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肖雷雷
  • 海岸带蓝碳增汇:理念、技术与未来建议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盐沼、红树林、海草床等海岸带生态系统的蓝碳功能和固碳潜力已成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长期解决方案之一。然而以往的海岸带生态系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忽视了蓝碳固碳增汇技术,在项目实施及管理过程中对碳汇状况的动态监测和系统评估也不够完善。文章提出了海岸带生态系统蓝碳增汇理念,重点围绕土壤碳减排技术、植物固碳增汇技术、土壤微生物固碳技术、碳沉积埋藏技术这 4 个关键技术,探索海岸带蓝碳增汇技术体系与途径。建议未来应从研发海岸带蓝碳增汇技术、实现生态保护修复与固碳增汇协同增效、加强固碳增汇技术的监测与评估、建立海岸带蓝碳碳汇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加快前瞻布局和系统研究,为制定海岸带蓝碳增汇途径和提升碳汇功能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在增加生态碳汇能力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积极作用。

  • 设施种植模式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为了研究有机和常规设施种植模式及轮作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Illumina平台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 于2016年6月(作物处于收获期)对北京市顺义区不同设施种植模式(分别为有机设施种植模式和常规设施种植模式下的叶菜连作、茄果连作和叶茄轮作)下土壤细菌进行16S rRNA测序。测序质控后共获得17 278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 共计318 851条有效序列。比较不同种植模式和轮作下土壤细菌多样性、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相对丰度及土壤理化性质与细菌群落多样性关系的差异性。结果表明: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有机和常规设施种植模式下差异明显, 有机设施种植土壤细菌多样性高于常规设施种植; 有机设施种植下轮作与连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表现出明显差异, 而常规设施种植下, 两者没有明显差异; 有机种植模式下, 轮作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高于连作土壤; 设施种植土壤细菌群落主要属于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5.05%)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 4.84%), 相对丰度大于0.5%的共有14个属。有机设施种植土壤含有较多促进植物生长、有机质分解的细菌, 常规设施种植土壤中降解化学杀虫剂、防治土壤病害、促进硝化过程的细菌较多。RDA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细菌群落主要受全磷、速效磷、有机质的影响。Tumebacillus、Candidatus Solibacter和Acidothermus都是分解有机质、利用碳源的细菌属, 与土壤有机质(SOM)呈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 设施条件下, 有机和常规种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性主要源于肥料使用、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和管理方式的不同。有机设施种植模式下, 轮作更有利于发挥其改良土壤营养循环和防治土壤病虫害的作用。上述结果为在微生物水平上研究设施条件下不同种植模式的土壤生态质量差异提供了参考。

  • 加强电微生物学研究 持续利用海岸带新型微生物资源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16-11-02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海岸带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新型微生物战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海岸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文章简要评述了电微生物学学科的发展态势和前沿科学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文章提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发展,需要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及国际合作,在应用层面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在基础研究层面部署重点研究项目,组织国家/国际层面的大型科学研究计划,甚至需要建设以“海岸科学”为核心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加强电微生物学的研究,有助于利用新型微生物战略资源,有助于我国海岸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