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王 娟
  • 高CO2 浓度和剪叶疏花对水稻‘Y 两优2 号’产量形成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利用稻田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平台, 以创造世界高产纪录的超级稻组合‘Y 两优2 号’为试验材料, CO2 处理设环境CO2 浓度[(382.5±2.0) μmol·mol1]和高CO2 浓度(增200 μmol·mol1)两个水平, 齐穗期 源库改变设对照、剪除剑叶(剪1 叶)、剪除所有功能叶(剪3 叶)以及相间剪除一次枝梗(疏花), 研究开放条件下高CO2 浓度对不同源库处理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没有进行剪叶疏花处理的水稻(即对照)而言, 高CO2 浓度使‘Y 两优2 号’籽粒产量平均增加12%, 这主要与每穗颖花数和结实能力均略有增加有关。高CO2 浓度使剪1 叶、剪3 叶处理水稻的产量分别增加26%和57%, 这主要与饱粒率和所有籽粒平均粒重均大幅增加有关。对齐穗期疏花处理水稻而言, 高CO2 浓度导致的产量增幅与对照水稻接近。与对照相比, 齐穗期剪1 叶、剪3 叶处理使水稻籽粒产量分别降低17%和52%, 均达极显著水平, 这主要与饱粒率和所有籽粒平均粒重均显著下降有关; 尽管齐穗期疏花处理使水稻结实能力显著增加, 但因每穗颖花数减半, 产量大幅下降(29%)。籽粒最终产量对高CO2 浓度的响应与饱粒率和所有籽粒平均粒重的响应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 水稻齐穗期人为改变源库比例(特别是剪叶)可以改变籽粒结实能力和最终产量对高CO2 浓度的响应。

  • 密度修正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潜热、CO2 通量及其能量闭合度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6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本文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青岛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试验站2013—2014 年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与大气之间CO2、水汽和能量交换进行测量, 分别对潜热和CO2 通量进行两种密度修正(WPL 修正和Liu修正)并进行对比, 计算了两种密度修正前后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的能量闭合度。结果表明: WPL 修正与Liu修正可以提高潜热通量, WPL 修正后夏玉米田潜热通量约提高6%, 冬小麦田约提高2%; Liu 修正后夏玉米田提高不足1%, 冬小麦田提高约2%。因此WPL 修正对于夏玉米田潜热的修正效果明显优于Liu 修正, 而对冬小麦田潜热修正两种方法效果相同。两种修正方法对于CO2 通量具有降低的修正效果, WPL 修正后夏玉米田和冬小麦田CO2 通量分别降低3%和4%; Liu 修正后夏玉米田和冬小麦田CO2 分别降低2%和3%。可以看出,WPL 修正和Liu 修正对CO2 通量修正前后差别非常小(差距均为1%)。通过对青岛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能量闭合度的分析, 发现密度修正可以提高能量闭合度, 但不同下垫面有不同的修正效果。裸地情况下, WPL修正可以提高能量闭合度约2.53%~9.76%, 夏玉米田为4.05%, 冬小麦田为1.35%; 而Liu 修正对裸地能量闭合度的提高小于2.53%, 对夏玉米田和冬小麦田提高约为1.35%。显然WPL 修正对于能量闭合度的修正幅度大于Liu 修正。能量闭合度大小关系为裸地Ⅰ(夏玉米出苗前)>裸地Ⅱ(冬小麦出苗前)>夏玉米田>冬小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