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路东柱
  • 黄河流域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

    分类: 统计学 >> 社会统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6-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实现有效的跨区域创新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黄河流域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而且对推进西部大开发 战略,实现西部地区产业升级与跃迁至关重要。黄河流域各类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构成的横跨各区域的创 新合作网络有助于打破“信息孤岛”,帮助各省级行政区及其所属城市在开放的科技创新合作平台中充分实 现信息共享。文章构建了黄河流域跨区域创新合作网络中各省级行政区间的内部创新合作关系,以及流域内 与流域外省级行政区间的外部创新合作关系,研究了内、外部创新合作关系网络反映出来的黄河流域科技创 新合作的现状。结果显示,内部创新合作网络在空间上呈现东部密集、西部稀疏的不均衡分布格局,但密度 近年有所增加;外部创新合作网络起初在空间分布上也不均衡,但近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大幅提升。研究表 明,黄河流域科技创新合作仍存在诸多障碍:(1) 黄河流域内部创新合作不足,大规模、整体性的创新合作 网络尚不健全;(2) 黄河流域跨区域创新合作网络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缺乏全方位、多层次的跨区域制度协 同运作机制。鉴于此,文章提出应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地完善创新协同合作体系,遵循“加强顶层设计 —完善合作网络—增强合作意识—协调地区法规—组建跨区域联盟—营造协同创新生态—挖掘创新合作机 会”的优化思路建设黄河流域科创走廊。

  • 黄河流域创新发展现状、需求与对策研究

    分类: 统计学 >> 社会统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6-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黄河贯穿我国东中西部9 个省级行政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 带。黄河流域创新发展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及黄河流域生态 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但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差、产业发展“倚能倚重”特征明 显、民生保障能力不足,制约了黄河流域创新驱动发展转型的速度和质量。黄河流域必须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转型,强化宏观统筹、协同推进与深化改革,加快部署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战略,系统谋划建设黄 河流域科技创新大走廊,推动形成创新引领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基于此,文章从生态保 护、产业发展、社会发展3 个方面系统分析黄河流域创新发展现状与需求,提出黄河流域实现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并从加强生态领域科技创新合作、推动科技赋能产业体系转型升级、推进科技赋能社会服务提质增 效、强化重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统筹推进全流域科技体制改革5 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 中国高放废物处置库甘肃北山预选区腐蚀研究用代表性地下水成分的确定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摘要: 通过对前人在北山地区已经进行的钻孔取样分析测试及野外调查资料进行归纳总结,获得了目前所研究的北山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水样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北山旧井地段3号钻井获得的水样成分可以代表北山地区的地下水总体情况,其中Na+,Cl-和SO42-含量最高且差别不大,而K+和NO3-含量普遍较低,含量较高组与含量较低组相差近4倍。Cl-和SO42-一直是影响腐蚀程度的重点因子,甘肃北山地区代表性地下水成分的确定为以后进行北山地区高放废料储罐表面化学环境的模拟和储罐腐蚀研究奠定了基础。

  • 我国腐蚀成本及其防控策略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18-06-24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材料腐蚀是生产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严重的腐蚀不仅会造成材料失效,还可能诱发猝不及防的灾难性事故。了解与认识腐蚀问题,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为此,中国工程院针对我国腐蚀成本进行了调查研究。数据表明,2014年,我国腐蚀成本为21 278.2亿元人民币,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34%。腐蚀问题可防可控,通过实施防腐蚀顶层设计、加强腐蚀与防护研究、开发新型防腐蚀技术、推行防腐蚀经验标准、提高全民防腐蚀意识等方式,我国腐蚀防护水平将得以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