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路茜
  • 白及锈病病原菌的鉴定及抗锈病资源筛选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6-2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鉴定引起广西种植区白及锈病的病原菌种类并筛选抗锈病的白及资源,该文对 白及锈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同时通过人 工接种病原菌法对23 份白及进行了锈病抗性评价并筛选抗锈病白及资源。结果表明: (1)从白及感病叶片中分离的锈病病原菌X2 夏孢子呈金黄色,卵圆形或椭圆形, (21.43~30.95) μm × (13.10~19.05) μm ; 冬孢子呈橘红色、红褐色, 倒卵形或棍棒状, (17.25~30) μm × (5.5~6.65) μm。(2)把菌株X2 全长689 bp 的ITS 序列(OQ826009)与 GenBank 已登陆的序列进行相似性分析,发现与Coleosporium sp.(KY783686.1)匹配度 最高,序列一致性为95.86%;但与C. bletiae(MN108161.1,OP363678.1)聚为一类群。 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X2 为C. bletiae。(3)人工接种菌株X2 14 d 后,23 份 白及材料病情指数范围在0~70.7 之间,根据病情指数划分为6 个不同的抗性等级:免疫的 材料1 份,病情指数为0;表现为高抗的材料4 份,病情指数为1.7~4.7;表现为抗病的材 料6 份,病情指数为5.6~9.4;表现为中抗的材料5 份,病情指数为12.7~18.3;表现为感 病的材料5 份,病情指数为32.0~49.1;表现为高感的材料2 份,病情指数为62.2~70.7。 表现免疫和高抗的5 份白及(分别来自云南红河、广西恭城和百色、贵州遵义和湖北宜 昌)病情指数低,抗锈病能力强,可推广应用或作为培育抗锈病优良种质的亲本材料。该 研究可为后续开展白及锈病的防治与致病机理研究提供支撑。

  • 白及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抑制效应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9-2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鉴定白及块茎腐烂病的病原菌以及筛选抑制病原菌的中药材提取物,该文利用 常规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致病菌株进行鉴定; 观察了7 种中药材提取物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从感病叶片、叶鞘及块茎 共分离得到14 株真菌和4 株细菌,病原菌室内和室外回接表明菌株GF-1 致病症状与田间 一致,致病率均达到100%。(2)经形态学鉴定,菌株GF-1 为附球菌属(Epicoccum)病 原菌,菌落白色绒絮状,圆型;菌丝匍匐向外、向上生长,气生,无色,有隔膜,有分 枝,具有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3)菌株GF-1 的ITS 序列(全长522 bp)与Genbank 中 已登录的甘蔗的高粱附球菌(E. sorghinum,MN493119.1)序列一致性最高,达99.62%, 与已报道的白及叶斑病致病菌高粱附球菌( E. sorghinum, MF948994.1 ) 的一致性为 98.88%。(4)培养基中含有0.1~0.2 gmL-1 的青钱柳等7 种中药材提取物能够完全抑制 GF-1 菌落的生长;当培养基中含有0.05 gmL-1 的提取物时,肉桂和丁香提取物仍能完全抑 制菌落的生长。综上分析认为,引起白及根腐病的致病菌为附球菌属高粱附球菌E. sorghinum,培养基中含有0.1~0.2 gmL-1 的青钱柳等7 种中药材提取物能够完全抑制致病 菌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