类活动强度与地表温度的时空 关联特征及其驱动作用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人类活动对全球温度升高的促进作用愈加明显,如何科学衡量人类活动强度并探究其与地表温度的时空关联性成为当前研究热题。以关中地区为例,整合人口密度、地区生产总值、夜间灯光强度、建设用地面积比例、电量消耗5个指标表征人类活动强度,分析关中地区人类活动强度与地表温度时空变化规律,探究人类活动强度与地表温度关联性及其驱动作用。结果表明:(1)2001—2020年关中地区平均地表高温、低温区域分别呈现总体增大、减少的趋势,地表高温区域范围不断扩大。(2)2000—2020年关中地区的人类活动强度逐渐增加,特别是在各地级市的市辖区和主要居民点,高强度区域范围不断扩大,而低强度区域主要位于秦岭山区。(3)2000—2020年关中地区人类活动强度与地表温度呈显著正相关性和空间上的集聚性,正相关区域面积呈现增大趋势,主要由不显著及负相关转化为正相关区域,高-高类型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各城市主城区,低-低类型集聚区主要分布在秦岭山区。(4)影响地表温度的人类活动强度指标中,夜间灯光强度、人口密度、建设用地面积比例对地表温度的驱动作用最为显著;且夜间灯光强度与建设用地面积比例、人口密度与建设用地面积比例交互作用对地表温度的解释力最强。

  • 庆阳市空气污染及气象因子影响特征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基于2015—2021年庆阳市空气污染和气象数据,利用变率统计分析庆阳市空气质量指数、首要污染物及其浓度变化特征,运用气候相似性原理和多因子综合评价并探究气象因子对污染物的作用与影响,并确立响应指标,为全市精准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支撑。结果表明:(1)庆阳市空气质量优良率86.6%,空气质量指数年均为73,呈不明显上升趋势。首要污染物主要为PM10、PM2.5和O3 3种,且季节特征明显。2017年后SO2污染明显改善,但颗粒物与O3并发的复合型污染凸显,与当地气候、污染排放源有密切关系。(2)O3浓度夜间维持较高位,且以1.5 μg·m-3·a-1的年速率上升,气温对O3正效应显著,初夏气温高,降水量少是O3浓度升高和超标的主要驱动因子。(3)外源输送和供暖期本地排放造成秋末—冬春季的PM10和PM2.5超标。(4)PM10、PM2.5和O3超标日下的主要气象因子阈值特征不同。

  • 气候变化对太阳能资源评估典型气象年选取的影响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选取新疆8个辐射气象观测站1961—2022年逐日总辐射观测资料,分析新疆区域地面总辐射变化特征,利用风速、气温、湿度和露点温度等资料构建太阳能资源评估典型气象年挑选方法(Sandia法),对比分析1961—1990年、1971—2000年、1981—2010年、1991—2020年4个标准气候态下Sandia方法选取典型代表年的差异。结果表明:(1)1961—2022年北疆地区地面总辐射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南疆和东疆持续减少但1990年代以后减少趋势放缓,秋、冬季辐射减少速率明显大于春、夏季。(2)Sandia方法选取的4个标准气候态下典型气象年总辐射年值与平均值接近,相对误差介于±3%之间。(3)随着气象要素的变化,Sandia方法选取典型气象年总辐射与平均值的绝对误差在增大,北疆站点不同时期选取典型月总辐射与同期月均值的差异明显小于南疆和东疆,与北疆总辐射年际变化小于南疆和东疆的结果一致。(4)新疆区域月总辐射的高值时段集中出现在6—7月,各站1—3月总辐射普遍大于10—12月。(5)Sandia法挑选典型月与月平均值的差异存在较大波动性,且1981—2000年、1991—2020年波动幅度明显大于之前2个时期,表明随着气候要素的变化,典型代表年的不确定性在增加。

  • 基于贺兰山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树轮对 过去202 a 最低气温的重建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全球水文气候发生深刻变化,而季风与非季风过渡带地区气候复杂多样,所以摸清该地区过去长期气候变化规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36 棵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的66个树轮样芯建立了季风与非季风过渡带典型地区(中国贺兰山地区)1798—2016年(219 a)的青海云杉树轮宽度年表,并且通过皮尔逊相关法分析了树轮宽度年表与该地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径向生长与该地的年平均最低温(R2=0.638,P<0.001)关系密切,利用线性回归方程重建贺兰山1815—2016年年平均最低温序列,重建方程的缩减误差和有效系数分别为0.808、0.482。(2)重建的年平均最低温序列在19世纪整体气温偏低,与学术界公认的“小冰期”一致,到19世纪后期,气温逐渐回升,并且气温序列出现了显著的暖期和极暖年,气温在19世纪50和90年代以及20世纪90年代发生3次气温突变。(3)Morlet小波分析显示了6 a、21 a和46~56 a的周期性分布特征。南方涛动、太平洋十年涛动和大西洋多年代际涛动是这种周期性变化的驱动因素。(4)大尺度空间相关分析表明重建的气温序列对大尺度区域的气温变化具有较好的空间表征,如内蒙古大部和宁夏大部。进而重建的季风与非季风过渡带典型地区年平均最低气温序列揭示了该地的气候变化特征,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参考。

