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唐拴虎
  • 减氮配施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以释放期为60~90 d 的控释尿素为试验材料, 2015 年在广东省台山市和翁源县开展大田试验, 研究在全量施氮[195 kg(N)·hm2]、减氮20%[156 kg(N)·hm2]和减氮40%[117 kg(N)·hm2]条件下, 常规分次施肥(CF)、配施控释尿素氮占25%一次性施用(25%CRU)和配施控释尿素氮占50%一次性施用(50%CRU)对水稻生长、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为控释尿素在水稻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 在水稻营养生长阶段, 不同施氮处理的每兜分蘖数基本一致, 叶片SPAD 值随施氮量增加略有提高。随着施氮量增加, 水稻产量先提高后降低, 当施氮量为156 kg(N)·hm2 时, 水稻产量最高。等氮条件下, 25%CRU、50%CRU 和CF 处理的水稻籽粒产量基本一致; 不同施氮处理的稻谷和稻草氮素吸收累积量无显著差异。水稻氮素吸收累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而氮肥偏生产力和氮收获指数逐渐降低。等氮条件下, 25%CRU 和50%CRU 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P0.05), 两地平均增幅分别为14.99%、17.23%和98.22%、57.44%。当施氮量为195 kg(N)·hm2 时, 25%CRU 和50%CRU 处理的氮收获指数较常规施肥处理(CF)提高6.99%和6.69%, 其中台山试验点的增幅达到显著水平(P0.05)。117 kg(N)·hm2 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25%控释氮肥掺混一次性施用施氮量为156 kg(N)·hm2 的施肥处理, 其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在台山和翁源两个试验点均较高, 在广东省双季稻区可实现水稻增产稳产, 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 并维持土壤肥力, 是一种较优的氮肥运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