  • 基于PLUS土地利用模拟的阿克苏河流域NEP时空格局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04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是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量的重要指标,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是影响区域碳吸收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分析LUCC与NEP的变化趋势,对区域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阿克苏河流域 2000—2020 年 LUCC 与 MODIS 遥感数据估算区域内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年均固碳速率,借助PLUS模型模拟未来40 a的LUCC,预测未来40 a流域NEP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近20 a流域内总NEP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136 Mt C·(10a)-1 ,林地平均固碳速率最高;(2)未来40 a阿克苏河流域总碳吸收量在不断上升。林地面积的增加是阿克苏河流域碳吸收量上升的主要途径,生态保护工程的积极性对流域内碳吸收量起到关键作用。

  • 1991—2020年新疆中小湖泊面积变化时空特征及趋势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04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湖泊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本研究分析了1991—2020年间新疆地区74个中小湖泊的面积动态,对不同海拔和地理特征的湖泊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发现,1991—2020年间,新疆湖泊总面积从167.98 km2增加至400.51 km2,尤以山区湖泊面积增长最为显著。月度尺度分析山区湖泊面积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统计分析显示,新疆不同海拔的湖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各异。新疆山区湖泊面积显著扩大,主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年均温度上升。在平原湖泊区域,人类活动(特别是灌溉)是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而气候因素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 甘肃兴隆山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土壤氮素矿化对温度的响应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04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土壤氮素矿化是土壤中氮素循环的关键过程,而温度是影响土壤氮素矿化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研究温度变化对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土壤氮素矿化特征的影响,对于明确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氮素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甘肃兴隆山不同演替阶段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恒温好气培养法,研究不同演替阶段群落[(草地、灌丛林、白桦林(Betula platyphylla forest)、青杄-白桦林(Picea wilsonii-Betula platyphylla forest)和青杄林(Picea wilsonii forest)]在不同温度(15 ℃、25 ℃和35 ℃)下的土壤氮素矿化特征。结果表明:(1)除草地的0~20 cm土层外,其余演替阶段群落土壤氮素矿化速率随着温度(15~35 ℃)的增加而增大,且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土壤氮素累积矿化量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2)随着演替的正向推进,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土壤氮素矿化速率与累积矿化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白桦林的土壤氮素矿化速率最大,分别均是草地、灌丛林、青杄-白桦林、青杄林的1.63倍、1.61倍、1.25倍、1.47倍;而青杄-白桦林的累积矿化量最高,分别是草地、灌丛林、白桦林、青杄林的0.68倍、0.72倍、0.84倍、0.97倍;(3)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氮素矿化速率与累积矿化量均呈降低趋势,以0~20 cm土层的最大;(4)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在15 ℃培养和25 ℃培养下的温度敏感系数Q10均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将为群落土壤的质量演变和土壤供氮能力的动态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 和田河流域水化学特征与地下水补给来源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04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为研究和田河流域水化学与地下水补给特征,采用SPSS数理统计分析、Piper三线图、Gibbs图解以及氢氧和14C同位素示踪等方法对不同地貌单元中的水体(井水、坑塘水和河水)进行了水化学组成特征、补给来源和转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各水体主要起源于南部海拔2000 m以上的中高山区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从山区到沙漠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具有较明显的分带特征。不同水体pH值均呈弱碱性,离子之间组分和TDS值差异较大,整体呈坑塘水>井水>河水规律。少数地下水样点中NO3-含量显著异常。(2)砾质平原区地下水大量接受地表河水的垂向脱节型补给。地下水TDS值小,更新速度快,以水岩溶滤控制作用为主,水化学类型多呈SO4·Cl–Ca·Mg型。(3)细土平原区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TDS)值变幅大,多为Cl·SO4–Na型。其中,河间地块内,靠近上游地下水接受地表水及邻区侧向径流补给,14C年龄小;中下游地区地下水氢氧同位素“氧漂移”现象普遍。分水岭处地下水14C年龄大,近河岸处年龄小,地下水与河水联系密切。河间地块两侧地下水分别沿东北、西北方向径流,最终排泄于外围沙漠区。研究结果可为和田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 土地利用变化下宁夏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04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可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然而以往的研究多关注历史时期的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缺少对未来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的预测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的分析。因此,本研究以宁夏地区为例,采用 PLUS 模型模拟了未来自然情景、耕地保护情景以及生态保护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状况,并基于InVEST 模型量化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碳储存、土壤保持、产水以及粮食生产四种生态系统服务,并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三种情景下的产水量较现状年份减少,土壤保持量和固碳量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最大,分别为 7.98×107t 和 4.72×108t,粮食产量在耕地保护情景下最大,达到了1.52×107t;从全省尺度上来看,仅固碳和土壤保持服务之间表现出较高的协同关系,但在区域尺度和县区尺度下,产水和固碳服务之间的协同关系也较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